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性教育全员育人机制研究

2020-08-25 01:58马君
青年时代 2020年16期
关键词:党性教育高校大学生新时代

马君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党性教育工作的持续推进必须通过全员育人机制予以保障。本文在剖析当代高校大学生党性教育全员育人机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在组织领导、激励保障、考核评估等不完善之处,进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完善对策:建立健全育人领导机制;强化育人激励保障机制;优化党性教育考核评估机制,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性教育;全员育人机制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党性教育全员育人机制的现状剖析

高校大学生党性教育的常态化发展,需要坚实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但在现实情形下,高校党性教育全员育人机制还有一定不完善之处。

(一)育人领导机制有所欠缺

高校大学生党性教育活动需要强有力的育人领导机制为依托,离开了领导机制的统筹,容易偏离方向或产生懈怠。目前,高校虽然在育人机制上加强了制度设计,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制度,但在领导机制上内容比较零散,可操作性不强。

一是缺乏党性教育的全校统一规划,高校各部门、院系分工不明确,合力不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资源优势没有实现完全共享,思政工作者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党性教育的深度参差不齐,各院系的育人效果存在失衡状况。二是专职党性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党性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一支素质过硬、数量充足的专职教师队伍。目前高校开展的“青年党校”“团学骨干培训班”的主讲教师大多为兼职,虽然也充实了不少“思政”公共课教师,但难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多的大学生党员的需求。究其原因在于高校缺乏对党性教育师资队伍的投入和规划,也没有建立完毕的人才储备机制。三是党性教育管理制度松散。高校大学生党性教育活动也需要加强监督,部分学员事实上也存在逃课、“挂科”、抄袭学习心得等负面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形象,也导致培训活动变得毫无意义。为此,大学生在党性教育活动的行为表现,也需要通过管理制度加以约束和监督,引导自律、自强,规范自身的学习行为。

(二)育人激励保障机制乏力

党性教育活动开展好不好,关键是要使大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这个过程的转化需要通过必要的激励机制来实现。在对辽宁省某高校一项调查显示,对于“你是否有兴趣参加学校举办的党性教育培训讲座”这一问题,表示感兴趣的学生仅有35.62%。还有62.45%的大学生表示可以参加,但没有兴趣。可见,调动大学生参加党性教育的积极性是当前值得重视的问题。事实上,一些高校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激励保障机制,如发放纪念品、评选优秀学员、颁发培训结业证书等,但这些做法的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在于针对性不强。此外,党性教育保障机制的乏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致使大学生对培训活动认可度的降低。具体表现为培训活动的时间不均衡、场次扎堆、调课或临时取消情况较多,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存在同质化倾向,缺乏交流互动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在于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机制,相关组织者往往临时仓促决定,没有深入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党性教育的现状,也缺乏集体的研究讨论,当培训活动与学校其他事务相冲突的情形下,往往采用拖延的态度,造成大学生的认可度不高。为此,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党性教育活动的开展现状,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切实提升教育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提升大学生的参与培训活动的积极性与认可度。

(三)考核评估机制不完善

大学生党性教育的考评是衡量培训活动实效的重要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党组织对全面育人机制重视的程度。目前,高校党性教育考评机制的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考核指标不合理。部分高校用出勤率或结业成绩作为指标,但忽视了大学生不同专业的性质特点。还有的党组织考核项目比较片面,完全依靠民主测评,忽视参加社会实践或服务的情况。在这种不健全的考评指标的作用下,党性教育的实效难以被综合衡量。二是缺乏必要的量化考核机制。例如,对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评,目前没有比较统一、规范的标准进行衡量,在具体操作时往往也“模糊处理”,进而使严肃的考核倒向形式主义。三是以材料代考核。从现实来看,在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考核过程中,往往需要审核相关材料,这固然是比较重要的一环,但过度依赖于材料,则缺乏了实际的意义。诱导部分大学生党员只做“纸上文章”,材料寫的天花乱坠,但自身的行为和修养缺没能达到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

二、完善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性教育全员育人机制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育人领导机制

健全党性教育的育人领导机制,必须继续强化高校党组织的领导,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要求,激发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是科学全面统筹高校党性教育规划,明确责任分工,结成帮扶对子,实施网格化教育管理。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资源优势,根据不同院系的特点合理分配资源,加强思政教师的定期集体备课和沟通,确保全校进度步调一致,统筹管理。高校党委要在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中将党性教育培训工程融入其中,强化各部门领导之间的职责,严格落实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等原则,保障各部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良好局面。

二是要加强专职党性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要积极引进“思政人才”,建立一支素质过硬、数量充足的专职队伍,同时要做好人才的培训与储备机制,做好整体发展规划。要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实际行动给大学生党员做好表率。同时要健全育人机制,加强对“思政”教师的业务培养。

三是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参加培训活动的出勤率考核,完善监督制度,严格执行,对政治意识淡薄、党性修养不高的学员及时批评纠正,清退有逃课、“挂科”、抄袭学习心得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员,引导大学生自律自省,树立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良好形象,通过制度加强约束。

(二)强化育人激励保障机制

完善党员激励监督机制党性教育不仅需要管理,更需要激励。建立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激励监督机制,才能有效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为此,高校党组织要深入调研,抓准党性教育培训活动的要害所致,采取切实可行的监督激励机制。

首先,激励机制与帮扶机制相结合。发放结业证书或培训纪念品的激励方式在当前很难有成效,更要注重从内心深入感染大学生,形成点线面相统一的效果。为此,开展党性教育过程中,要对贫困大学生实行结对帮扶,既要在物质上予以支持,同时要在精神上给足动力。通过一对一帮扶,也提升了广大党员的服务意识与宗旨意识,强化了党性修养。

其次,要形成完备的监督机制。当代大学生多为“95”后,在思想意识方面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对其生活、学习等方面进行监督是十分必要的。除团委、辅导员的监督学习外,还要加强大学生之间的相关监督,形成互相督促的“镜子效应”。

最后,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精神状态。在党性教育活动中,要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展示平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撰写心得体会报告,采用现场交流座谈的方式进行交流,对比较优秀的学员予以表彰,树立先进表率,为其搭建平台,宣传个人先进事迹。同时,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表现松散的大学生,给予适当的惩戒也是有必要的。

(三)优化党性教育考核评估机制

制定科学考核评估机制是保证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性教育工作顺利推进的必要前提。为此,要建立多维度的考核评估体系,多角度、全方面地评价大学生的党性修养,不完全依赖于某一项数据指标。在考核中,要重点关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或服务的情况。高校党组织要建立统一的考核评估指标。主要是从理论学习、党性锻炼、能力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实施“百分制”的考核办法。在考核过程中学校各部门领导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高校党组织在每个学期末根据大学生党员平常在学校的上课情况、参与实践活动情况、是否在学校住宿和就餐等数据,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同时,要坚决杜绝以材料代考核的形式主义现象,不搞“表面文章”,注重从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对照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

此外,考核工作要注重制度化、常态化,结合大学生的特点,采用阶段考核的方式,确保党性教育贯穿于整体大学生活。最后,高校党组织要积极构建考核评价体系的反馈机制。根据评价结果查找大学生党性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短板”,然后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深化反思,使得党性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密切配合,形成持续、有效前进的闭路循环。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党性教育工作的持续推进必须通过全员育人机制予以保障。上文在剖析当代高校大学生党性教育全员育人机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在组织领导、激励保障、考核评估等不完善之处,进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完善对策。

参考文献:

[1]霍宏.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29):235-236.

[2]张春梅,张凌铎.试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app载体建设的策略[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3):83-86.

[3]王荣.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研究[D].陜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

[4]戎强强,刘晓娟.新时期党性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2):135-137.

[5]唐勇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实效性方法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2):107-110.

猜你喜欢
党性教育高校大学生新时代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系统化探索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三严三实”视域下构建党性教育新常态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