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内生力的培育与激发

2020-08-25 03:57江苏省盐城市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20年8期
关键词:射阳县内生工作队

栾 峰/江苏省盐城市农业农村局

蔡爱军/盐城市委党校

陈 韦/盐城市农业农村局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既要盯紧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也要盯紧已脱贫农户,以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江苏省盐城市委驻射阳县帮扶工作队入驻射阳两年来,在用好扶贫政策的同时,注重培育激发经济薄弱村脱贫攻坚内生力,取得实效。

脱贫攻坚内生力的内涵

在经济学上,内生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脱贫攻坚内生力,主要是指乡村社会通过优化组合人、财、物、制度等各种资源要素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脱贫攻坚的内生力是一种合力,这种合力至少包括6种力。

人才力。人才力主要指乡村社会中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这支人才队伍能够凭借丰富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以及创新精神,不断夯实脱贫攻坚的人才基础。

产业力。产业力主要指乡村社会中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这个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能够大规模地使用机械化作业,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品牌知名度响,投入产出比高,能筑牢脱贫攻坚的经济根基。

文化力。文化力主要指乡村社会中优秀的文化元素,比如良好的家风、家训、村规民约以及道德示范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引导广大农民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持家、积极向善,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内省、自我发展,有效地凝聚发展力量,为脱贫攻坚提供优良的人文氛围。

治理力。治理力主要指乡村社会中高效的治理体系和完善的自治组织,这个治理体系和治理组织充分保障党在乡村社会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能够在社会治理、环境整治、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有效作用,实现“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为脱贫攻坚提供安定有序、有条不紊的良好秩序。

生态力。生态力主要指乡村社会中良好的生态供给和生态产出,这个生态供给和生态产出能够为广大农民提供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等绿色生态宜居的生存环境,并且乡村社会能够充分将这些优良的生态资源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为脱贫攻坚提供新的动力源。

制度力。制度力主要指乡村社会中良好的制度供给,这些制度供给能够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脱贫攻坚进行周密、细致的设计规划,能够有效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优先配置,为农村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不断激发乡村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为脱贫攻坚提供重要制度支撑。

脱贫攻坚内生力培育与激发的必要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当前我国社会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大力培育和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力,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人才、资金、土地等各种资源要素从乡村流向城市,导致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贫乏。大力培育和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力,是实现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从宏观层面讲,城镇经济和乡村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的两大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两翼”。乡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城镇经济的发展,成为制约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短板。培育和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力,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是我国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成功的关键。

脱贫攻坚内生力培育与激发的关键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脱贫攻坚的主体,是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培育和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力,必须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培养一支有情感、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撑。盐城市委驻射阳县帮扶工作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对国家支持农村发展出台的一些好政策、新政策,农村发展的新环境和面临的新机遇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农村吸引力,把乡土人才“引”回来。充分发挥好“指挥棒”作用,在政策创新上先试先行,打破原先的制度“壁垒”,制定支持乡土人才发展的新政策、好政策,激发乡土人才回乡创业的热情和信心。同时,工作队积极与后方单位市机电高职学校等展开合作,探索政校企联手推进实施职教精准扶贫模式,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技能扶贫”直通车功能,让农民群众拥有“学得懂、用得上、能脱贫”的一技之长,做到“一技在手、吃穿不愁”,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林下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万亮/摄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基,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培育和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力,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作为重中之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增加农业产业附加值。不断夯实乡村产业发展根基,增强脱贫攻坚产业力。盐城市委驻射阳县帮扶工作队会同镇村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实行“私人订制”,精准施策。兴桥镇工作组扶持跃中村兴办集体农场,流转280亩土地,种植高档黄桃、特色农副产品,亩产收益达3500元,带动本村29名低收入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当年驻点村集体收入突破30万元。按照“办物业不办企业”的思路,统筹整合帮扶资金687万元,在县内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厂房,实现年收益50多万元。

挖掘培育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脱贫攻坚的命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依托。培育和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力,必须把挖掘和发展乡土文化放在重要位置,为脱贫攻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增强脱贫攻坚文化力。盐城市委驻射阳县帮扶工作队深度挖掘优秀乡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让传统乡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充分利用盐城湿地申遗成功这一有利契机,以丹顶鹤为主线,融入杂技艺术、特色草编等射阳元素,结合部分经济薄弱村得天独厚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探索出一批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融合为主线的乡村文化旅游线路,为助推脱贫攻坚聚合力、实现乡村振兴添动能。充分依托各类载体,借助农民丰收节、村民健身舞比赛、县淮剧团送戏下乡等特色文化活动,不断发现培养乡土文化人才,用特色乡土文化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立志脱贫的决心,增强脱贫致富的动力。实践表明,市委驻射阳县帮扶工作队的做法,有力地传承和弘扬了射阳特色乡土文化,增强了脱贫攻坚的文化力。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是脱贫攻坚的支撑,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培育和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力,必须突出乡村治理,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增强脱贫攻坚治理力。盐城市委驻射阳县帮扶工作队强化射阳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建设,注重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从实际出发,先后投入16万元,帮助8个经济薄弱村的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提升功能,并配合地方党委选优配强村级班子,10个经济薄弱村调整了3名村书记和6个村级班子,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驻村队员作为第一书记带头上专题党课。通过编发简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登门入户宣传党的政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敬法、守法、学法、用法,崇德向善、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克勤克俭。

释放乡村生态优势。生态是脱贫攻坚的亮点,是脱贫攻坚的新动能。培育和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力,必须突出乡村生态优势,实现乡村美丽发展,不断增强脱贫攻坚生态力。盐城市委驻射阳县帮扶工作队协助经济薄弱村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协助镇村持续开展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开启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改进优化乡村人居生态环境,增强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康养等新兴生态产业,加快乡村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

优化乡村制度供给。培育和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力,必须突出制度供给,努力构建一套促进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制度供给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制度保障,增强脱贫攻坚制度力。盐城市委驻射阳县帮扶工作队积极落实国家脱贫攻坚制度设计和相关政策。工作队协同市县妇联创新开展“巾帼消费助力脱贫攻坚”活动,将慈善行动与消费行动相结合。发动帮扶队员到后方单位登门推介、多方协调,并借助电商平台、集聚社会力量,广泛开展消费扶贫。仅2019年中秋节期间,工作队帮助销售驻点村农特产品170多万元。海河工作组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的200亩土地流转过来,农户以土地入股,利用30万元帮扶资金作为启动资金,开展规模化生产经营,农民获得土地流转金900元/亩,村集体获得经营收入2.4万元。□

猜你喜欢
射阳县内生工作队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吉林省各地驰援长春工作队
——兰台人名录
2020年射阳县蚕病发生状况调查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射阳县蚕桑业“十四五”发展思考
学校文化:激活自我教育的内生力——以西亭小学和美文化建设为例
长治市应急管理局扶贫工作队:真扶贫让日子“真红火”
7.今天工作队进村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Bike-to-Work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