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如平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是高中必学的科目,社会发展的迅速,给教育的变革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会。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也逐渐发展成熟,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从而提升核心素养。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融入“亮剑”精神,进而锻炼学生不怕失败、越挫越勇的学习精神。
【关键词】“亮剑”精神;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1-0119-02
对于高中生来说,数学可能是许多人的短板,从而也造成了学生的总成绩较低。而“亮剑”精神在高中数学中更多的是鼓励学生不要放弃,据了解,许多学生放弃了对数学的研究与学习,更多的是去发扬了自己的优势。所以,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必须要不断培养、锻炼学生知难而上的精神。
一、“亮剑”精神在高中数学杨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方式融入“亮剑”精神满足了教育的需求,响应了社会不断传播正能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找回自己,找出正确的方式更好地学习,在学习中发扬永不言败的精神面对一切学习困难,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原有的数学书本知识上进行延伸教学,使学生更多地思考其他数学问题,从而拓宽知识,丰富内容。也有利于学生打开思维方式真正地理解数学问题,了解数学的思辨性,从而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本就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学习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因为数学题型而放弃,思路不清晰的情况下遇到疑惑,所以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数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课堂需要不断创新,采用反思性教学,融入“亮剑精神”。在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师会让学生了解不一样的知识,更多的是对数学几何的思考与运用,从而提升思考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寻找最快的解题方法,利用最简便的方法解出题目。所以,教师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也是使学生不断循序进步的过程。
二、“亮剑”精神在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勇于探究
随着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课堂上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导致部分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没有特色。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了辅导的作用,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创造性的思维,激发本能兴趣。可以在课堂上将多媒体与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不再需要面对课本无聊的字体与图画,从而利用信息化教学,将“亮剑”精神通过课前视频进行播放,增添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遇到困难仍不断向前,勇于探索的可敬精神。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进入数学的思维化模式中,为学生灌输不服输的精神,从而开发兴趣去更好地学习数学。利用“亮剑”精神向学生传播社会正能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枯燥,一旦喜欢上数学,就可以深入地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不断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数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有效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而开拓思维,提高学习兴趣,体现“亮剑”精神的内涵。
(二)不断创新,敢于突破
根据高中数学课堂来看,更多的时间都是教师先讲,学生后面大量地刷题,这样学生只会处于被动的情况,更多的学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压力负担,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亮剑”精神中的李云龙在军队中就是属于勇于突破自我,没有按常规出牌,在斗争的过程中用逆向思维来分析敌人的情况,而学习数学也是一样,学生可以主动地去学习,使用逆向思维来解决数学问题,不断创新,勇于突破自我固定思维。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可以为学生播放属于“亮剑”精神的视频为学生减压,鼓舞学生的斗志,然后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设计课堂内容。
(三)小组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分析能力,突破传统数学教学课堂上的沉闷气氛,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锻炼,互相交流,给学生表达自己方法的机会,全新认识数学解题思路,提升学生的解题技巧。不但可以让学生进行互相交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协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可以形成小组凝聚力,培养学生之间的感情与默契。“亮剑”精神是一个团体,不是某个独立的个体,一旦一个人不配合,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军队,所以,团队精神非常重要。
三、结语
总之,教师需要逐渐引导学生去学习,不能安于现状,要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亮剑”精神要融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不同的题目类型解题技巧也不同,教师传达技巧时需要注意方法,以学生易懂直观的方式展示。教师不但要着重核心素养的教育,还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巩固,更多的是要学会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这样学生才会得到全面发展,在学习数学时投入“亮剑”精神。
参考文献:
[1]杨红生.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7(5).
[2]饶品炉.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路径探究[J].成才之路,2019(6).
(責编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