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雅 陈红
“人民至上”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成长经历和治国理政的总结凝练。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价值遵循,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我们需要从国际和国内相关联、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宏观视角,深刻把握其生成逻辑。
“人民至上”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必然要求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根植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求自由解放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资产阶级理论虽然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本质上都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服务于资产阶级的利益需求,因而带有与生俱来的局限性。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弊端和与资产阶级学者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这种价值取向决定了他们理论的根本立场和目标导向,是以维护和捍卫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逻辑起点的。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工人才创造一切,甚至就以他们的精神创造来说,也会使得整个批判感到羞愧。”换言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因此,任何革命、任何伟大的历史活动,只有代表群众的利益和唤起群众,才可能获得成功。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品格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民立场、人民主体问题的真知灼见,是人民至上理念形成的理论基石。
“人民至上”是中国传统文化
“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基于此,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治理体系和价值旨归,也自然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并在此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对于“人民至上”理念而言,同样有着坚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民本思想基础之上。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刻的“民本”思想。早在殷周时期,《尚书》中关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论述,就明确了“民”是固国安邦的基础,是稳定政权的保障。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了民贵君轻的重民思想。孔子的富民、利民、教民,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君舟民水”等,都强调“民”的重要性,认为统治者要为民谋利,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此后历朝历代民本论不绝于耳,比如唐太宗鉴于隋朝灭亡的教训,在政治上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明末清初黄宗羲等人抨击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这些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逻辑,是当今“人民至上”理念的活水源头。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虽然具备朴素的民本思想,但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秉持的“人民至上”理念有着本质差异。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地位为目标的,而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的“人民至上”理念则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当然,人民至上理念正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民本思想为文化土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的基础上赋予其全新的理论内容,使其在社会主义中国真正焕发出新的光辉。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
执政为民宗旨的集中体现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放手发动群众,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并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实现发展壮大,最终赢得了民心,建立了新中国。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实反映与表达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与根本利益,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尤其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有力地捍卫了人民群众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一切都表明,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治国理政的一条鲜明主线,是我们党历届领导人一以贯之的执政追求和价值取向,为新时代“人民至上”理念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参照。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成长经历
和治国理政的总结凝练
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人民至上”思想从扎根人民中来。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里,习近平同乡亲们一起劳动,挖窑洞、建沼气、打井取水、打坝造田,密切了他与人民群众的亲近关系。任正定县委副书记、书记期间,习近平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村,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宁可不要“高产县”的政绩,也要让老百姓过上实实在在的好日子。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他把清房问题作为惩治干部腐败的突破口来严肃处理,指出“我们干部不要去伤害人民的利益”;倡导开展“四下基层”,即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全力推动闽东地区摆脱贫困。在福州,习近平大力倡导开展“四个万家”活动,即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推动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基层一线,改进工作作风,把一件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早年的工作经历,涵养了他浓郁的为民情怀,并日久而凝结成为牢固的品质。
时代是思想之母。随着时代的变迁,习近平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特征,赋予“人民至上”理念新的主题和内涵。进入新时代,坚持和發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至上”理念的主题。面对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人民至上”价值观的内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政治立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真挚情怀,“人民是阅卷人”的评判标准,“紧紧依靠人民”的工作路线等,共同构成了“人民至上”的价值体系。
作者简介
刘伯雅 中共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陈 红 中共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编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