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剑鹏 蔡迎峰 彭志华 刘保新
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突出并压迫脊髓、神经根,引起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如经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会进一步加重,一般需要手术治疗解除脊髓、神经根压迫,改善症状。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andfusion,ACDF)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经典手术。研究表明,ACDF 中钉板系统虽然可提供即刻稳定性并有效重建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高,但术后患者咽部不适、吞咽困难发生率较高,甚至导致相邻椎间盘的退变,固定的钢板螺钉和融合器松动、断裂、移位等并发症[1-3],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而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系统(Zero-P)[4]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咽部不适、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并可明显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本科对19 例颈椎病患者进行ACDF 术,融合系统为填充同种异体松质骨的颈椎零切迹融合器,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本科收治的19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11 例,女8 例;年龄46 ~76岁,平均(61.3±2.1)岁; 病程2个月~6年。其中脊髓型13例,神经根型6 例。受累节段分别为C3/44 例,C4/55 例,C5/68 例,C6/73 例(共20个椎间隙)。术前VAS 评分(7.6±1.1)分、JOA 评分(6.2±2.3)分,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等。
插管全麻后,取仰卧位,肩下垫薄枕,使颈部轻度后伸,颈部两侧固定,在C 臂机下体表定位相应责任椎间隙,由同组医师常规消毒铺巾,取颈部右前侧横切口,长3 ~4 cm。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各层肌肉筋膜,暴露手术椎间隙,术中再次在C 臂机下透视确认手术椎间隙后,向外侧拉开颈动脉鞘,向内侧拉开气管食管鞘并保护相应组织器官,行颈椎间盘切除,充分减压,解除脊髓及神经根压迫,充分处理上下终板,先用试模选择相应型号的颈前路零切迹融合器系统,融合器为PEEK 材料,当中填充同种异体松质骨,置入椎间隙恢复相应椎间隙的高度及生理弧度,C 臂机下透视确认Zero-P 位置满意后,上下两端各置入2 枚相应长度的锁定螺钉。充分止血,检查术野无活动性出血后,冲洗切口,放置引流片,缝合切口。所有患者术前30 min 及术后24 ~48 h使用1 次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24 h 内拔除引流并佩戴颈围行床边活动,指导患者进行相关功能锻炼,术后定期复查拍片,3个月后去除颈围。
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是否出现伤口感染、脑脊液漏及食管漏、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 评估椎间融合情况及采用术前、术后1 周与6个月的VAS 评分及JOA 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定。术后采用Bazaz-Yoo 评分系统[5]评价患者的吞咽困难情况。术后常规复查颈椎正侧位X 线片或CT。测量颈椎曲度,观察Zero-P系统有无松动、断裂及融合情况等,以Vaccaro 等[6]所用评价方法评估椎体融合情况,即融合器与上下椎体是否存在骨痂,融合器是否松动及周围是否发现透亮带。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术前、术后的VAS 评分、JOA 评分采用 检验,<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手术时间45 ~120 min,平均(64.3±4.9)min; 术中出血量为45 ~120 mL,平均(66.5±4.6) mL。
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脑脊液漏、气管食管损伤、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2 例患者出现吞咽时疼痛,对进食稍有影响,经过对症治疗后其症状在术后2 周内逐渐消失。随访中未发现融合器移位、沉降、松动、断裂等情况。
随访时间为6 ~12个月,平均(10.2±1.5)个月。本组病例术后1 周VAS 评分(2.5±1.2)分、6个月VAS 评分(1.6±0.8)分,术后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0.05); 术后1 周JOA 评分(12.8±2.1)分、6个月JOA 评分(14.6±1.9)分,术后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0.05)。
典型病例1: 患者,男,72岁,诊断为颈椎病(C3/4神经根型),见图1。
图1 A、B.术前颈椎X 线正侧位;C、D.术前颈椎MRI 矢状位;E.术前颈椎MRI 横截位示C3/4 椎间盘突出示压迫左侧神经根;F、G.术后1 d 颈椎X 线正侧位示内固定位置良好;H、I.术后12个月颈椎X 线正侧位示内固定无松动
典型病例2: 患者,男,62岁,诊断为颈椎病(C4/5、C5/6颈髓型),见图2。
图2 A、B.为术前颈椎X 线正侧位;C-E.术前颈椎CT;F-H.MRI 术前颈椎矢状位示C4/5、C5/6 椎间隙颈髓受压迫并水肿;I.术前颈C4/5 间隙MRI横截位;J.术前颈C5/6 间隙MRI 横截位;K、L.术后1个月颈椎X 线正侧位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
本研究中Zero-P 系统采用融合器—固定螺钉结构,融合器空隙可填充植骨材料,表面有呈阵列排布的棱形倒齿结构,完全置入椎间隙后上下椎体各拧入2 枚固定螺钉,能减轻相邻节段退变和术后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同时可以提供临时稳定,防止融合器移位,提高置入精度。融合器为PEEK材料,可透X 线,术后可行X 线、CT、MRI 检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腐蚀性及力学效能,可明显减少应力遮挡及融合器下沉,避免椎间隙高度丢失[7]。
在ACDF 手术时使用Zero-P 系统,可减少手术暴露范围及对相邻组织结构的剥离,减轻对邻近椎间隙周围神经、血管等软组织及血运的破坏,融合器可完全置入椎间隙,这样能有效降低相邻椎间隙退变,同时减少术野出血、术野暴露更清晰,安装融合器系统操作更简便,置入精准,螺钉锁定固定后,融合器即可获得即刻稳定性,阻止螺钉发生移位松动[8],本研究19 例患者随访均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下沉等并发症。在融合器中填充同种异体松质骨,不需取自体骨,避免术后供骨区的疼痛,综合以上几点,ACDF 手术时使用Zero-P 系统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这和国内相关报道一致[9],并可以简化手术操作过程,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本研究所有病例术后1 周、6个月的VAS 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疗效优良,所有病例随访时发现融合良好,和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传统颈椎前路减压钢板螺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疗效相仿[10]。
在ACDF 手术中,颈前钛板螺钉系统被广泛地应用,其疗效也得到充分肯定,但其术后可能出现内固定及融合器松动、移位,尤其容易出现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影响术后患者康复[11]。国内外相关报道,在使用颈前钛板螺钉系统的患者中,术后出现吞咽困难的发生率为11% ~50%[12-13]。甚至Lee 等[14]研究报道,随访310 例行颈前钛板螺钉系统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出现吞咽困难发生率高达54.0%。使用颈前钛板螺钉系统的患者术后出现吞咽困难发生率如此高,可能是由于术中对食管的过度牵拉刺激,术后血肿及钛板的持续刺激,食管和颈前筋膜间产生瘢痕,导致产生粘连[15]。本研究中,Zero-P 系统能完全置入椎间隙,与椎体前缘齐平,与食管无接触,避免了对食管的刺激压迫,故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一致[16-17]。本研究中,2例患者出现吞咽时疼痛,对进食稍有影响,经过对症治疗后其症状在术后2 周内逐渐消失。这2 例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较轻,经过对症治疗后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缓解,可能是由于在手术中对食管的过度牵拉刺激导致局部组织水肿,故经过治疗水肿消退后患者能快速恢复,对患者生活影响小,患者满意度也较高。
Zero-P 系统的锁定钉道有一定的角度且相对固定,对于C2/3间隙难以处理,在治疗某些颈部比较短粗的患者C3/4间隙时,尤其要从上向下拧入2 枚锁定螺钉时需要过度后伸颈部,这样容易导致医源性脊髓损伤甚至瘫痪,有时会导致锁定螺钉位置偏移,导致融合器移位,需要重新调整融合器位置及锁定角度,增加手术时间。如果出现锁定困难,可选择万向导向系统拧入锁定螺钉,或可改进锁定钉道有部分微动角度来解决此类问题。本研究病例少,随访时间短,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尚需进一步研究。且作为一项新技术和方法,需要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评价该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体上应用填充同种异体松质骨的颈椎零切迹融合器治疗颈椎病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疗效好,吞咽困难发生率低、并发症少、稳定融合可靠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