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雪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十一病区,江苏 苏州 215003)
手足口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小儿多方病,患儿发病的原因主要就是肠道病毒感染,比如柯萨奇病毒等[1]。患有手足口病的小儿患儿主要症状表现为口部疼痛、身体低热等,且患儿的手、足与口等会出现程度不一的溃疡、疱疹等,如果患儿无法接受有效治疗,症状会出现加重,甚至诱发一些并发症等[2]。在患儿接受治疗的同时,给予其有效护理十分关键,我院为这类患儿分别选择两种护理方案,现分析如下。
从我院儿科2018年2月~2019年2月所收治的患儿当中纳入106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研究,将入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方式平分为对照组(53例)及实验组(53例),对照组患儿当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3~6岁;实验组患儿当中男27例,女26例,年龄4~6岁,两组患儿的各项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后无任何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儿需接受常规方式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儿的口腔清洁等,并且严格观察其病情的变化,加强对其各项体征、指标的观察,并且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将其双手包上,避免出现皮疹抓破的情况,并做好皮肤部位的清洁。实验组对象则需同时接受健康教育与个性化护理,主要方式如下所示:
在健康教育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向患儿的家长进行全面的知识讲解与宣传,让家长完全掌握手足口病的各方面知识,比如具体的症状、患病原因与治疗方式等,纠正家长的错误认知,并且为其多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对于患儿,护理人员需要与其进行亲切沟通,让其不要抓挠皮疹等,并且积极配合护理。
在个性化护理方面,护理人员需要首先做好患儿的情绪指导。很多患儿患病后出现害怕、烦躁等情绪,护理人员需用亲切的语言进行安慰,做好鼓励与情绪疏导,并且对其进行适当的肢体抚触,帮助患儿镇定下来,不要过于烦躁。
针对患儿的口腔,需让其在进食前用温开水漱口,如果口腔疱疹过多,需要遵医嘱给药,并且让患儿含漱康复液等,减轻痛感,加速口腔黏膜快速愈合。对于患儿出现的发热情况,需要定时为其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8.5℃,需遵医嘱给药并做好物理降温等,并让患儿多饮水。
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儿的各项基础护理,让家长为患儿选择一些较为宽松的棉质衣物,并且保证其床单、被褥的整洁,定期进行更换。护理人员需要严格做好病房的清洁与消毒,并且做好患儿指甲的修剪,避免其抓挠皮肤出现感染。
对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包括食欲不振、四肢抖动以及感染,并进行浅析。
将研究中的各项数据代入SPSS 21.0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n(%)可行卡方x2检验,P<0.05则为差异存在意义。
对照组53例,食欲不振5例(9.4%)、四肢抖动4例(7.6%)、感染2例(3.8%),总发生率20.8%;实验组53例,食欲不振1例(1.9%)、四肢抖动1例(1.9%),总发生率3.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0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手足口病在目前儿科当中十分常见,患儿的年龄相对较小,如果治疗、护理不够及时,患儿的症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甚至造成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出现损伤,这会给患儿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3-5]。
我院针对患儿手足口病的小儿患儿,选择将健康教育与个性化护理配合的方案。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儿及其家属掌握一系列健康知识,让其更为准确地了解手足口病,纠正其错误认知[6-7]。在个性化护理中,护理人员则会通过对患儿的情绪进行疏导、对环境等进行改善、对体温以及口腔状况等进行针对性观察,以保证患儿护理工作的全面性[8]。个性化护理的内容更为全面,护理漏洞很少,且护理人员的各项工作之间联系性较强,从而保证其护理的整体效果较好。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患儿入院后分别接受不同方式的护理。在对比相关数据后可知,接受个性化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很少,印证了这一方案的实际优势。
对于患有手足口病的小儿患儿,在其临床护理当中,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方案可行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