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小玲
摘 要 作為一名一年级数学老师,所承载的是每一位家长的期望,而且是特别高的期望。家长们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能适应小学的学习?上课认真听吗?作业完成的对不对?……那么下面就先来了解一年级教学的时候要关注写什么?一年级数学要培养哪些基本能力?
关键词 一年级数学;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4-0203-0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惯养成对刚入学的学生尤为重要,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每一位老师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每位孩子都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一、老师要关注些什么
(一)关注课前准备
数学课前要准备好数学书、铅笔、橡皮、直尺、垫板。老师每节课都会训练并检查,回家让爸爸妈妈也问一下自己的孩子知不知道准备哪些学习用品。如果不知道的可以在家练习一下。(翻书时说:“1、打开书本2、中间抹平3、指向页码4、压平书角”)
另外数学课经常会要准备一些学具,到时都会用短信的方式通知各位家长,希望家长们及时帮助孩子准备,以免影响第二天的学习。
(二)关注书写态度
一年级数学作业上经常会要画一些“√、△、○”或直线,以及阿拉伯数字的书写。老师会对书写工整的小朋友加星鼓励,让家长经常翻看孩子的数学书或者《数学补充习题》。除了关注错题之外,也要关注一下孩子的书写是否工整,关注书写问题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
(三)关注学习状态
二、关注不同层次孩子的心理状态
刚刚进入一年级,学生的基础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10以内加减法要掰手指,有的甚至100以内的加减法也挺溜了。那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这样做,让会的孩子感觉到有要学的东西,让不会的孩子感觉也不那么难。比如,第一课《数一数》,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很简单,但是这里边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只会说“我看到有9个气球,有4架飞机”,比较散。这里就要引导孩子有顺序地数,先找到有1个什么、2个什么,依次往下说,初步感知“有序”的数学思想。1个滑滑梯就用一个圆点表示,2个秋千用两个圈点表示,蕴含着“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跟幼儿园的学习是有区别的。
三、要有一定的奖励机制
在学校里,老师通过奖励小星星或盖章,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满10颗星星就可以得到一张奖状,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持久性。应该说这一招对大多数小朋友都是比较有效的。一年级是培养好习惯的开始,一年级老师的责任重大,要培养孩子好的听课习惯、好的作业习惯、好的记录习惯、好的思考习惯、好的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好的检查作业的习惯等等。如果一味口头要求的话,学生未免能很乐意地去做,所以笔者采取了一系列的奖励机制,鼓励并促进孩子一项一项去完成,使他们明白只有这样做了才是正确的,才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你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你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你想改变都很困难。同理,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的想法。看来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就看老师能坚持多久。
四、关注听读习惯
老师读题,孩子能跟着指、看。如果认字的孩子能跟着指、读。一年级上学期是老师读一题做一题,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数学常用词,而且会反复出现,如果认识了这些字词,孩子们就可以慢慢地自己尝试读题了。当然这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笔者会采取闯关的形式鼓励孩子想去认这些字、词,享受成功喜悦。
五、一年级数学要培养哪些基本能力
(一)计算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了解一年级计算题的基础性与重要性。一年级上册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统称表内加减法,下册就要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所以笔者在每天的教学之后都安排学生回家进行方法的运用,有序记忆,要孩子达到对表内加减法能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比如,老师说5+9=,孩子立刻说出14,在头脑中计算的过程逐步简化,非常熟悉每个算式的得数与计算方法。
口算速度要求:口算达标,1分钟10题,提高要求是1分钟15-20题。只有口算基础打牢了,将来学习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才会更加熟练。
(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两种应用题:部分数+部分数=总数、总数-部分数=部分数,要求孩子能知道已知什么条件,求的是什么,是怎么想的。笔者非常重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每次课堂上碰到看图列式或者应用题,都要让小朋友说说怎么想的,并且还要进行过关。所以也会请各位家长今后同样要重视口作业的完成。
下册学生就要学习其他类型的应用题了,如果现在两种类型的思路清晰了将更有利于孩子今后应用题的学习。
(三)熟悉各种题型的能力
一年级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接触各种各样的题型,掌握答题的技巧,比如填空、根据要求画一画、选择等等。
以上听起来有点复杂,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所能做的就是用心浇灌,默默等待,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六、数学常规的早期培养
(一)跟语文老师的习惯培养步调一致
笔者罗列了一下,比如翻书的顺口溜——1打开书本,2指到页码,3中间抹平,4开始指读。写字的顺口溜——头正、身直、肩平、足安。开火车活动——师:谁的火车开起来?生:我的火车开起来,咔嚓咔嚓开起来……这样两科老师统一了习惯要求,语文课上用了,数学课再把这些习惯进行巩固,也就不至于孩子要记两科老师的要求。这样能更好、更快地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
(二)数感的早期培养
以往教一年级的时候总会发现学生对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这样的题目缺少感觉,所以这一届学生笔者从第一节课开始就培养学生对数的感觉,后面的每节课都来进行渗透,玩猜数游戏。时间久了就发现教到那个内容学生就不觉得陌生和突兀了。
(三)数量关系的早期渗透
本册要接触的是简单的部总关系,所以在看图列式的时候数学老师就渗透了总数、部分数的概念,到教学有括线的问题时,学生基本能用数量关系来说说怎样想的。最后到教学图文结合的应用题、文字应用题时,部总关系的数量关系已经比较熟练了,所以在编题时还是有感觉的。
(四)同桌合作的早期培养
第一个月笔者就开始培养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同桌合作,从师生示范到同桌示范,最后开展同桌合作比赛。老师的特别关注使得学生能自觉地进行合作,并且逐渐有效。
(五)有序思考、动作连贯性的早期培养
这个从《数一数》第一课开始就渗透了有序性,学生从数一数中发现只要有序地数才能不遗漏。随即学习《分与合》《加减法》逐渐体会有序思考的好处,不光不遗漏,而且还能写得全、快。现在学生写的数是10的加法算式,就能有序地写出所有的加法算式,并且能做到边想边写,写完读一读、记一记,充分体现了有序思考的优越性和动作连贯性。
(六)记录习惯初步建立
主要是让学生养成记录的意识,碰到难题可以画一画、算一算来解决。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学会用数学本,掌握序号的位置、题与题之间空一排等一些基本的格式。
参考文献:
[1]潘雪莲.谈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N].发展导报,2018,10(12):019.
[2]周芳丽.浅谈一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