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军平
涝池,是乡间摇曳的一串风铃,在岁月的长河里不断发出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好记忆。
家乡,一年四季干旱少雨,水量不足。不说农作物,过去就是人畜用水,也多是靠水窖和涝池来解决。
家乡的雨季,多集中在夏秋。夏天喜欢下暴雨,秋天喜欢下连阴雨。夏天,那如注的暴雨下起来,常常是惊天动地的。到了秋天,时常阴雨连绵,云天雾水的,如一位泣妇一样,滴滴答答哭诉个不停,直至水窖满了、溢了,涝池满了、溢了,方才云散雨开,破涕一笑。
每当雨儿稍停,我们就会活蹦乱跳跑向户外,看那奔流不息的雨水从四面八方汇入水窖、涝池。水窖、涝池是家乡人民解决人畜饮水的土办法。在生产力相当落后的时代,这个土办法却实实在在养活了这块土地上祖祖辈辈的人们。
走在渭北旱塬的村落,随处可见水窖、涝池。水窖、涝池既解决了人畜用水问题,也有力地预防了暴雨和阴雨连绵产生的洪涝灾害问题。简单的土办法,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这实在不能不让人称赞家乡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与水窖相比,涝池给我们带来的美好记忆太多了。家乡的涝池,有两座。一座位于村子的中央,另一座位于村子之外的窑场。这样的位置恐怕也是精心思考后选择决定的。每当暴雨和秋雨连绵时节,当家家户户蓄满了水窖后,人们自然会纷纷把积水引向户外,以避免积水倒灌的危害。
这时候,涝池就过足了瘾。当“哗哗”的流水纷纷涌向它时,像一个张开了大口的巨鲸,它的万千毛须张开,把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的难民悉数纳入其中。每当雨过天晴,涝池就像一座安静的湖一样,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这个时候,数我们最快乐了。瞧!捡一只瓦片,打水漂,只见轻悠悠的瓦片像一只轻捷的羽毛一样,顺着碧波荡漾的池面,飘向了旖旎的远方。
渐渐地,打水漂的人多了,大家聚集在一起,比赛看谁的水漂打得好,打得漂亮。当水漂高手一连打出十几个像燕子剪水一般的水花时,大家都会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而被鼓励的小伙伴就像得到了体坛桂冠一样,乐得合不拢嘴。
黄昏的时候,涝池是村子里最美的风景。那悠长悠长的牛哞声,是牛儿们在耕田劳累后发出的最惬意最爽快的美丽音符,只听见“哞——哞——哞——”,一声又一声的长鸣声,让劳作之余的人们感到解困和舒心。
农人们这时候自然会愉快地拿出旱烟锅,捻上一把烟叶,点燃,然后慢慢悠悠吮吸,吞吐,饱享耕作之余的惬意。这时候,他们也会给牛儿们解除笼头,让娃们牵着牛儿在涝池尽情饮水、长哞。
当然了,还有美好的蛙声,那一声忽长忽短的蛙鸣,是乡村最动听的音乐。“咕咕——哇——,呱呱——呱呱——”两种不同的声调,交错辉映,仿佛乡间两个不同风格的奏乐师。
农妇们浣衣捣砧的声音,是涝池边另一种人间的烟火味。当然其中少不了小伙伴们玩小蝌蚪的嬉笑声,那一声声童稚的欢笑,像快乐的溪流,流向了远方,引起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而今,涝池不再,牛哞不再,蛙鸣不再,在现代化的新农村,人们已经实现了美好的憧憬,过上了幸福生活。然而,每当想起那一段久远的涝池往事,心头就不由得流溢出无限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