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溪树
屹立于泰晤士河谷地的牛津大学,不仅以美丽的大学城闻名世界,而且以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而影响深远。让我们走进这座没有围墙的大学城,去感受她那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现代气息!
牛津大学是英国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数学、物理、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一向被认为是“天才和首相的摇篮”。
牛津大学的建校历史极为悠久,距今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说起牛津大学的规模,占地面积可是大得很呢!由近四十个独立学院组成的牛津大学,分散在牛津这座古老的城市之中,既没有大门也没有围墙。
我们在牛津的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牛津大学校园的边界。牛津大学作为世界顶尖的教学和科研中心,已经与城市融为一体了,一所大学就是一座城!
不同的学院,不同年代建设的古老建筑,形成了牛津市的主体框架。因此,把牛津大学称为“牛津大学城”或许更符合事实。校园里既有学院、公园、城堡,又有商店、绿地、步行街……简直美不胜收!
作为世界学术中心的牛津大学,体育精神也是一大特色。牛津非常重视体育比赛,延续近200年的牛津剑桥赛艇对决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如今,赛艇已成为奥运会的一个传统比赛项目,据说赛艇运动就起源于英国。大约在300 多年以前,英国人就开始在泰晤士河上举行赛艇比赛。
1829年,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首次举行校际赛艇比赛。最初,赛艇比赛是不定期的。从1856年开始,则变成了一个年度盛会(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除外)。
虽然牛津大学的赛艇队员都是在校的学生,但水平基本上是世界级的。近200年来,牛津大学练就了一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赛艇队伍,不仅产生了大量奥运冠军,而且也弘扬了大学的体育精神。
你听说过长尾巴的星星吗?我们要说的主人公就与这个星星有关。我们通常把拖着长尾巴的星星叫做彗星。著名的哈雷彗星就是以牛津大学著名校友哈雷的名字命名的。
哈雷何许人也?哈雷为英国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数学家、气象学家和物理学家,20 岁入牛津大学王后学院数学系学习。由于哈雷对天文学的痴迷,宁愿放弃获得学士学位的机会,跑到南大西洋的一个小岛上观察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南天星图。
正是由于哈雷的这一贡献,使其在22 岁时被选为皇家学会成员。同时,哈雷还获得了牛津大学的硕士学位,后来还获得了博士学位。1704年,哈雷任牛津大学几何学教授。
1705年,哈雷出版了《彗星天文学论说》,准确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
现代文明离不开锂电池的支撑,那么在“锂”行天下的背后到底蕴含着哪些故事呢?
说起锂电池的成长之路,牛津大学的名字是不能不提的。因为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揭晓,把牛津大学与锂电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作为获奖人之一的古迪纳夫教授,人们习惯把他称为“锂电之父”。1976年,他出任牛津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室主任。他选定的研究方向就是电池材料,通过4年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安全系数很高的电极材料(钴酸锂),并导致了第一个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诞生。
与古迪纳夫同获诺贝尔化学奖的英国科学家威廷汉,也是牛津大学的校友。1968年,威廷汉在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威廷汉的研究兴趣主要是储能新材料,并为锂电池创建了新的阴极,从而研发出了可在室温下工作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