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勇,周建龙
(1.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肿瘤科,广东 广州 510010;2.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内六科,广东 广州 510010)
肺癌在近50年多个国家的报道中临床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有明显的增高迹象,在男性中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在女性中位居第二,目前临床中未发现明确病因,但与吸烟以及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等有较大的关系,目前临床中的有效治疗措施比较有限,治疗预后状况较差,在实际临床中的病死率较高,由此可见这一病症对人们健康生活的威胁。现阶段临床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化疗、放疗以及外科治疗,随着中医在临床中的进一步发展,中医治疗在肺癌中要逐渐开展,其中中医扶正法治疗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成果,能够依据患者的病症与病型进行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现就我院收治的62例肺癌患者,研究中医扶正法治疗在临床中的疗效,以及对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结果如下。
筛选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肺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研究组31例,男18例,女13例,病理分期:Ⅲ期19例,Ⅳ期12例,年龄在34-76岁,平均(62.3±2.4)岁;对比组31例,男19例,女12例,病理分期:Ⅲ期20例,Ⅳ期11例,年龄在36-78岁,平均(63.1±2.7)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院方伦理委员会同意开展此次研究,研究有意义。诊断标准:CT或者胸片检查为肺癌,病理检查证实为肺癌;肺癌分期参照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肺癌TNM分期标准》[2]。纳入标准:纳入确诊为肺癌的患者;纳入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的患者;纳入未合并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纳入可耐受此次研究的患者[3]。排除标准:排除精神异常的患者;排除近期参与过相关研究或者进行过相关治疗的患者;排除合并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排除合并咯血症状的患者。
对比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依据患者的病症状况选择TP、NP或者GP化疗方案进行临床化疗,持续治疗3-4周围为1个周期,需连续治疗2个周期[4]。
研究组在常规化疗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扶正法治疗,常规化疗治疗与对比组相一致,中医扶正法治疗内容为:分型:气阴两虚证、阴虚证、气虚证,药组:气阴两虚证药组:薏苡仁、北沙参、生黄芪、白术、天冬;阴虚证药组:北沙参、南沙参、天冬、百合、麦冬;气虚证药组:生黄芪、淫羊藿、补骨脂、白术、党参;依据患者临床病例特点辩证用药,清热解毒化痰用药:重楼、山慈菇、夏枯草、蛇六谷、石上柏、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在实际临床中对患者的病症进行分型后,观察其病理特点,对患者的临床用药进行合理调节,中药需清水煎服,一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持续治疗2-3周为1个周期,持续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评估。
两组患者在进行以上治疗的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症变化,对出现异常变化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临床有效治疗,控制患者的病症变化。
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免疫功能以及中医症状积分,临床治疗效果依据患者的病症治疗状况分为显著有效(患者的各项临床病症有明显改善,病症控制良好)、一般有效(患者的临床病症改善不显著,但基本控制病症)与无效(患者的临床病症没有显著改善或者病症加重);免疫功能主要评估免疫细胞亚群的CD3、CD4、CD8以及CD4/CD3比值,以流式细胞仪进行测定,检测样本为外周血;临床症状主要有:自汗、盗汗、口咽干燥、发热、胸痛、胃纳、咳嗽、咳血、胸闷气喘、乏力,临床无症状记为1分,轻微症状2分,中度症状为3分,重度症状为4分,总分为4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临床病症越重,具体评估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此次研究数据统计分析用SPSS 20.0进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参考P<0.05。
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中医症状积分的对比[n(%)]
西医治疗方式化疗与放疗在临床中能够较好的减轻肺癌患者晚期的痛苦,可以进行病症改善,延长患者的生命,对于治疗产生的毒副作用,耐受性差,因此在临床中大部分的患者不能顺利的完成临床治疗,因此在实际临床中的疗效比较有限[5]。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肺癌患者中进行中医扶正法治疗,可以良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率,临床使用价值较高,原因分析为:中医扶正法首先对患者进行病症分型,对患者的机体状况进行了解,并对患者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然后依据患者的证型以及病理特点进行临床用药,相对来说能够良好的针对患者自身的病症特点进行治疗,因此可以良好的对患者的临床病症进行治疗[6]。
综合来看,中医扶正法治疗肺癌,进行病症分型与病理特点分析后进行治疗,能够针对患者的自身状况进行治疗,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