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莫松全( 三台县人民医院)
骨质疏松是骨病中的一种,有多种因素引起,易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是骨组织有正常钙化,钙盐与机制成正比。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主要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可发于任何年龄段,主要是症状是骨骼疼痛、易出现骨折。在治疗的过程中,最大危险便是易于骨折。骨质疏松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只强调对钙元素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却忽略运动的重要性。为此,在对骨质疏松疾病治疗期间,患者应当全面认识运动治疗方法在其中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发病原因主要有特发性与继发性所致,其中特发性一般情况下常发于老年人群,继发性是由糖尿病、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性腺功能低下等疾病引起。此外,肝脏病患者也易于引发骨质疏松,胃肠性吸收不良胃切除患者也易引发骨质疏松。
骨质疏疏松患者症状主要有疼痛、驼背以及骨折等,其中疼痛症状主要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较为常见,多以腰背疼痛为主,沿脊柱向两侧扩散,患者仰卧时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久坐会加重疼痛症状。出现疼痛症状患者一般情况下骨量丢失12%以上,这也是出现疼痛的原因之一。老年患者由于椎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并且肌肉疲劳,易产生疼痛症状。其次驼背症状一般情况下是在患者疼痛后出现,由于脊椎椎体前部负重较大,易出现压缩变形,导致脊椎前倾,以此出现驼背症状。此外,随着年龄不断增长,驼背程度不断加大,每椎体缩短2 mm,同时患者身体平均缩短6 cm。再次,骨折症状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较为常见的并发病并发症。 最后,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功能下降症状,主要是因胸部与腰椎部位出现压缩性骨折,胸廓畸形,导致换气量以及肺活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一般情况下会出现胸闷、气短症状。
选择适当运动方方式。由于骨质疏松患者年龄较大,不建议采用负重过大的运动项目,主要是因运动负荷较大本身对骨骼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一般情况下选择慢跑、跳跃以及步行等。有研究显示,不同运动项目对增加骨密度具有部位特异性,比如患者在做体操训练的过程中,有助于预防腰椎骨质疏松,长期坚持有助康复。若从预防角度分析,患者只需要采用慢跑以及步行等锻炼方法即可达到有效的预防效果。若患者出现了骨质疏松,可使用固定自行车或者慢跑;若出现较为明显的骨质疏松症,一般会出现手脚灵活性有一定的降低,可在安全区域围绕圆形慢走,这在较大程度上鞥能够提升患者自身平衡能力,卧床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床上做一些的轻柔动作,以此达到锻炼的目的。
注重运动量。对于骨质疏松患者不宜采用运动量较大的运动项目。在理论上,运动量越大,对骨的刺激也相对较大,有利于骨密度的维持与提高。但是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应避免一些较为激烈的运动,随着运动时间的不断增加,需要采用劳逸结合的方法进行锻炼。
提高生活中的安全性。由于骨质疏松患者易引发骨折。对患者来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并且在此基础上生活质量会有较大降低,这就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起居安全。一般情况下,不易睡较硬的床,并且在睡觉的过程中,枕头不能过高。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不能抬重物与过度弯腰,比如患者若捡地上的物品时,应当首先需要缓慢蹲下,并且在此基础上保持腰背挺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运动的安全性;患者在穿衣的过程中不能单脚立地,易出现摔倒情况;患者在卫生间时,需要注意防滑,这就需要动作缓慢,有必要时可在地面上铺设地毯;患者日常行走的过程中,走路速度不能过快,应在自身平衡能力范围之内,同时确保注意力集中,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避免摔倒情况的发生,以此达到预防的目的。
力量训练。对骨质疏松患者来说,力量训练也叫做抗阻训练,主要是通过适当训练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以此可对骨局部应力实施有效增加。在进行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应首先明确靶肌肉群群,这就需要采取针对性训练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遵循超量负荷原理,循序渐进增加训练负荷,以此使骨骼应力不断提升,比如橡皮筋、阻力克服沙袋,或者通过自身重力等活动实现训练的目的。此外,手腕部位、腰背部位等最易引发骨折,为此需要加大该部位的训练力度,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身抵抗能力,而且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牵伸训练。牵伸训练主要是指把软组织被动拉长,可以对一些关节进行被动活动,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软组织进行有效的牵伸,以此使局部骨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力。在训练之前和训练之后,可针对性进行牵伸活动,比如腰背肌的牵伸运动。
有氧训练,有氧训练是骨质疏松患者较为重要的训练项目之一,一般情况下,包括健身跑、有氧操以及跳舞等,以上训练方法能够对大机群应力产生有效的提高作用,采用中等强度持续一定时间的有氧训练,还可以对患者心肺功能有较好的增加,并且在此基础上可对激素分泌进行有效的调节,以此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有效的预防,从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