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近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波诡云谲,甚至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美国政府中以国务卿蓬佩奥为代表的政客,奔走全球,策划密室,置国内疫情汹汹于不顾,只为一个目标——搞垮中国。蓬佩奥们想搞垮中国,朝思暮想,非止一日,。
美国国内政治势力博弈中,对华怀有刻骨敌意、行为方式趋于极端的“暗黑势力”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对华政策。
再次,从彭斯演讲到美国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主任斯金纳的政策宣示(把与中国的冲突称为“不同文明体系”的冲突),再到蓬佩奥演讲,可以看到美国对华战略是建立在深刻的意识形态基础上的。
彭斯演讲出台后,中美之间相对平静,冲突主要局限于贸易领域;斯金纳的报告出台后,其被攻击为种族主义,不得不去职;蓬佩奥的演讲则意味着攻击中国正成为美国新的“政治正确”。美国国内正在形成“第二次麦卡锡浪潮”,冷静、理性的意见难以得到重视。美国政府正在重拾冷战时对待苏联的一系列意识形态冷战策略。
建立在对中国深刻意识形态乃至“文明冲突”基础上的对华战略、政策,给中美关系投下浓重阴影。
最后,这两件事标志着自尼克松开启的中美关系的结束,中美间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则(包括“斗而不破”)也将陆续失效。对美国来说,只要能够打压、遏制中国,即便是国际公认规则也可以视如敝屣。
在新的时代,新的交往、交易规则将随着中美斗争形成新的相对均衡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误判导致危机的可能,或有利于双方管控危机,但中美“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出于上述一些原因,对中国未来的战略选择,笔者谈一些粗略的想法。
第一,美国对华政策剧变,是建立在深刻的国家博弈、意识形态对抗基础上,即便美国国内政局出现变化(如大选后白宫易主),中美之争也只会变得相对缓和,有可预测性,但大格局难以改变。从目前美国对华制裁政策在议会出现两党一致的局面,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中美之间既然再回不到从前,只能争取管控危机,明确规则。
第二,从现在起到美国大选前的100余天,中美之间发生不测之事的风险空前增加。尽管笔者认为,美国对华政略、军略的布局并未就绪,但性格乖谬的川普为从抗议的人潮、领救济金的队列、严重的疫情、恶化的选情中寻找出路,会有什么脱轨行为,实难预料。料敌从宽,底线思维,高度警惕,做好从冷战到热战的一切应对准备,才能使共和国这艘巨轮破浪前行。
第三,中国有必要做出整体的、较大的战略调整,以应对外部环境剧变带来的挑战。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四,美国目前是在下坡路途中,采取进攻战略与策略,竭力维护自己的全球霸主地位。中国则是在崛起过程中,采取防守战略与策略。时间在中国一边。但是,目前仍是敌强我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必要做适当的战略调整与收缩,进一步突出关照利害攸关的战略重点。例如,“一带一路”是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的关键依托地域。
“一带一路”中,陆路是未来发生重大冲突时,维系国家正常运转的生命线。疫情发生以来,亚欧铁路大通道的作用凸显,更说明了这一点。海路与我国发展利益攸关,南海沿岸国家尤其是东南亚近邻,又是其中重点。在考虑“一带一路”相关规划及重点项目布局时,应当首先考虑“安全可控”,然后才是经济效益。
疫情发生后,中国成功地予以应对,但是,疫情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为应对疫情,国家付出了巨大代价,政府财政受到影响,国家能力也受制于此。在这种情况下,适当进行战略调整与收缩,有利于储备能力去应对意想不到的危机,有利于在某些领域、地域获得相对优势,与对手相抗衡。
“山雨已来风满楼”。面对必欲打压、搞垮中国而后快的对手,中国只能沉着应对,后退没有出路。这两天在家阅读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一书。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论断,为我们分析当前形势指出了方向。
我们要从国家本质上去分析、判断美国的行为。如果脱离了帝国主义国家本质,只是在国际理论框架内繁琐论证,乃至在西方理论语境中分析国际风云,往往不得要领。列宁说,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值得我们警醒。回首二战后的历史,就可以看到美国是一路打到今天的。
这几天,有些自媒体浅斟低唱地讲起“韬光养晦”,言下之意是中国抛弃了韬光养晦,导致了美国打压中国。这真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川普上台以来的中美对抗,每次都是美国发起的。难道美国打了中国右脸,不仅不能还手,还要让其打左脸吗?
中国不生事,但决不怕事。21世纪的中国,已不是70年前的中国。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步枪加炒面,毅然在朝鲜迎击拥有核武器的美军,现在更没有怯战的理由。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正以坚定、从容的态度迎接风雨。
在此,笔者想引起大文豪苏东坡的一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