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是最佳投资地吗?

2020-08-21 07:56文/
中国汽车界 2020年8期
关键词:外资特斯拉

文/

上半年,外资流入中国665亿美元,同比下降1.3%;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8.4%,反弹明显。也就是说,外资仍视中国为理想投资地。

这两年国际投资和贸易的趋势已经变得反常,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美国则不断寻求遏制中国投资;而20年前,美国仍是“自由贸易”的信徒,不断敦促中国扩大投资市场的开放,2000年的中国对外直投只有10亿美元,缺乏谈判价值。

孤立中国的努力奏效了吗

7月14日,英国宣布自2021年起将华为排除出英国5G供应商名单,并在2027年前在已建成网络中清除华为设备。虽然英国给出了延迟的时间,但逆转了长期以来对华为的态度。继澳大利亚之后,又一个“五眼联盟”成员跟随美国的脚步。

川普私下里称,与中国“脱钩”,是政策“选项之一”。鉴于双方错综复杂的互相投资贸易关系,这番非正式表态被认为是虚张声势。但川普正在努力让这种说法看上去像是现实的威胁。

随着中国在疫情上表现出强大的行政动员能力和惊人的全民共识,全球都认为时间在中国这边。美国认为必须加紧行动,应对中国的全方位挑战。这是大选年红蓝双方为数不多的共识之一。

代价较低的工具早已被拿出来使用,美国正在尝试使用余下的政策来打压中国。这些工具没有一个能只对中国造成影响而美国毫发无损的,譬如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所代表的美元清算系统、IMO(国际海事组织)代表的全球航运协议等。

这届美国政府并不考虑政策的合理性,美国愈是试图将中国踢出全球体系,世界可能愈是质疑美国提供的公共产品。事实上,美国已经从它所创建的若干个产品中退出,譬如WHO(世卫组织)和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经历这一切的时候,外资如何看待中国的投资环境,如何看待中国的投资价值?在美国费了大气力之后,其实变化比我们认为的要小。

2019年中国外资流入1326亿美元,同比增长5.8%,继续保持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2020年1-6月,外资流入中国665亿美元,同比下降1.3%;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8.4%,反弹明显。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预计,今年全球外资投资将较2019年下降40%左右。全球投资总量减少,而中国吸引的绝对投资基本不变,相对份额显然扩张。

也就是说,外资仍视中国为理想投资地,而且在当前形势下,中国是更加安全的投资场所。和流入美国的资金以金融投资为主不同,外资对中国工商业投资比金融投资权重更大。

至少从外资流入这个领域,美国白忙活了。

美国收紧,中国开放

这种情况下,中国按照2018年既定时间表,缩减负面清单,扩大自贸区准入,并在商用车制造业放开外资股比(预计乘用车股比2022年放开),逻辑就非常清楚了。美国为首的“盎格鲁撒克逊”体系日益转向保守,意味着他们综合竞争实力正在衰落,而中国则推动扩大开放。双方实力消长的结果,很可能是以更快速度迎来“逆转点”。

新能源整车领域,中国这几年引入的重磅投资,莫过于特斯拉。2018年签约,2019年初开工,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盈利,一切都是中国速度。上海银团对特斯拉提供了慷慨的支持,首批授信就达100亿元。特斯拉出的是技术、管理和品牌,中国人出土地、资金、劳动力和供应链。这并非典型资本投资,但我们必须把特斯拉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品牌等)视作价值资本。

特斯拉投资中国谈了4年,在中美贸易争执达到激烈的程度时落地,时机经过精心选择。不为人注意的是,随着特斯拉来华,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供应商,纷纷来华,或者扩大在华产能。他们的投资并非全部针对特斯拉(譬如松下在苏州的产能),而是着眼于中国正在迅速扩大的新能源产业。在世界头号B端需求面前,美国的遏制是不存在的。

因为汽车的消费市场在中国,所有与此有关的产业投资,都不受美国三五天一个制裁的影响。虽然美国紧紧抓住芯片制造业上游的关键技术,但汽车芯片毫无被限制的理由。

这里面存在两个原因:一个是汽车芯片不存在关键的美国技术,恩智浦、英飞凌、飞利浦等欧洲厂商拥有大量可以绕开美国的知识产权;另一个,汽车芯片使用的并非最前沿技术,大多为28nm以上的芯片制造技术,中国也已经掌握这部分制造工艺,美国没办法制约。

不过,蔚来在美国上市,小鹏、威马、理想似乎也有意这么做(“中概股”受挫的情况下,也可能把港交所作为备胎),有消息称小鹏已经在做赴美上市的准备,虽然现在不是最佳时机。

这就说明,即便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新能源创业公司,不但风投资本有美国成分(这一部分并非紧要),而且要依靠美国资本市场套现,这就给美国以可乘之机。中概“邪恶论”已经流传了很久,瑞幸则充当递刀的角色。201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和《美国出口管制改革法案》,已经成为中企寻求美资,以及中资投资美国的障碍。

而对中国投资积极的德国、日本、韩国,都无意撤资,还可能因为股比放开,扩大投资,以便将中国市场的利润纳入自己的报表。

汽车产业上,日资在股比上吃过亏,韩系、法系弱势,美系则处于微妙境地,惟一明白无误处于强势的德系资本,最可能第一时间更动股比。宝马已经这么做过了,但它显然不会是惟一一个。

这一点上,无论日韩,还是欧洲,都和美国利益不同步。

引资新优势:数字经济

传统上认为,中国吸引投资的优势在于稳定的政治环境、发达的基础设施、训练有素的工程师队伍、大量熟练工人和产业配套齐全。这是妥妥的工业投资必要条件集合。

但中国正在成为数字经济大国,这是中国新近获取的优势。去年,全球创新风投2670亿美元,北美占据49%,中国得到22%(大约600亿美元),超过欧洲的13%(大约350亿美元)。美国和中国是创新领域的双巨头。

目前中国正在建立一批世界级的数字科技公司,比如被印度要求卸载、而美国威胁制裁的TikTok(抖音)。

同时,中国创投资本迅速成长,成为西方资本的竞争者。中国的数字人才库也在非常短时间内建立起来。不过,经过多年快速投资增长后,自动驾驶和新能源已经变得投资过剩,投资人开始变得挑剔,这和中国市场政策环境无关,和全球经济大周期倒是密切相关。

有人认为,外国投资者正在从中国技术行业泡沫的缩小中看到商机。巧合的是,汽车产业正在试图向数字经济索要更多的价值。因此,与汽车和数字科技同时相关的投资,虽然暂时走向低谷,但反弹很可能也在酝酿中,前提是相关技术有一点真正的突破,才能触发资本新的兴趣。

投资影响不了政策

美国希望投资人认为,地缘政治负面因素使中国的投资魅力下降,至少也是投资风险加大。但中国一系列扩大投资领域、扩大开放的政策表明,中国不会对此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从而给美资进入中国造成困难。相反,中国还要张开臂膀欢迎美资和欧洲资本进来。中国表现出深思熟虑的克制,以及政策长期延续性,和美国的歇斯底里和被害妄想狂形成鲜明对比。

在汽车生产领域,美国没办法使用同一办法,即阻止中国公司采购美国零部件。后者的替代性显而易见,而且将令美国加速失去产业优势。而多年前日本车企已经在美国本土呼风唤雨。美国汽车产业现在只拥有全球最强大的工会组织。

美国人应该明白,美国对中国的投资,无论汽车产业还是科技行业,事实上都在帮助美国继续充当金融中心的角色。不过,期望投资人在中美、中欧关系中扮演调解人,一样不现实。就像大众不能对中德关系起到关键作用一样,投资人发声、发推,也不会对政策构成牵制。

现在,中美贸易争端、区域贸易崛起,再加上疫情黑天鹅、灰犀牛,将全球贸易体系变成混乱的动物园,全球金融体系再也经不起折腾。只要资本仍在逐利,中国就不应该担心。

猜你喜欢
外资特斯拉
林志颖驾驶特斯拉出车祸
尼古拉·特斯拉:现代普罗米修斯的非凡人生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特斯拉:2017在华销售突破20亿美元
为Model 3上市 特斯拉工厂占地面积将翻番
《华尔街日报》特斯拉出货量首次环比下降
特斯拉2015年全年交付5058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