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共情训练的模式研究

2020-08-20 14:03朱龙凤商姝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51期
关键词:共情方案情绪

朱龙凤 商姝

[摘           要]  和谐社会有赖于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然而反社会行为屡屡跃入人们的视野,对良好社会秩序的维系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应该从何时开始?由于共情能力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基础,共情能力的培养符合幼儿道德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针对性的共情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学前教育体系中,共情训练缺乏系统性;反映在社会教育实践中,共情训练缺乏针对性。所以,在社会领域对幼儿进行共情训练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    键   词]  共情训练;幼儿;亲社会行为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044-02

一、引言

随着人们对个体成长过程中关键期和敏感期认识的逐步加深,早期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各项文件的出台及各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使学前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幼儿园规模及教师储备量也因此大幅增加。然而,当今社会浮躁的情绪侵袭着人们亚健康的心理,学前教育中旧有问题依然存在,仍有多数幼儿园重视智育,忽视幼儿的德育和社会性发展;加之社会性行为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周期长且操作难度较大,所以,道德教育、社会性教育逐渐成为附属课程。由于共情能力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基础,共情能力的培养符合幼儿道德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迫在眉睫,针对性的共情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幼儿共情训练的理论基础

自铁钦纳(1909)将共情的概念引入心理学领域之后,学者们逐渐达成对共情概念统一的理解,认为个体能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感同身受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即共情。共情能力并非一成不变,通过系统的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情绪识别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而理解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及其产生原因,学会合理调控自身的情绪。除此之外,共情训练还可以增强幼儿的情绪感受性,促进幼儿对他人情绪及其成因的理解,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其社会适应性。那么,什么是共情训练呢?

共情训练指通过亲自参与的情绪、情感体验性活动,提高受训者辨别和理解他人情绪、情感能力的训练活动。共情训练有其理论基础,需要根据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策划方案。霍夫曼(1982)指出共情的发展有以下几个阶段:(1)不能区别他人和自我的情绪体验;(2)幼儿不能清楚地区别自己和他人的内部状态,其助人行为具有自我中心特点,只是为了减轻自己的不安与痛苦;(3)随着个体观点采择能力的提升,幼儿逐渐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情绪,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由此可知,由于幼儿认知水平较低下,其情绪情感和行为表现带有一定的情境性和随机性,因此,成人在对幼儿进行共情训练时,应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明确共情的结构才能进行可操作化的共情训练,通过对共情构成成分的干预可以提高幼儿的共情能力。共情包含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部分学者从单一维度对共情进行界定,倡导认知共情的学者从认知成分对共情进行解读,认为共情是对他人处境与情感的认知和理解;倡导情感共情的学者认为共情是与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相匹配的情绪反应。大多数研究者更加认同共情结构中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的相互作用,认为对他人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分析能够更准确地感受他人的情绪;对他人情绪状态的体验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共情训练的模式研究大多是从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两个方面来设计的。

三、幼儿共情训练的实践研究

学前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学者纷纷探究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方案,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养成。Feshbach(1980)编制了最早的共情训练方案,结果显示,共情训练对个体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具有显著效果,其研究方案也为国内外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思路。总的来说,共情训练方案因研究设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代表性的共情训练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情绪识别训练

情绪识别训练常见的方案是对不同面部表情进行识别并命名,是对认知共情进行的训练。李福芹(1994)的训练方案就是让幼儿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识别所看到的情绪脸谱,研究表明,识别和命名是共情产生的基础。

(二)情境讨论训练

情境讨论训练是指向幼儿呈现情境图片或讲述情境故事,通过让幼儿情境讨论,进而引发其情绪、情感体验。张莉(1999)的研究结果表明,伴随认知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观点采择水平的提升,幼儿情境讨论的训练效果会逐渐提高。因此,在设计共情训练方案时,研究者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

(三)情绪追忆训练

情绪追忆训练是运用语言提示,唤醒幼儿遗忘的生活经历中感受最强烈的情绪体验,加强情绪体验和生活情境之间的联系。琚贻桐(1991)所采用的共情训练方案就是让幼儿回忆以往生活中最深的情感体验,说出其经过及感受。这一训练方案使幼儿通过关注自身的感受,理解自己和他人在类似情境下的情绪表现,从而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有利于幼儿去自我中心,促進同理心的产生。

(四)角色扮演训练

角色扮演是幼兒亲身体验他人角色,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处境和内心感受。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是经验主义的,自身的直接经验有利于幼儿对他人处境和情感的理解。当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时,会在短时间内对不同角色产生感性经验,形成直接的、真实的情感体验,这种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学习方式更利于幼儿共情能力的提升。因此,角色扮演训练就成为幼儿共情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魏玉桂(2001)通过研究发现,角色扮演在幼儿园中班的训练效果最好,能够显著提高幼儿辨别情绪和换位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幼儿提升情感和认知技能,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五)情境实验训练

情境实验训练是通过创设一定的实验情境,激发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一定的亲社会行为。李幼穗、韩映虹、陈淑芳(2013)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设计共情训练方案,对中、大班幼儿创设无冲突和有冲突两种情境,研究不同情境下共情训练对幼儿助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情训练有利于幼儿助人行为的发生。

四、研究不足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可知,众多学者从共情的构成成分出发,设计一系列共情训练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当前共情训练方案仍有不足:(1)研究对象多针对某一年龄阶段,以横向研究为主,缺乏纵向研究,没有体现共情能力提升的延续性;(2)虽然多数共情训练方案涉及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但实质上,方案设计更偏重认知成分,如情绪识别、情绪追忆、情境讨论等训练方案,缺少认知共情与情感共情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3)对共情训练的研究多从宏观层面进行,缺乏对微观的不同情境的分析。另外,以往研究以年龄较大的儿童或大学生为主,缺少对幼儿期共情训练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针对幼儿的共情训练模式进行梳理,期望对幼儿共情训练及亲社会行为干预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五、结语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其道德发展和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当今社会,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前期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问题越来越凸显,表现为多数幼儿的亲社会技能显著缺乏,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教育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共情能力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基础,共情能力的培养符合幼儿道德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共情训练能够使幼儿理解他人,利于情感共鸣,促进亲社会行为与道德行为的发生。因此,幼儿教师应充分重视共情训练模式的探究,积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共情训练寓教于乐,提升幼儿共情的能力,进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Stern J A,Cassidy J.Empathy from infancy to adolescence: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J].Developmental Review,2017(47):1-22.

[2]姜英杰,金雪莲.国外共情训练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8(9):104-115.

[3]Martin L,Hoffman.Empathy and Moral Developmen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04.

[4]张其龙.移情训练对幼儿助人行为的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1990.

[5]程贇.幼儿亲社会行为干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6]张勤.移情训练对3~5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干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7]李幼穗,韩映虹,陈淑芳.不同情境下移情训练对幼儿助人行为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3(2):43-47.

◎编辑 马燕萍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Childrens Empathy Training

ZHU Long-feng,SHANG Shu

Abstract:A harmonious society relies on the occurrence of individual pro-social behaviors. However, anti-social behaviors have repeatedly jumped into peoples horizons and have a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on the maintenance of good social order. As educators, should we reflect on a question: When should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pro-social behavior begin? Since empathy ability i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pro-social behavior of young children, the cultivation of empathy ability mee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targeted empathy training is very necessary. In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system, empathy training lacks systematic;in social education practice, it lacks pertinenc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and feasible to conduct empathy training for young children in the social field.

Keywords:empathy training;toddler;prosocial behavior

猜你喜欢
共情方案情绪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明确题目要求 寻找适合育种方案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