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辉
摘要: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严格把握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有效改革,并从本质出发,对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质量的措施进行探讨是尤为关键的。在这个过程中,结合当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对改革作业中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对其体制改革措施的采取提供重要的指导,可以说,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的现实价值是极为巨大的。
关键词: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TQ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5-0140-01
引言:当前社会发展制度之下,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也就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其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进行推进的过程中,要结合预期改革作业目标,进一步的对自身的改革步伐进行规划,这样才能够全面的实现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针对这一发展特点,笔者在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将结合当前改革发展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面临的困境,对后续的体制改革措施和方法进行分析,以更好的对今后的管理行为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中央中央的参考指导。
1目前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到现状分析
在对农业生产管理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积极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并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考量,对相关区域农业产业的规模进行拓展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对传统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弊端进行改良,并通过现代化改革作业措施的采取,不断提升整体的建設水平。具体来讲,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基于管理资金投入力度较为薄弱的问题分析
对于小型水利工程来讲,其作为公益性的基础项目,在实际对各项细节进行把握的过程中,自身的获利空间是比较少的。所以,很多工程项目都需要相关单位自主的筹集资金,并对管理工作进行推进,由于公益性较强,资金来源渠道作为单一,导致很多体制改革深化工作难以全面而系统的开展。虽然我国结合目前的发展情况,对资金的补助政策进行落实,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情况不同,工程建设数量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实际对其管理资金进行补贴的过程中,很难满足部分区域的实际发展情况。
1.2基于水利工程产权不明晰的问题分析
从小型水利工程自身属性的角度来分析,其与其他基础财产工程有着很大的不同,产权方面是比较复杂的,涉及到内容比较多,比如涉及到了工程建设的使用权、所有权、受益权等各权益,在对其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进行推进的过程中,产权不明晰,使得很多企业无法通过自身职责的了解,对后续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开展、在对各项使用权和管理权进行转移和推进的过程中,很多农村公民自身的使用权限并没有全面的得到一定的保障。不仅大大降低了其管理效率,也会对使用年限以及产权维护造成一定的冲击。
1.3基于水利工程水权管理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分析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在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进行监督和深化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其水权管理不到位也是阻碍水利工程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对其工程水使用权以及工程水享用权等权力进行推进的过程中,水权自身的区域性是比较明显的,很多情况之下,各项管理政策不能全面的落实下去,水权管理工作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管理界限较为模糊,就使得现代农业发展以及改革推进受到了较大的阻力。
2提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深化改革水平的重要策略
在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结合传统的发展模式,对其重要不足之处进行改良,这样可以通过问题分析具体的原因,对于其今后优化策略的全面深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推动意义。具体内容主要概括如下。
2.1注重资金来源渠道的延伸与拓展
在对小型水利工程的改革工作进行部署的过程中,要充分通过资金来源多元化的改革,对整体的管理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和后勤保障,虽然小型水利工程是一项公益性的基础设施项目工程,但是相关部门也要充分从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出发,注重小型水域工程财政收入比重的科学落实,结合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比例,不断强化资金管理的基础。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注重信贷资金机制的拓展,将金融发展与财政进行有效的融合,并与社会的其他机构企业等进行合作,拓展整体的资金来源,以此为后续的体制改革深化工作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
2.2建立完善的全责管理体制
加强科学体制的落实与深化,对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要从权责管理体制构建完善性的角度入手,将权利、义务,、利益、责任等各方面的细节进行科学的部署,从本质上对整个体制构建的可行性,科学性进行落实。一方面基层政府机构要结合自身区域的发展情况,对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参与的人员单位等各项职责进行明确。另一方面,要结合水利工程的投入使用情况,充分对相关部门的职责进行落实,积极对管理制度进行维护,并注重不同人员类型义务的有效履行。比如,要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产权进行明确,并严格的按照效益面积,对各类水权进行有效的分配。
2.3注重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
当然,除了外部因素之外,在对改革体制深化工作进行推进的过程中,也要严格把握专业人员自身工作素养的有效提。一方面要结合水利工程以及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对现代化的专业人才进行招聘。另一方面,部分产业机构要注重管理经验和基础培训工作的开展,通过相关政策的讲解,有效的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队伍进行优化和完善,以此为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与稳定发展奠定深厚的社会实践基础。
结束语:综合以上论述,在对农业现代化生产作业工作进行推进的过程中,积极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需求的角度入手,对其各项体制改革升级工作进行科学的部署,不仅可以对工程自身的使用效益进行有效的提升,也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平衡性的保障,进一步的转变农业产业结构,这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以及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推动意义,在今后的工作部署中,相关单位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作用,以此,在发挥水利工程作用的同时,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管理质量的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杨西彬.西安市高陵区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20(05):146.
[2]李雷,钱文江,李凯,周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与成效[J].治淮,2020(04):47-48.
[3]唐英宇.探讨如何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J].建材与装饰,2019(36):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