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玉华
摘 要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国家为造福人民所进行的民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在工程造价上加以控制和管理,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益。造价控制在整个保障性住房建設项目中是十分重要的,贯穿了整个项目建设。
关键词 造价控制;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
引言
国家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进行投资补助,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目的是为了给更多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居住保障。
1保障性住房的概念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国有直管公房、经济适用住房、定向安置房等构成。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制度在逐步完善,政府不断加强建设的力度,通过这种方式改善经济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我国社会环境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我国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由当地住房保障主管部门进行组织建设,资金来源于国家补助及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所以在进行建设时做好造价控制就显得格外重要。
2工程造价简介及其特点
(1)工程造价的定义。工程造价按照字面意思来讲就是工程建造的价格,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资者和管理方而言,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越来越紧迫,资金额度有限,建设市场各项成本不断上涨,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的造价更多偏向于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成本和降低造价。
(2)工程造价的特点。工程造价的主要特点就是个别性、层次性、大额性、动态性与差异性,这主要是由房地产建设工程的特点决定的。工程造价范围广,涉及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各个部门与各个行业,工程造价涉及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同时对人们生活以及居民居住标准也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在建设保障性住房时,造价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都很大。
3造价控制在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中应用的对策
(1)决策阶段。每项工程建设在进行之前都会对该项目进行决策,对造价进行预估,做好资金预算工作。在对工程项目进行建设地址的选择上都需要结合各个方面的考虑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建设方面要尽量避免资金浪费行为的发生。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决策难度是很大的,对项目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更全面的资料,对有限的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对项目工程进行更科学、更合理的规划与分析,确保每一个数据的准确性,不断提升在决策阶段对项目的管理水平[1]。
(2)控制造价的前提是设计。在工程设计阶段,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的规范与要求,要充分意识到造价管理在项目设计上的重要性,要对方案进行反复的审查,尽量在施工的过程中避免改动方案,从而增加施工成本,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时候,要对该项目的价格上进行全面的控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建筑工程在市场上的价格,合理制定保障性住房的费用,确保其质量,从而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
(3)造价控制的核心就是投标与招标。投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这就需要对工程决策与设计工作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可以为施工单位建设成一个合理的标底。另外,对招标合同也要进行合理的、可行性的设计,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能够触碰到超出法律以外的界限。投标单位在进行投标前也要对招标的合同里面的各项条约仔细阅读、检查,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开支预算,确保工程量的清单,保证工程造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4)图纸会审阶段。招标完成后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交接施工图纸。对于施工图纸的交接工作也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审查,确保无误后才能够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时候,要加强对施工图纸的审查工作,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各种施工问题,同时在项目进行之前也可以通过施工图纸与施工方案来更合理的解决工程造价的问题,减少了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必要的开支,还减少了工程项目的变更与签证,降低了项目工厂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保证了施工质量。
(5)做好施工项目经济核算的工作。在项目施工的时候项目和资金预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提高对项目管理的水平,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以较少的劳动力与资金占用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具体的项目对工程施工的数量与人工等进行对比,对施工项目成本与核算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挖掘项目的内部潜能,将项目的投资降低到最低,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6)审核计算阶段。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过程中,工程结算审核是造价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确定工程造价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阶段,要综合对施工合同里面的各项规定以及招标文件中的具体规范,用现代计价的方式来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对项目变更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现场签证以及对项目造价等进行审核。首先,对工程项目结算的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
4结束语
保障性住房是国家为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的住房保障,属于民生福利工程。所以在工程建设中造价控制是十分重要的,要在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工程的造价,做好造价控制,提升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素梅.造价控制在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科技与管理,2011: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