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欢
摘要:城市因产业而兴,产业以城市为基,以城兴产、以产促城是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题中之义。本文以汨罗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例,通过调研梳理园区发展的新规划,深入探讨园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发展规划、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新举措,以新思路助推城市建设提质升级。
关键词:产城融合;循环经济产业园;产业兴城
湖南省汨罗市素有龙舟故里的美誉,这里留下屈原坚贞不屈的故事,走出任弼时负重前行的足迹,城市文化以“求索精神”“弼时精神”“龙舟精神”为载体,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汨罗市充满历史的厚重感。2016年汨罗市第十次党代会确立建设更高品质的生态文化活力的发展目标,“生态”“活力”旨在让汨罗城市发展更多彩。把“生态”摆在城市建设的首位,汨罗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也开启转型升级,在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发展规划、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创新举措,这些措施不仅符合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更让汨罗城市建设实现了华丽的蜕变。
一、汨罗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现状
汨罗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城市东部,原来总规划面积为18平方公里,后经过批准调区扩区30平方公里,分为新市片区和弼时片区,是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和国家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1]
当前园区始终坚持“项目立园”“产业立园”“特色强园”的发展方向,集中力量发挥支柱产业的优势,建设高水平的产业结构和有竞争力的企业,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经济。为此,园区在助推城市发展时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
一是产业化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已成为汨罗乃至湖南的品牌,背靠汨罗市可再生资源回收集散市场优势,园区致力于发展循环产业链条,以可再生资源为核心,逐步形成回收、处理、交易等上下游相关服务为辅助,建立了从再生资源回收、粗加工向中高端产品转变的产业体系,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但由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复杂,需要占用较大场地,建设用地和用地指标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二是规模化发展。园区建设以来,先后投资30亿元建设发展。11万伏变电站、天然气母站、日供2万吨自来水厂、重金属污水处理厂等建设基本完成,目前园区已经形成了217家企业规模,年产值达到535亿元,多家企业税收超过5 000万元,最高税收达2.52亿元。经济规模的发展也带来了城市二次污染的风险,随着其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将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
三是链条式发展。园区已和全国5 600家收购网点建立了互联互通,并在全国各地开设分店,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网络系统,逐步形成链条式的发展规模。但整个园区的产业链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结构不合理,单个企业的产业链比较短,大部分企业还是以简单的粗加工为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加工链条。
二、汨罗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转型升级
为助推城市发展建设,汨罗市循环经济产业园近年来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造升级,园区的发展呈现出新面貌。
一是园区主动打破旧体制,实行公司化管理,落实责任,园区进行了大面积的机构改革,形成了六部、一中心、一公司,一纪委的管理规模,对人事管理下实行公司管理,中层领导干部全部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有利的调动了园区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其中园区大力改革招商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招商部进行了全面的改革规划,通过主动对接世界五百强企业,创新循环经济品牌、抓三大产业建设、产业融合等等新的发展思路,目前园区新增已有24个重大项目全部落地,19个项目开工。
二是简化项目审核程序,优化营商环境。原本园区项目审核政务繁琐,为此园区设立了专门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目前,行政审核中心得以成功运行,得益于园区制定的“八个一”战略。一份文件确立行政事务服务中心的地位合法性;一个大厅解决去哪里找的问题;一班人马解决由谁去跑的问题;一次性告知解决怎样去做的问题;一张地图解决做什么问题;一套考核制度解决做的效果的问题;一张内网解决马上办就近办的问题;一句承诺回应社会关心的问题。由此,园区通过这“八个一”简化了企业审批程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产业走进汨罗市的大门越开越大。
三是紧扣生态品质效益目标,完善各部门发展规划。为破解园区企业招商难、资金融合难、多元化发展难问题,园区对各部门进行综合大调整,明确各部工作重心,开辟发展循环经济品牌、抓三大产业建设、抓产业融合等一系列的发展思路,不断地改善园区的营商环境。
园区一系列的提质改造措施为企业入驻汨罗市开通了更加便捷的绿色通道,更重要的是为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汨罗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助力“产城融合”的新探析
“产城融合”离不开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这需要产业能够走进城市,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口之间互为依托、互相促动、高效优质的发展模式。[2]汨罗市依托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是一条最优的选择路径,也可以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从调研中,我们发现汨罗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助力“产城融合”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新思路:
一加强自身科学管理水平,优化营商发展环境。园区首先考虑的是从自身出发,提升管理水平,吸引更多企业入驻。一方面要夯实自身基础平台建设,加快各种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各种机制体制创新,实现园区各部门管理更加科学化。主要体现在:筹措建设资金,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各种投资立足创造良好基础设施环境;加强园区工作人员管理水平建设,提高工作人员身心素质、工作积极性、工作规范性;消除产业进入汨罗市的各种相关制度性的障碍,提高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实现多赢目标。
二是制定产业准入门槛。产业入驻城市是“产城融合”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并不是任何产业都可以进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支撑。产业入驻城市必须严格符合准入门槛,在这一方面,园区建立企业产业准入制度。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结合产业园区新型产业标准,以规划建设指标体系为参照,在產业园区功能分区、产业基础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园区的产业准入门槛,对于符合鼓励发展类别的技术先进产业。园区大力引进,对于限制和淘汰的类别企业坚决不允许进园。此外,企业引进必须满足其园区规划的整体要求,突出“汨罗特色”,各行业产能规划比例均控制在规划的范围之内,避免产业失衡。[3]
三是注重产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目标一直作为汨罗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的核心词汇,这也应该是“产城融合”发展的题中要义。城市经济发展不可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为此,园区一方面深化循环改造,大力促进园区内部、园区禹城市各片区废物利用交换利用、废水回收利用等各方面的改造。另一方面推进生态化建设,建设集中式垃圾处理设施,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环境,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禁止进入园区。此外,还注重增强土地效率,根据产业特点,合理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多途径多渠道协调解决项目用地问题,加大闲置土地处理力度,对投资强度不够,尚未开工产业或者无望开工的项目,回收土地,增加城市用地。
总之,汨罗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为实现城市与产业相互融合做出了新的探索,以推动汨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首先改造自身发展,再来研究如何引进产业,促进产城一体化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迈入了新阶段,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将成为产城融合的首要考核标准,这也是汨罗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成集生态、科技、创新为一体发展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二次创业”助汨罗循环经济纵深发展[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7(4).
[2]邱国潮,肖雁.循环经济产业园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为例[J].中国会议,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