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 陈霞
摘 要:利益机制是人类生产实践中平衡利益诉求的重要工具。如果没有关注利益机制,统筹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教育一般很难取得长效,因此,社区教育研究需要关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以社区教育集团利益机制为研究对象,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引,有利于聚焦利益机制的生成基础,梳理出相关利益者及其诉求,促进利益平衡;有利于对运行路径中利益综合、利益表达和利益实现进行精准剖析,回应利益冲突;有利于以推动团队学习、坚持需求导向和坚守契约精神为优化举措,通过多措并举,促进社区教育集团的价值创造。
关键词:社区教育集团;利益机制;利益相关者理论
基金项目: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2018—2019年度重点课题“社区教育集团建设的机制研究——以常州为例”(项目编号:18ZSJA004);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度科研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研究”(项目编号:G18A1450Y)
作者简介:王中,男,常州开放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陈霞,女,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高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0)06-0001-06
研究教育行为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不能仅仅站在教育的视角观察分析问题,特别是过于强调“政府之手”的刚性作用,而忽视社会力量的柔性生长。教育领域的集团建设亦是如此,没有利益机制的建构、运行及优化,片面强调行业企业或者其他教育主体的社会责任,难以形成较好的协同效应。虽然政府主导是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但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社区教育需要将政府的供给、社会的供给以及民间草根学习组织的力量统筹起来,通过多元主体参与,才能进一步丰富自身发展的形态。社区教育集团作为一种创新模式,是在地方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由若干社区教育机构牵头,依据合作共享的理念,在一定区域内由行业企业、培训机构、学校、基地等多方利益主体,根据章程(协议)双向选择,在尊重各方利益关切的前提下进行项目化运作,形成能够满足一定教育培训需求的公益性服务形态[1]。虽然这样一种模式应当予以积极肯定,但是,创新前路多荆棘,能否真正有所作为,还需要研究支撑,因为不同组织有着自身的目标使命,对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有着自己的理解、判断和决策方式。笔者认为,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深入剖析利益机制的生成基础、运行路径、优化措施,才有可能助力社区教育集团效能的发挥。
一、社区教育集团利益机制的生成基础
利益机制的运行基础是利益关系。利益關系的存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然而,利益毕竟是主体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只有被主体认可,进入主体的观念领域才能转变为利益[2]。因此,利益机制的生成首先要有主体的认可才有实践意义。对主体的分类与剖析可以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国家,其产生既是对传统主流企业理论“股东至上主义”的一种“理论反思”,又是对西方社会所掀起的一系列社会责任运动的“理论回应”[3]。实际上,利益相关者理论只是将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有机整合,不仅对利益关系“人格化”,而且将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与相应的社会责任联系起来观察,并以之作为利益机制的生成基础,对界定具体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具有自明性作用。
(一)利益相关者
Rowley研究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首先要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和分类,这是一个关键和基础的问题[4]。查克汉姆按照与企业是否存在交易性合同关系,将利益相关者分为:(1)契约型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雇员、顾客、分销商、供应商与债权人等;(2)公众型利益相关者,包括全体消费者、监管者、政府部门、压力集团、媒体与社区。[5]查克汉姆以法律关系为基准的分类方法较为简洁,便于筛选出合同当事人以准确剖析他们的利益关系,比风险分类、特征分类等方法更具可行性。当然,随着利益关系的动态调整,利益相关者可能需要适时重新归类,比如某个政府部门,如果与社区教育集团有合同约定的购买服务行为,则应当关注其作为契约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基于交易性合同关系,可以将社区教育集团中的契约型利益相关者遴选出来,为深度合作找准对象。如溧阳市北山社区教育集团由竹箦镇、南渡镇、上兴镇三家社区教育中心、一大教育广场、千里马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溧阳华耀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常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溧阳市北山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根据查克汉姆的分类方法,其中:契约型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牵头的三家社区教育机构、参与企业、供应商等;公众型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学员、相关政府监管部门等。在契约型利益相关者中,不同的主体各司其职:社区教育机构发挥牵头作用,华耀、富士代表当地支柱企业,千里马和信息咨询公司负责配套服务,一大教育是教育培训的供应商。虽然他们的分工不同,但是可以通过合同关系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予以分类并逐一回应。
(二)利益诉求
利益相关者一般有着多元利益诉求,其中有核心诉求也有非核心诉求,只有了解其核心诉求才能更精准地调和彼此之间的利益冲突。王琦对每一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进行了汇总,并排序找出利益要求得分高的,发现利益要求得分越高,其利益相关者越关注这一利益要求,因此,企业为了获取利益相关者的支持,理应优先满足和实现这一利益要求[4]。通过访谈听取企业负责人的意见比问卷调查更能精准地排列出核心诉求,如参与南山景区旅游服务社区教育集团的溧阳欣龙生态园负责人认为:“我们与社区教育中心合作,作为培训基地,提升了我们的声誉,实事求是地讲,给我们带来生意,管理也得到提升。”这里的诉求主要有合作带来生意、提高声誉、企业管理也得到提升等,核心诉求是希望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际上,企业的核心诉求具有趋同性,比如一些企业把参与社区教育作为融入社区、展示亲和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居民参观企业,开发与自己产品相关的培训课程,积极为居民提供培训服务,不仅推介了自己的产品,而且传播了企业文化[6]。所以,企业的核心诉求本质上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种诉求、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两种责任的系统性反映。
梳理利益诉求的目的是为了促成利益平衡,形成共同发展的愿景,协同探索集团的价值创造。只有创造新的价值,优化利益机制才有积极意义。相关利益者参与社区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这种意愿能否实现需要各方有效配合。王琦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是利益相关者共同耦合作用的结果[4]。在上述案例中,生态园希望通过合作带来更多的生意和声誉,教育部门希望借用企业资源取代重复建设,当地政府希望通过相关教育培训振兴旅游经济。归根结底,所有利益相关者投入的資源是要获取某种回报,这种回报是对相关利益者诉求的一种反馈:企业参与社区教育集团需要对股东、债权人(包括供应商)、员工、政府、消费者负责;社区教育机构代表政府购买企业的教育培训服务、指导企业的文化建设,目的是为了帮助学员获得更好的教育培训体验;作为培训学员来说,付出时间成本、接受教育培训是为了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满足上述诸多利益诉求才有可能将潜在的利益相关者真正耦合在一起。
二、社区教育集团利益机制的运行路径
在社区教育集团利益机制的建构过程中,梳理出利益相关者及其诉求只是静态的要素剖析,而其利益平衡与利益冲突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也是利益机制的主要特征。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进一步从利益机制的运行路径(利益综合、利益表达和利益实现)中探析利益冲突的缘由与对策,才能有助于解决利益冲突或者让利益冲突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一)利益综合:以互需为导向,达成合作的共同目标
利益综合是相关利益者的诉求对话。社区教育集团的利益综合需要将诉求对话的结果在章程、工作计划、合同等文本中体现出来,因此,社区教育集团是否重视利益综合,上述文本具有重要表征意义。相对于严格推敲的合同文本,章程、工作计划这些基础性文件的制定如果比较随意,则说明社区教育集团对利益综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章程。章程作为集团的根本性规章制度,是反映利益综合的重要文本,是对利益相关者核心诉求的认可。比如:《金坛区养殖业社区教育集团章程》明确了“集团内部实现培训项目共享、信息共享、物质资源共享,实现设备、技术、信息、基地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进一步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培训与经营的效能,促进各成员单位教育培训事业的快速发展”;《溧阳市北山社区教育集团章程》规定“以服务培训促进公益培训,以培促教,强化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提升社区教育质量,促进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广大从业人员的就业创业、创新创业能力”。二者在利益综合方面的共同之处在于,通过社区教育集团的建立,实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共同目标,特别是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广大从业人员的就业创业能力。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注重契约型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参与企业的诉求,后者关注公众型利益相关者、主要是培训学员的利益诉求。因此,在利益综合时,需要统筹兼顾。
2.工作计划。一般来说,章程对利益综合的规定比较原则,需要在工作计划中进一步细化,使其在实践层面更具有可操作性。如《2016年溧阳市北山社区教育集团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三方面的举措:“一是成立智囊团。整合多家社会办学力量,整合培训资源,共同出谋划策,解决社区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二是组建教师群。组建以各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为主、以引进和聘请外来人力资源为辅的集团培训师资队伍。三是建立培训链。根据对象层次、内容需求、培训规模等情况差异,建立应急救护、电梯安装、果蔬栽培、水产养殖等培训群。”上述工作计划对决策、师资和项目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办法。工作计划是集团年度工作的指挥棒,是对年度任务的一种目标管理。洛克和莱瑟姆指出,目标管理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其原因就在于目标管理可以把管理者和员工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方向,也可以发挥出一个人真正的工作能力[7]。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制定目标,目标管理是一种战略性导向”,目标应该从“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这三个基本问题的答案中得出。[8]但调研发现,有的集团的工作计划比较简单,没有发挥目标导向作用。而如果社区教育集团利益机制无法回答德鲁克之问,那么就难以达成共同愿景。因此,在利益综合时,章程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应当相互配合,发挥不同层次的导向作用。
(二)利益表达:以互惠为导向,遵循规范的决策程序
利益表达是以项目编制的形式将目标管理进一步落实的过程,即基于实际需求,结合现有资源,将社区教育集团的章程和工作计划的要求落实成项目。这就需要管理层掌握决策要素,规范决策程序,但事实上,此环节易被基层忽视。德鲁克指出,决策具有五个要素:一是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二是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三是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四是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五是在执行过程中要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9]社区教育集团在落实具体项目时,可以参照德鲁克的五要素方法,也可以做一个SWOT分析,并听取建议,特别是与契约型利益相关者对接探讨;决策应当以互惠机制为指引,有明确的程序规范,并予以规范执行。通过调研发现,社区教育集团一般没有议事决策程序,比如:谁提出协商议题?如何协商?怎样达成决议?还不是十分明确。德鲁克指出,没有“尽善尽美”的战略决策,人们总要付出代价。对相互矛盾的目标、相互矛盾的观点及相互矛盾的重点,人们总要进行平衡[10]。“善用冲突”才具有建设性,不回避冲突而是引导各种想法尽可能达成一致才能真正实现集团机制建设的显功能[11]。因此,编制实施项目是一个重要的决策过程,应当积极回应诉求、尽可能平衡各种冲突。当前,决策的模糊性、片面性是社区教育集团利益机制运行的短板,如有的集团决策主要由社区教育机构直接作出,缺乏细致的沟通。而如果没有决策程序,对契约型利益相关者来说是一种信任机制的消解,久而久之利益表达就会失去执行力。
(三)利益实现:以互动为导向,形成可见的发展绩效
利益实现是社区教育集团能否持久运作的基石,如果长期没有实现利益相关者的预期诉求,集团可能会失去吸引力。只有加强成员之间的互动,不断达成阶段性目标,才能坚定集团成员的合作信心。如《溧阳市社区教育集团化发展成果报告》呈现了较好的合作绩效:“近两年集团联合举办了三场大型培训,受益人数达1 000多人,集团内提供基地共享40多次,互相提供专兼职教师共享50人次,为企业推荐和培训人才300多人。”“为集团其他成员单位提供了一個宣传的平台,也促进了社会办学机构和当地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调研中发现,也有参与企业对绩效不太满意,如某培训企业在2019年承办了集团安排的8次技术培训,由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关照其成本支出,对合作的满意度就有下降的倾向。需要注意的是,对集团绩效的认定不能仅仅从教育目标的角度观察,而是要对标利益综合和利益表达。如某集团将年度绩效表述为:“开展了6次大型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培训和3次畜禽养殖技术培训,培训规模养殖户达6 000多人次,免费发放培训材料8 000多份;编制了《茅山草鸡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等地方特色课程。”上述绩效突出了社区教育的教育属性,但却不见契约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这需要引起重视。
三、社区教育集团利益机制的优化措施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利益机制的生成基础、运行路径来看,如果社区教育集团的章程、工作计划的制定、项目编制与实施存在制度不完善、决策不民主、绩效不突出等问题,则容易产生利益冲突,甚至导致机制失灵,也就难以调动行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因此,在掌握理论工具应用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利益机制的生成基础、运行路径的同时,还需要采取一些利益机制优化措施,包括发挥社区教育的教化功能,才能更好地促进社区教育集团的运作。
(一)推动团体学习,围绕优质服务凝聚共识
在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社区教育工作者始终需要秉持“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推动团体学习,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才能更好地优化集团发展的内生机制,才能统一思想、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的主观能动性。彼得·圣吉认为,“团体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它是建立在发展“共同愿景”这一项修炼上,也建立在“自我超越”上,因为有才能的团体是由有才能的个人所组成的[12]。社区教育集团教育属性体现在不仅仅是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训,更重要的是对契约型利益相关者的终身学习理念的引领与超越,从而形成有创造性的“群体智力”。圣吉提出的“悬挂”假设、工作伙伴、辅导者等促进团体学习的方法可供参考。没有团体学习,集团只会就事论事,只看“症状解”,回避“根本解”,则其利益机制无论如何优化都会智慧衰竭;集团有了“根本解”和共同语言,才能真正提升凝聚力。从实际情况看,要提升服务水平,社区教育集团不能仅仅开个会、研讨一下工作和问题、平衡一下利益关系,而是要把团体学习变成组织制度,才能促进组织效能的提升。团体学习给人以力量,因为可以协调人们的思想和力量,从而激发在学习中的共鸣和协同作用[13]。另外,社区教育集团寻找外部智力支持也是促进团体学习、改造内部生态的重要途径。如某社区教育集团邀请高校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做到了五个“好”:好的课程、好的师资、好的参观学习现场、好的线路和好的后勤团队。因此,多途径提升“学习力”是社区教育集团利益机制完善需要重视的重要方面。
(二)坚持需求导向,聚焦项目实施精准施策
社区教育集团有了“学习力”才更有“执行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利益机制的运转。在实践中,需要基于集团建设的基础条件,以需求为导向,精准施策:一是要控制业务范围和参与单位的数量。社区教育集团以促进就业创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已任,但是涉及的行业如果太多,什么都去做不现实,还是要以小项目为主,要少而精,而且要依据项目遴选利益相关者,不适合参与的单位不能勉强;在此过程中,还要积极沟通,取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二是既要精准服务,也要错位发展。在服务当地产业发展进程中,有关部门已经在办的项目,一般要及时调整。比如,某集团举办了盆景园艺栽培、稻田立体种养技术、经济作物栽培技术、花卉苗木栽培技术等培训班,后来发现镇区有关行业部门都有同样的培训班,而且行业部门举办有明显的优势,再重复举办这些同质培训意义不大。有教育培训的需求,而其他行业部门又没有举办的,可以整合资源,共同举办。三是要推动项目的持续开发和创新。契约型利益相关者一旦加入,往往会帮着出谋划策,特别是企业对市场比较敏感,利益诉求比较积极,就会希望每年都有项目创新,因此,集团一定要有求变心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借鉴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的指引。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认为,在利益机制的框架里,利益相关者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能够认识自身的利益所在,而且把自身的利益充分表达出来,并且通过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充分实现自身的利益[14]。也就是说,只有充分尊重利益相关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其自身利益诉求的充分表达,利益机制才能更好地优化,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有效调动起来。
(三)坚守契约精神,基于价值创造优化制度
郭丽韫指出,契约精神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推动作用,正是在契约精神的影响和感召之下,民主法治制度才得以建立、发展和完善;私法领域的契约精神更是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推动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盛,主导着合同法律规则的确立。[15]契约精神是利益机制的重要基石,坚守契约精神需要做到:首先,要优化相关制度文本。有关章程、工作计划等文本是维护社区教育集团利益机制的基本要素,这些文本中应当完善利益机制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定,并在实践中得到遵守。其次,以目标管理为基础,积极拓展经济关系。社会组织与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可以说是社会组织生态的晴雨表,所以,在社区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应当重视这种经济关系所反映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16]。坚守契约精神,关键是利益相关者对决策的认可和执行,最终目的还是要用好政府发展社区教育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拓展教育培训项目,满足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再次,要引导有企业家精神的行业企业参与社区教育。社区教育集团中的契约型利益相关者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是负责人的情怀和格局,如欣龙生态园负责人认为:“现代农业不但要机械化,而且要智能化,农业发展必须要有文化的年青人参与,民以食为天,如果粮食出现问题不得了。”企业负责人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相对来说更容易在集团利益机制上达成共识。
參考文献:
[1]王中.社区教育集团的内涵、模式与特征[J].职教通讯,2019(13):7-12.
[2]易承志,丁知平.试论政府利益整合机制的优化——以信息网络化为视角[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34-37.
[3]肖斌,张衔.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贡献与不足[J].当代经济研究,2011(4):22-26.
[4]王琦.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24,34,42.
[5]李善民,毛雅娟,赵晶晶.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新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12):32-36.
[6]王中.模式与特征分析:我国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17(27):65-69.
[7]姚梦山.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述评[J].纳税,2017(11):45-46.
[8]邱国栋,王涛.重新审视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一个后现代视角[J].学术月刊,2013(10):20-28.
[9]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许是祥,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18-119.
[10]彼得·德鲁克:管理与决策[J].冶金企业文化,2018(2):43.
[11]王中.社区教育集团的机制建设:基于功能分析范式[J]. 当代继续教育,2019(6):33-39.
[1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269.
[13]罗伯特·路易斯·弗勒德.反思第五项修炼[M].赵恒,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84.
[14]陈若松.读《马克思利益机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81.
[15]郭丽韫.培养契约精神实践契约理念——合同法学教学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108-111.
[16]王中.政府主导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经济关系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9(2):1-5,9.
[责任编辑 曹 稳]
Research on the Interest Mechanism of Community Education Group: Based on the Stakeholder Theory
WANG Zhong, CHEN Xia
Abstract: Interest mechanism is an important tool to balance the interest demands in human production practice. If we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est mechanism,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long-term effect in coordinating social forces to develop community education. Therefore, community education research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al nature of social lif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est mechanism of community education groups, this study believed that with the guidance of stakeholder theory, it is conducive to focusing on the generation basis of the interest mechanism, combing out the relevant stakeholders and their demands, and promoting the interest balance; it is conducive to the accurate analysis of interest synthesis, interest expression and interest realization in the operation path, and responding to interest conflicts; It is also beneficial to promote the value creation of community education group by promoting team learning, adhering to demand orientation and adhering to the spirit of contract.
Key words: community education group;interest mechanism;stakeholder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