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运用

2020-08-20 09:29邓刚周泓汛王鹏
大众科学 2020年1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流媒体新闻报道

邓刚 周泓汛 王鹏

摘要:从新闻实践中凝练出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对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传播规律和本质的理论表达,是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对新闻报道工作起着主导性作用。客观、实践、辩证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的运用使得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发挥强大的舆论导向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工作中马克思新闻观的运用,结合习近平主席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论述,提出在新闻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新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流媒体、新闻报道、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在新闻传播的实践过程中构建并逐步完善的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探索并总结出新闻传播活动的客观规律,也是指导我国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开放性理论体系。1840年在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的马克思开始参与社会活动,进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他先后发表的诸多文章提出“人民报刊”、“陈述事实”等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奠定了理论基础。之后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发展至今,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邓小平等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又进一步丰富了该理论。

1、 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新闻事业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统摄性观念[1],它主要表现在思想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新闻工作的指导,政治方面要坚持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原则,组织方面要坚持党对各级新闻机构的领导地位。

2、 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

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产物,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体现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要真实地、客观地反映社会存在。1842年12月31日,马克思在《“莱比锡总汇报”在普鲁士境内的查封》一文中说:“人民知道,报刊尽管受到敌意和轻率的毒素的毒害,但报刊的本质总是真实的和纯洁的。”[2]由此可见,新闻的本质在于真实。只有以客观的新闻规律为基础,才能真正的在新闻工作、新闻宣传工作、新闻舆论工作中发挥作用[3],客观的基础就是真实,所以不仅要从微观层面对具体报道细节的真实性,在宏观层面更要把握好处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正确引导舆论方向。

3、 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历史进步的唯一动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追求的是人民的利益最大化,马克思认为报刊是人民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因此报刊作为人民的喉舌是代表人民的利益的。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4]我国新闻事业具有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作为党媒的主流媒体更应该主动发挥喉舌作用,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巩固和壮大新闻舆论阵地。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中的不足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新闻报道工作中的体现,其中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方法是主流媒体进行新闻活动的过程中的行动指南,但在主流媒体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作业还存在一些不足。

1、 缺乏客观的思维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物质是第一性并先于意识产生,意识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是人民反映和获取外部世界信息的产物,必须尊重客观事实进行传播活动,报道内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的新闻报道不应有太多的主观因素掺杂其中。但是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会赋予对客观事件的主观理解,比如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常出现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的报道方式,过度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民众关注的灾难事件本身报道甚少。2003年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事件(英文名SARS,以下简称非典)发生初期,由于政府没有完全对外发布非典的相关信息,引起民众的猜疑导致出现哄抢物资等负面的社会影响,在人民无法获取具有可信度的事件相关信息的情况下,网络平台上出现一系列谣言成为主导舆论,产生了不良的传播效果。与之相反的是在2020年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英文名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中,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迅速做出反映,利用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等,以及新媒体平台如网络、短视频等实时更新该事件的相关信息,全面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让民众了解事件真相,對事件的流言达到了积极控制的效果,获得了社会舆论导向的主导权。

2、 缺乏辩证思维

辩证唯物论中矛盾的观点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体现在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里并且贯穿于一切过程当中,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体现在每一个矛盾都有其特点和相应产生的条件。在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也存在着新闻现象和事件本质、信息传送方和信息接受方的矛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对新闻报道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议程设置主题的范围内获取与自己相关的重要信息层面,人们的价值诉求和审美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导致近年来主流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会采用突出具体人物的报道,在平衡传受关系的基础上把新闻报道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就导致部分新闻报道更多关注的是新闻现象而忽略了对新闻事件本质的深度挖掘和逻辑论证环节,一方面能与受众达到更好的共情效果,但另一方面使新闻报道缺乏强有力的说服力。受众对事件的理解大多是基于经验层面,主流媒体的报道不仅要报道经验认知,还需要摆事实、讲道理,发掘事件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实现公共媒体的教育功能。对于标杆性的人物报道也存在夸大的成分,容易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形。

3、 缺乏历史思维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法则是其一大特点,它强调不能简单的就新闻研究新闻,而是要把新闻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历史进程中加以研究和分析。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经常涉及到关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主题,生硬的报道流程和专业性较强的文字表述方式让这类新闻报道的生涩难懂,受众阅读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因此宣传效果也大打折扣。主流媒体关于党政的新闻报道应该立足于多方面,结合受众的需求和宣传效果改进报道方式,如2020年的两会召开期间,人民日报《500字说清政府工作报告》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从长篇的书面化表达中提取出民众所关注的信息,从而打通了政府和民众之间上传下达的有效传播渠道。

三、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路径

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继承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代领导人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精神主脉,随着新时代新闻业态与媒介技术不断革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也有了不断的发展。[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对新闻工作出很多重要指示,深化了对当代中国新闻实践的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体系。2019 年1 月25 日视察人民网时,习近平明确指出: “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6]

1、 以新闻传播效果为导向,调整新闻报道内容与形式

主流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不仅参与国家上层建筑的构建,还承担着党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功能。如果主流媒体在对党政工作的报道上采取“党八股”式,就会变成枯燥乏味的官方文章,让民众与党和政府产生距离感。所以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上需要创新,不仅内容上贴近民众的生活,满足其对新闻的需要,把宏观上的党政主题变成受民众欢迎的硬新闻,还要在形式上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进行整合,使新闻报道变成容易被民众接受的方式。

2、 把握好舆论引导的度

习近平主席在对宣传工作进行指示中谈到“新闻报道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要引导民众的正向思维,培养民众的新闻素养,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不被表面现象迷惑,从根源上斩断流言传播的途径。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民众关注的信息,解释民众的疑惑,从而增强国家凝聚力。特别是对于一些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更要做到把握新闻报道的度,不能只说一些只求稳的话,这不仅破坏了民众的知情权,宣传效果也会相应减弱,主流媒体应当正视问题、按时度效的进行新闻报道,拿到舆论的话语权,才能作出出有水平、有质量的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 杨保军.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观念及其基本关系[J]. 新闻大学, 2017(04):23-30+45+151.

[2] 彭颜红. 现代中国媒体要特别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C].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第一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论文集.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2006:174-187.

[3]杨保军. 新闻规律观念:“马新观”的基础观念[J]. 国际新闻界, 2020, 42(2):130-143.

[4]邓绍根,丁丽琼.新起点、新探索:2019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综述[J].国际新闻界,2020,42(01):64-78.

[5]尹韵公.论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实践基础和时代关切[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9(03):26-33.

[6]习近平. 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 求是, 2019( 6) .

鄧刚(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周泓汛 王鹏(贵州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流媒体新闻报道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广电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
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看记者道德修养的五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