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金萍
[摘 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还为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计算机领域专业人才需求缺口的不断扩大,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大数据背景下,需要高职院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推动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提升计算机教学整体质量与水平。基于此,在分析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策略展开积极探索,以期构建全新的计算机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对其他的教师起到启发作用。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计算机;创新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0-0196-02
大数据是一种智能技术,其集中多项数据处理技术为一体,实现了短时间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高职学生的教育工作要彰显学科的育人智慧,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基点,开创新的教育格局。现阶段大数据正以一种庞大的信息力量影响着高职院校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探究该背景下的计算机教学能为该课程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一、大数据概述
(一)大数据简介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数据处理技术,其以高效、节约著称,符合现代社会教育改革的综合需求。目前来看,大数据的出现使多数人步入了信息高速公路,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成果,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换个思路来讲,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教学方面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同时还能实现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让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得到有序化提升。
(二)大数据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随着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全面应用,一些高职院校开始注重大数据在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计算机教学这一板块,本就和大数据技术有很多共同之处,将其应用到教学中不仅促进了计算机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的进一步优化,还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加频繁,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能在这一过程中快速成长。教师在为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自身的教学行为特点,比如,哪些教学软件的应用次数最多,各个教学软件在使用次数上呈现什么样的分布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分析自身教学方式的特点,找到其中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通过学习教育理论、调整教学手段等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大數据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比如,利用线上学习软件练习习题并自动批改,收集后台数据分析学生在做题中的易错点,并据此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分析他们自身知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以此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微调,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学习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并且,我们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渗透更多和大数据有关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对大数据建立更多的认知,从而提升他们自身的计算机专业素养,在将来就业的时候他们可以凭借着超出竞争者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获得更加理想的工作,这和高职以就业为根本育人目标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职学院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大数据应用意识弱
计算机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事物,因为现在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所以市场上计算机专业相关的人才是非常紧缺的,就业前景和职业生涯也都是相当明朗的。而高职院校计算机一线教师多年来都是以教授基础计算机等传统知识为主,面对大数据这一近年来刚刚兴起且与计算机密切联系的新兴知识,很多教师并没有将其运用到教学中的意识。教师自身对于大数据的相关知识了解得不太全面,且对大数据的应用技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面对大数据技术与传统计算机教学结合更是无所适从,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因此,院方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提升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大数据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不科学
虽然现在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所有教师的共识,但是由于之前实行了多年的应试教育,一些计算机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因此有的时候会很看重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而对于学生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构建是否完善和职业技能是否扎实没有那么关心,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总是想着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拿到更多的分数,忽略了要让学生各项能力均衡、全面提升。并且,在这种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知识的讲解,因此教师在课上会使用大量的语言进行教学,对于新兴教学工具和手段的利用度不足,也很少和学生开展平等、友爱的课堂互动活动,课堂总是缺乏一些生机,因此很多学生经常会反映计算机课堂没有意思,虽然认真听老师讲课能学到很多知识,自己也有意识地强迫自己认真听课,但是注意力总会在无意识之间出现偏差,在课堂上不自觉地就干起了和学习无关的事。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不足,教师未能营造出民主、有趣、宽松的绿色课堂氛围。
(三)教学设备更新慢
在当前科技水平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各种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之快超出人们的想象,就以计算机处理器来说,往往去年在市场上最为先进的处理器放到今年就已经算过时了,硬件上面的更新速度尚且如此之快,在软件层面上的更新换代速度就更加快了,也难怪人们会说,电子产品往往每隔半年就会在原有的价值上贬值一半,虽然稍有夸张,但确实生动地描绘了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是多么的快。但是,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的硬件设备却不可能保持和市场上一样的更新换代速度,在计算机教学中同样如此,院校不可能为了一门学科的教学,每年都大规模更换计算机,因此,学生总是不能在实践中接触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只能在理论层面上进行学习,因此缺乏以在实践中获得的认知来支撑自身理论知识体系。并且,由于教学设备更新速度缓慢,学生学到的很多知识无法紧跟最新的市场动态,这就造成了所学知识会有一部分过时,往往现在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到了毕业的时候就已经被市场所淘汰了,这对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削弱,不利于学生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职学院计算机教学的创新对策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其个人素质关系到整个教学成果。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加强师资建设,强化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为大数据教学的开展奠定人才基础。首先,高职院校要优化教师聘任制度,聘任大数据相关行业职业素养深厚的人才,以点带动面,促进大数据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全局辐射。其次,高职院校要搭建教师服务平台,鼓励各个教师在该平台交流利用大数据授课的经验。与此同时,也可以鼓励教学能力比较强的教师录制示范课程,上传到相关平台上,以此调动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统计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还要开放留言区,鼓励学生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罗列出来,通过大数据后台统计汇总相关内容,以便教师调整授课内容。
(二)优化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在积极利用大数据创新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大数据的特点,根据大数据的特点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Java在计算机教学中占据了很大的课时比例,是计算机中相当重要的板块之一,教师在利用大数据开展Java相關知识点教学的时候,可以MyBatis、SpringMVC等知识点在市场上的应用频率自行灵活调整它们所占的课时,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用在那些较为需要的知识上,以此培养出和市场对人才要求更加贴合的专业计算机人才,为他们未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让他们在就业的时候更容易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积极更新教学硬件设备
计算机教学中设备是很重要的一项,为了让他们掌握最新的软、硬件技术,有条件的高职院校最好定期更新教学设备,根据大数据显示的结果更换那些最受市场欢迎的设备。但是,考虑到部分院校受到实际条件所限制,确实做不到定期大规模更换硬件设备,因此,这些院校可以在小范围内更新教学设备,比如,为教师配备最新型号的教学用的计算机,供师生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有实物可考,或者换一种方式,利用市场上流行的租借模式,这样既能减少更新换代的成本,又能为师生带来最新的硬件教学设备,为学习计算机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四)创新教学模式
大数据技术是根据大数据理论发展而来的,其中涉及数据库技术、数据检索技术等多项技术。为了紧跟时代潮流,培养出更契合时代要求的专业计算机人才,校方可将大数据技术加入教学内容中,并且为了加深他们的实践认知,校方可和当地的计算机相关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利用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对这一行业的感悟。在校企合作中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开展顶岗实习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当作一名真正的员工参与到行业运营中,实现教学任务和企业要求的完美对接。
(五)创新评价方式
大数据背景下,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建立信息化评价体系。严格来讲,评价体系的建设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大有益处,该模式能够客观评价教学效果,使教学工作更有目的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整合多种有益的评价因子,全面跟踪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整合其各个阶段各学科的成绩,实现过程式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出勤情况、小组合作参与情况等进行客观评价,并将其成绩存档。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要输入学生的姓名后就能查到其成绩,以便更好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方便教学策略的调整。
四、结束语
随着大数据的推广应用,高职学院计算机教学应根据社会和企业的要求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为社会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专业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郑美容.新一代信息技术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4):26-29.
[2]魏萌,邓桂兵.基于大数据的高职计算机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7):56-57.
[3]冯超.刍议大数据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新通信,2020,22(13):204.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