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媒体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及融合

2020-08-19 14:07吴炎冰
锦绣·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创新

吴炎冰

摘 要: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文化受到一定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艺术产生出来,新媒体艺术具有技术性、多样性、虚拟性、互动性这四个特点。而如何把新媒体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希望对新媒体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创新;融合

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艺术,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内涵,而艺术代表着那个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所以艺术是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的。新媒体艺术的媒介是互联网,所以新媒体艺术本身就具有传播性和艺术性等特点,而艺术的传播方式和载体同样也是互联网,所以把新媒体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也使得新媒体艺术设计更加具有生动性和民族性。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

由于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媒体艺术诞生。新媒体艺术有很多表现形式(触摸、移动、声效),它们通过信息技术来改变事物的影像、形象、内涵。新媒体艺术是把科学与艺术结合在一起,是最能够反映出现代艺术的特点,新媒体艺术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技术性:新媒体艺术设计中最主要的特质是科技。新媒体艺术设计就是在信息化时代产生出来的。新媒体艺术设计利用信息技术来创作艺术作品,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多样性:新媒体艺术可同时呈现声音、图像、空间等内容。这是传统艺术做不到的。新媒体艺术设计呈现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即多对多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加强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影响,还能够丰富其内容。

虚拟性:新媒体艺术设计具有虚拟性,它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让设计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例如,虚拟现实,它可以通过借助信息化技术,来构建人们脑海里的虚拟想法。

互动性:新媒体艺术设计有很强的互动性,通过信息艺术进行传播,与人们进行互动交流。新媒体艺术设计形成一种新的交流形式——即时远程传播,观众可以在线上直接诶进行讨论。这样做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设计氛围。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艺术设计还会成为一个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让艺术更加多元化。

(二)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人们实践的结晶,它反映着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情况,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种具有鲜明民族性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具有四个特点,即民族性、傳播性、历史性以及多元化。

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国家发展,为中华民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团结我国人民,激发人们爱国意识,维护社会稳定。

二、新媒体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一)新媒体艺术可以传承传统文化。新媒体主要是通过音乐效果来配合动态影像,让原本文字、图形变得更加生动和多元化,这是传统媒体没有办法做到的。新媒体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重新展示传统文化中的文字、作品、旧影像,这样做不仅拓宽了传统文化的内涵,还能让人们更深层次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以中国人民大学2020届毕业生的设计作品《门神》为例,门神作为我国独特的人物形象,也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动画作品运用数字手段来展现门神,从门神的来源、形象以及传说等方面进行艺术展现。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全新的艺术形式。

(二)新媒体技术对历史资料的数字化表现。新媒体艺术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历史资料进行加工,让传统文化以一种更为直观、方便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摩西古镇茶马》,这个作品是通过新媒体艺术手段还原磨西古镇茶马历史的一部作品,其中的资料是由1940年的几位著名摄像师拍摄的照片以及视频组成的,这些资料如果不是深入研究的人,很难看出古镇当时的形象。而通过影像技术,把原本静止的图片制作成为动态的影像,高度还原古道上的人们生活,让人们直观的、更深层次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融合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视角。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国传统思想丰富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儒家、道家、佛教思想等。它们一直流传至今,这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们的思想是与现代想契合的,是中国人一直以来的观念。所以在设计时融入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可以给设计师提供创作思路,灵感和素材。

(四)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的视角。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人们实践的结晶,它反映着中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因此它涉及是十分广泛的,所以也给新媒体艺术设计也提供了多方面的素材。比如设计师通过运用旗袍元素,把剪影技术与旗袍元素进行结合,最终生动地呈现出旗袍的美丽。

(五)融合中国传统艺术的视角。中国传统艺术包括了绘画、书法、戏曲、园林、民间美术等,因此中国传统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而新媒体艺术创新并传播了中国传统艺术。例如,通过研究剪纸艺术,创作出的蝴蝶效应装置艺术作品;通过研究水墨绘画,用慢镜头影像来展现水墨交融的形态,用全新的技术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六)融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由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人们的根本,所以这种环境下,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比如,全球文化交融的装置艺术作品,这个作品把各国文化元素放进一个密闭空间中,人们透过这个空间可以看到呈现出的影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不是要照搬传统文化,而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传统文化通过新媒体艺术可以重新焕发生机,而新媒体只有结合传统文化,才能在竞争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参考文献

[1]瓦尔特.本雅明(德).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1–42.

[2]陈翔.好的版面会“说话”一华西都市报奥运报道版面的视觉效果分析[J].新闻战线,2012.12-15.

[3]汤时宇.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转型[J].中国传媒科技,2010(08).14-16.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创新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