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摘 要:教育现代化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更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小学生的成长、学习中,班主任的引导作用不可小觑——其既担负着教育教学任务,又应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具有沟通艺术。为此,应避免以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与学生沟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内心感受,换以鼓励教育,走进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构建学风优良、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为此,本文展开对小学班主任管理的语言艺术探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
引言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小学班主任需要身兼多职。并且,在校园生活中班主任也应是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人。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既要与学生沟通,还需与各科教师交流、重视与家长的互动,了解真实的学情。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状况,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因受传统的应试思维影响,很多班主任习惯用成绩衡量学生的能力强弱、班级管理方式较为呆板,对学生的评价直接、片面。这便会造成学生不愿意亲近班主任,甚至在一定程度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故此,班主任应创新教育理念、转变管理思路,具有沟通及表达的艺术:
1、体现小学班主任管理的语言艺术必要性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便是“以生为本”[1]。《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指出“班主任应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构建优良的班风学风,使学生在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中成长”。同时,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推进班级管理工作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在面对处在身心生长发育期的小学生时,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对事物的理解尚不全面。因此,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說话方式,具有语言表达的艺术性,这样不仅能够处理好班级问题,同时还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其中,小学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能够促进师生时间的交流,平和、耐心的交流方式能够让班主任快速了解学生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平复紧张或愤怒的情绪,从而让学生冷静下来面对问题;其次,班主任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关乎到学生是否选择通过班主任来解决矛盾。因此,良好的语气和态度能够让学生选择班主任来化解矛盾。而质疑的态度和愤怒的语气,反而不利于矛盾的化解;最后,班主任的情绪和态度能够影响到学生。故此,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班主任可以通过语言的魅力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具有沟通的意识,使其感受班主任的关注、呵护,形成自律意识,愿意向班主任敞开心扉。
2、关于发挥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有效策略
2.1重视语言引导,用鼓励代替斥责
首先,在我国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很多班主任与学生没有建立正确的关系,反而成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使得其在具体的教育中,表现相对僵硬,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并且,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并不会考虑太多,有愤怒就会直接表达出来。因此,在一些问题上,小学生有时不会选择正确的处理、表达方式,从而导致生生间的矛盾升级。
对此,小学班主任在面对愤怒的学生时,应当用平和的态度先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当得知问题的原因后,可以用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引导学生面对问题。当学生有意悔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班主任应当加强引导,而不是用斥责的方式对待学生,使其能够正确的表达自我情绪、阐述个人诉求。此外,当学生的成绩不理想时,出现不应当出错的问题时,班主任应当采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直面错误,避免学生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总之,班主任应当做好引导工作,通过温和的态度和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意识到问题,避免同样问题的再次出现。例如:班主任也应具有教学反思意识,日常应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其行为动机背后的原因,对其施以针对性引导,并能够看到不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其实施夸赞、鼓励。从而,在讲究语言艺术,促进柔性管理中,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
2.2注意语言表达,应做好情绪管理
其次,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应当注意语言的运用,不用负面、贬低性词汇。例如:在某学生在课堂中开小差时,不应立即质疑、批评学生,更需尽量避免对其进行公开斥责,可以眼神或动作提醒其认真听讲,并引导学生做出改正。
此外,班主任在做好学生的情绪转化工作时,应做好自我的情绪管理、发挥语言的感染力,通过观察学生表情和情绪。面对一些敏感的学生需要格外注意,因为如果不做好负面情绪的转换,可能会出现更深的矛盾,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反叛心里。班主任可以通过温和的处理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其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化解学生的负面情绪。
2.3实现情感交流,以升级教育方式
最后,情感的共鸣和推心置腹的语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面对心思单纯的小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情感交流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这样不仅有助于了解真实的学情,更将使学生愿意信赖班主任。
例如:班主任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或者让出现矛盾的学生双方进行情感互换,从而了解彼此、解决矛盾或问题。在一些劝导工作中,班主任的语言应当赋予充沛的感情,才能用情感的方式号召学生,避免学生出现叛逆心理[2]。同时,还应当通过有针对性的情感交流,避免翻旧账问题的出现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另外,还应重视与其他任课教师的有效沟通,认真的了解班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状态,并还应借助微信群、电子邮件等现代化沟通工具,取得与家长的联系、互动,更好的了解学生及其性格特点,争取家长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支持与理解。通过发挥语言艺术,促进家校共育。
3、结语
总之,班主任不仅需要管理学生的的学习与纪律等,还应进行与家长及其他老师沟通。所以,班主任应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流的艺术,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只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家校共育机制,才能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3]。因此,具有语言艺术,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是班主任应当必备的工作技能。同时,我们还应保持充分的耐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同家长、任课教师一起努力,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清文.小学班主任管理的语言艺术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5):5.
[2]杨惠.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的语言艺术[J].才智,2020(4):25.
[3]房燕.刍议小学班主任管理中语言艺术与沟通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