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管窥

2020-08-19 00:01唐中琼
锦绣·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唐中琼

摘 要:探究性开放式课堂需要建立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础之上,逐步改变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学习状态,提高其阅读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全面提升。本文尝试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分析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模式应用的路径,研究观点如下,希望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

引 言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点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积极拓宽学生的思维,全面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知识教学在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占据主导地位,很多教师其实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重视不足,因此当前我们需要积极改进教育理念,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传统教学中的不足,针对性给出教学改革措施,促进阅读教学目标落实和学生的能力提升。

1.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探究阅读

营造探究性和开放式的教学氛围,首先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更加主动,才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听的音乐作为课堂教学辅助内容,在讲述课文《月光曲》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激发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初的好奇心,接着教师指导学生以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在这种音乐下进行课文朗读,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对阅读产生较大兴趣。再如,教师在讲授课文《变色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自学形式理解这篇文章,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性学习,也可以让学生熟读课文,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从而找出问题答案,并将其以报告形式在班级展示。教师还可以找一些相关类型课外读物增添课堂的活力,并增加学生阅读量。

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和谐阅读氛围

探究性开放式课堂构建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互动,给学生更多的信任和理解,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多用疑问引导,避免教师解答。如“你能试一试吗?”、“你有什么不同见解吗?”、“我相信你能行!”等。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学生通过预习阅读,可能提出许多见解和主张。如,有的学生建议老师从分析文中的数字讲起,有的主张介绍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有的认为应重点分析曹军上当的原因,有的主张分析周瑜的妒忌心态等等,这些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学习,才能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因此,在新教材教学中,要联系语文教育教材适时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自我价值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个人能力感。一方面,课堂上允许学生插嘴说话,自主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参与板书设计;另一方面,可以巧妙运用激励语言,帮助学生建立自主探究和创造性学习的信心。

3.媒体教学模式,构建生动课堂

媒体教学模式影响下的课堂更具生动性和直观性特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中,教师也要立足信息时代,积极引进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技术,带给学生更好的阅读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2]。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学氛围沉寂,学生的自主权不足,新时期想要构建学生探究和互动的开放式课堂,我们就想要扭转传统教育理念,构建民主课堂。以多媒体教学模式应用为例,可以起到活跃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但是要求教师具体一定的信息素养,合理筛选教学素材,找准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时机,同时在互动中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艺术应用能力,不断实现鼓励和引导学生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讲授课文《秦兵马俑》时,课文主要介绍了兵马俑,教师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在上课时进行交流,还要使用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来放映兵马俑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使其真切地认识并感受到兵马俑的外观,从表面形象感受上增强对文章阅读内容的理解與掌握。

4.加强课内外结合,拓展阅读空间

课外阅读给学生提供了更宽阔的探究空间。例如教学《翠鸟》时,可在课前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从课本中、电视中、网上查找有关翠鸟的资料,上课时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以及课外资料,初步了解翠鸟的有关知识,体会翠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应该给予保护。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翠鸟到底有哪些具体生活习性呢?这时教师为了继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把答案告诉给学生,而是说:“这个问题值得去研究,你们课后继续查找资料,等找好资料,我们再交流探讨。”这样的教学,实现了课堂向课外开放。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课外转向课内,再走向课外,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改变以往语文教学的自我封闭、与社会隔绝的状况。此外,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新教材语文教学内容的编排更注重音乐、美术、常识等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联系,因此,教师要开放教学内容,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相信学生,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地开展自主学习[3]。如教课文时,可提出“我们怎样学习这篇文章,请大家出出金点子。”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课文内容设计学习方法,绘画、朗读、表演、书法等等均可,让学生从中体验课文所表达的内容,促进教学目标的如期实现。同时,要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结束语

综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的重点教学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业语文素养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基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途径探索,并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教学工作经验,不断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宫显英.就实现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的看法思考[J].神州(下句刊),2013,11(12):56-56.

[2]张媛.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32(02):86-87.

[3]吴举富.探讨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方法[J].读写算(教研版),2015,5(17):184-185.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