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明
【摘 要】高考中的古诗词鉴赏题目具有一定的深度,在进行鉴赏过程中,如果缺乏相应的策略,会出现与主旨偏差、鉴赏深度不够、回答片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语文高考题型,阐述一些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策略分析
一、语文古诗词高考题目分析
在高中语文的古诗词学习中,大多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主,通过不完全的统计,唐诗和宋词占据了高考题目的九成。对于高考古诗词的体裁来讲,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居多,占据了高考题材的八成。在这些诗词曲的内容上看,描写景物抒情的的居多,占据了高考题目的六成,其他的还有怀古诗词、送别诗等。从高考古诗词的题型来说,有简答题、选择题,其中简答题占据了主导。在简答题中,主要考察古诗词的表达手法、作者的情感价值观、还有少部分的文学常识题目。
近些年,社会和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高考题目多偏向于诗词的巅峰时期,即唐诗和宋词。从整体上看,诗词以著名诗人的作品偏多,其内容也偏向于写景抒情,考察学生对于古诗词表达技巧的理解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其中表达手法的考试内容占据了核心地位,这对于高中生来讲无疑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二、具体高考试题内容分析
(一)鉴赏形象题目
古诗词的鉴赏形象一般可以分为人物、事物和景色。这部分的考察形式上,一般会将作者描写的意象进行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够明了,然后便是概括意象的特点,如描绘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描绘的人物形象有什么性格特征等,并结合具体的原文内容进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题目会步步加深,让学生在对意象的特点进行描绘的同时深化主旨,进而考察作者的用意,即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帮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古诗词带来的独特魅力。
例如,在某高考试卷中,选用了李白的《金陵王汉江》一诗文。这篇故事便是对意象进行鉴赏的典型案例。第一道问题便是开门见山,直接让学生点名文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一类题目较为简单,但是占据的分数并不多。此诗中,学生可以轻易的找到“汉江”“派”“六帝”“三吳”等意象,也就是汉江及其支流,还有六朝,“三吴”则是考察了学生文学常识,即吴兴、吴郡和会稽三地,与“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一文有着共同之处。同时“六帝”意象在题目中也有暗示,即金陵。接下来作者则是紧跟意象进行延伸,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开始让学生描绘意境,此时的题目已经具备一定的难点。最后一问则是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题目有着联系,学生只有在理解了意境之后,才能够想明白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鉴赏语言题目
古诗词的语言简练,但是内涵较为丰富,在某些字词的运用上,作者极为巧妙,学生只有充分理解了古诗词的语言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鉴赏,这也是高考题目中经常出现的题目。为此,学生需要准确的理解文章的字词。理解文章字词的基础应该是放到文章本身的语境之中。这些字词都会精炼词汇,在整首诗词中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利用整句诗的意境来揣摩字词的巧妙,是较为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一文中,赏析“莺啼过落花”中的“过”字,单单拿出一字来说,难以体会,如果放在整句诗中则是有些头绪,莺啼即莺鸟的鸣叫,落花则是凋零的花瓣,“过”一个字巧妙将前后意向联系到了一起,同时鸟和花朵都是静物,但是叫和落又是动词,颇有动静结合之意,让读者有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样的分析方式适用于绝大部分的语言鉴赏题目。
(三)鉴赏表达技巧题目
表达技巧包括修辞、结构衔接和表达方式等内容,这部分考察有些许的难度。想要解决这部分的内容同样要放在整个句子中进行鉴赏。带有表达技巧的诗句往往是整首诗的名句,这部分或者是典故,或者是修辞、又或者是表现方式,学生只有能够理解名句的内涵,对于后续的思想感情才能有着突破口。
例如,《金陵王汉江》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道题目的重点并不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是任公子的典故。只要掌握了典故的内容,那么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会浮出水面。许多学生不理解任公子的典故,那么就放到整个句子之中,句子最后提到了“钓竿”,那么任公子应该是一个钓鱼的人。再者“沧浪”中钓鱼,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加上李白平生的境遇,作者多半又是怀才不遇,或者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了。如此一分析,答案八九不离十了。
(四)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
想要解读作者的思想感情,就需要对文章描绘的意象进行揣摩,还需要与作者的生平经历联系。例如,《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一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整首歌写到飞雪、白草,春风无法到达等意象,可以轻易的体会到作者去的地方较为荒凉,再加上这首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文字上有着相同,可以猜测诗人索取的北亭应该是荒凉的边塞。题目“留别”二字则是思想和不舍,“梦中归”则是点睛之笔,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突破口,思乡归来,基于此,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是依依不舍和思乡留恋之情。
高考题目虽然有些难度,但却是有迹可循,学生要对原文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高考题目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只要认真分析,总结经验,那么古诗词的鉴赏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许开春.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7(03).
[2]柴兆平.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