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能够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保障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新的时期,国家和政府更加重视国民文化素养的提升,对文化馆加强了建设力度,制定了各项政策和制度。文化馆需要根据国家规定和群众需求开展高效的公益性培训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巩固文化的阵地位置,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群众整体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新时期;文化馆;公益性培训
文化馆是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各地建设的文化馆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多元化的文化活动,还为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提供了宣传的场所,提高群众的重视程度。在新的时期文化馆需要认识到自身职能发挥的重要性,积极响应国家政府的相关政策,开展公益性培训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公益性培训活动中,落实政策制度和文化内容,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社会。
一、文化馆开展公益性培训活动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是文化馆开展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宗旨。文化馆会根据群众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求等设置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到文化培训活动中,加强交流互动,深受文化思想感染,提高思想境界,在社会的交流相处中,也能更加融洽,精神上得到了满足,推动着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有利于巩固文化馆的阵地位置
文化馆是政府建设的专门用来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场地,将其作为文化宣传教育的中心,占据阵地位置。通过开展公益性的培训活动,能够从中心位置向周围发散,扩大影响力,为不同文化需求的社会群体提供展示的平台,提高公益性培训的效率,满足了人民群众和社会的需求,巩固文化馆的阵地位置。
(三)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
文化馆开展公益性培训活动,需要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群众需求,也需要构建一支专业素养较高的文化馆队伍,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尊重不同社会层次的人民群众,充分发挥文化馆的组织功能,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到各类公益性活动中,逐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四)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激发民众参与活动的热情
文化馆是国家文化工作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在开展公益性培训工作时,会加强和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充分采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激发民众参与活动的热情。多元化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带给他们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并陶冶人民群众的情操,在不断的培训中提高思想境界和文化修养。
二、新时期文化馆开展公益性培训活动的具体策略
(一)面向不同社会群体开展
文化馆在开展公益性培训活动时,应当注重要面向不同社会群体开展。文化馆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因此在开展公益性培训活动时,需要将培训做到基层中,做到农村去,吸引基层群体参加文化活动培训,充分发挥文化馆的功能,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文化馆开展的公益性培训活动,还需要面向社会弱势群体,提高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重视社会弱势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心照顾。此外公益性培训活动还需要面向基层文化干部,组织文化干部参与到培训活动中开展系统培训,提高文化工作者的整体素养,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
针对公益性培训活动,文化馆需要制定多种方案,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不同年龄、不同喜好、不同层次的群眾需求,提高文化馆的公共服务水平。首先就需要充分利用文化馆队伍的力量,分配给员工不同的任务,由员工带领群众开展不同类型的培训活动。可以采用传统的模式,由员工作为培训老师进行讲解,群众聆听交流。也可以带领群众在户外进行实地考察,动手实践。充分发挥团队力量,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来开展公益性文化培训活动。建设微信公共平台,利用菜单式的方式共享资源,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文化活动,加入到该平台中观看视频进行学习,也可以在线交流分享学习的成果。第三,可以聘请一些文艺专家或文化志愿者来开展公益培训工作。能够保证授课质量,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
(三)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活动的形式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群众的想法,采纳群众的意见。充分挖掘可利用的资源,来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可以借助重大传统节日来开展主题活动,例如端午中秋时,可以举办相关主题的摄影、书法、绘画等比赛活动。也可以借助周边资源,开展相关的文化培训活动。例如带领群众参观博物馆渗透相关的历史知识。通过这些多元化的培训活动,吸引更多基层群众参与到其中,在活动中渗透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传播健康文明的观念,讲授专业的艺术知识。陶冶群众情操,提高群众的思想境界。
(四)开展公益性培训活动要注重公益性、均等性、网络性
文化馆开展公益性培训活动,应当注重活动的公益性、网络性和均等性,针对基层群众的所有培训项目都需要走向全公益性,同时还需要保障机会的均等性,整合当地的培训资源,为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群众提供同等的培训培训机会。网络性指的是培训基地的网络化构建,需要整合当地的社区、学校、农村、企业等,建立培训基地和示范点,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培训活动,也能够将周围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培训活动网络机制。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时期,文化馆应当认识到自身的阵地位置和对文化宣传的重要性,整合当地的各类资源,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各类公益性培训活动。需要做好第二阶段日常工作,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采纳群众意见,根据需求来建设文化活动,保障公益性培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应当积极引进相关的人才,壮大基层文艺队伍的建设,为培训活动提供力量支持。通过一段时期的培训,能够引导群众认识到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性,激发群众的参与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到各类公益性培训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芳.文化馆如何开展公益性培训[J].大众文艺,2019,(1):2.
[2]张移动.如何开展文化馆公益性培训[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12):268.
[3]段羿丞.浅谈文化馆如何实现公益性文化服务功能[J].山西青年,2018,(3):195.
作者简介:高培琴(1969.10.06)女,本科,籍贯:山东省,单位:山东省枣庄市文化馆,职称: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