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宽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手段在现代社会中被公认为现代社会的三大基本技能之一。高中信息技术课以信息处理为主线,着眼于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区别与其它学科的教学。同时在教学中课堂是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渠道,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对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年通过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积累,在做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有如下几点心得:
一、了解学生差异,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还没有一种固定的教学体系。从学科的知识层面上来看,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它的要求是使每一位普通的学生都能掌握。但从现有的评价方式上来看,目前还没有像其他学科一样具有选拔性的评测。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老师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存在的主要有原因有三个:一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资源因素;二是家庭中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程度因素;三是由学生自身兴趣爱好因素造成的。就如我校高一新生而言,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镇,家里没有电脑,由于开展信息技术需投入大量的资金,乡镇学校条件受到了限制,加上家里又没有电脑,造成部分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进入高中以后相对基础较差,这种情形导致了学生差异情况。
中期教学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既是对第一阶段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为最后阶段的冲刺做准备。在第二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任务:①根据第一阶段的教学效果和会考大纲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②制作相应的练习题库;③加强检测。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学生自主學习,动手进行实践的机会较多,由于学生有事可做,同时课堂秩序也较好。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大纲要求,学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这一阶段不少学生主动要求补课,使我的教学信心大增,也使我看到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提高。
在最后阶段主要抓好学生的模拟练习和考试系统的熟悉操作,通过综合性练习使学生对会考的题型和分值分布有一个大概了解,要求学生参照会考大纲和会考要求的知识点,逐条对比,根据综合性练习的结果找出自身存在的知识缺陷,进行加强性训练。最后主要抓普遍存在的操作问题和一些不常接触的知识点,通过书中的实例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多做不同类型的题目,加深和巩固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三个阶段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任务中来,而不是靠教师的压、吓、吼等非常规手段达到教学目的,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明确课堂教学任务和目标,在任务驱动下进行分层教学
从前面的问卷调查出可以看出,各个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受到先天因素、基础知识、主观努力程度的影响。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教学,也是新课程提出的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而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而新课程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是以任务形式提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过程,介绍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用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特点就是紧密围绕任务展开教学。通过讲→练→学生操作实践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将这两种方式有机的进行结合,实现任务驱动下分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的结构,对任务进行分层。将任务分成三个层次:任务分别针对优、中、差三个层次,并向学生说明,在完成规定任务后,可以对高一层次的任务进行尝试,而且隔一段时间再进行测试,根据成绩,进行调整。
三、注重信息的及时反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体现了与其他学科不同教法。在会考中也体现了计算机学科必须动手不适于死记硬背的形式。这种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来得到掌握,对于发给学生的每一个任务,最关注的应该是完成后老师的评价,教师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如果不进行评价和反馈,那么这个任务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只是学到了部分知识。因为在这个评价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好的东西,有些是老师无法想到的,同时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树立信心。就以第二章操作系统基础为例,这一章的重点在于文件、文件目录、资源管理器。
四、加强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利用信息技术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不仅使学生能扎实的掌握课堂所学内容,而且还能对信息技术课有更完整的认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学习一定阶段后,学生会感觉到学的都是一些跟实际差异比较大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联系不多,就会使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看到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学过的各学科的部分知识,引入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以各学科知识为背景资料,以信息技术为工具进行任务设计,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良好。同时,把其他学科知识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强化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弱化了信息技术的“技术性”,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来说,可以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来学习其他课程,拓宽了知识面,对于老师来说,可以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积累经验,从“技术”的权威角色中走出来,成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排头兵”。信息技术课不能再受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我们应该将它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让它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通过这一年的教学,使我感到要教好这一门课,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不断去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去积累经验,以上是几点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认识,希望大家提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