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生由于自身的学情不同,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很多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学习困难。如何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中职美术教师不得不面临的教改课题。而生活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对于中职美术教师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内涵研究入手,分析其对中职学生教育教学使用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三点有效的教改途径,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中职;美术;生活化;教育
中职院校美术教育是很多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提高课程的实际效果,很多美术教师开始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美术课教学质量更好。
一、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美术生活化教学就是将生活中的物品、生活环境中的场景与美术知识、技巧与方法相结合,让教师教授的内容更容易与学生引起共鸣,能够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更加接地气,具有亲和力,学生进而会通过自己熟悉的事物或场面更容易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同时对于一些并不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和学习基础的学生能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美术生活化的特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简单化。美术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并不感兴趣,也没有一定的学习基础,通过学生生活中常见事物与场景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二是实践性。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实例更容易理解与接收,对于学生来说,听懂了更容易更好的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中职学生美术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一)学生自身需要
中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本身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而且在初中阶段,美术课程只是一门辅助课程,并不是像数学、语文、英语等是中考的主干学科,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系统性不强。升入中职院校后,即使一些专业与美术息息相关,或者说美术课作为某些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接受中职教育以前,是不具备美术专业知识系统学习的,或者说都是非专业的。学生本身学习习惯、方法、态度、基础等各方面因素的条件客观存在,对于毫无基础可言的非专业美术生向专业美术生转变既需要适应过程,也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方法,所以美术生活化教育对于非美术专业生来说更加具有直观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美术课程学习。
(二)美术教学改革的需要
传统的美术课程就是老师教,学生模仿画画,画的像不像,美术能力提升多少这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相关,而老师只负责完成教学任务即可。但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融入,学生学情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高职院校、民办高中的不断出现,加上高考扩招的形势,这对中职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本身招生已经出现了困难,如果在专业教学方面在没有危机意识,不有效开展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那对中职教育来说在招生方面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不仅是美术课程,中职教育中的专业课程中也都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使其能够在未来就业中得到用人单位满意,也未学生未来升学打下专业基础,这也是中职教育参与竞争的必经之路。
三、中职美术生活化教育的路径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创设生活化情境进而开展美术教学是美术教师导入课程的基础,只有让那些没有基础而害怕或讨厌上美术课和对美术课程没兴趣的学生首先放下心理包袱这是生活化美术课堂的初衷。因此,首先教师要设计好导入的内容,可以以视频、音频或者某一个生活化器物来导入课程,使没有美术功底和基础的学生放下心理包袱。比如山水画就可以引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春树秋霜图》的故事,学生对电影并不陌生,用这个案例导入就可以很快将学生的兴趣集中,进而教师可以由浅入深的讲解水墨画的理论知识、由浅入难的开展教学内容。其次,引入生活化情境后,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根据学生对课程的反应适当调整授课进度,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体现美术课程的乐趣。
(二)开展美术主题教育活动
生活化教育还可以以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师给学生设定某个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去构思图像,自行完成画画任务,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态度。利用生活化主题完成绘画作品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共同集思广益完成一幅绘画作品,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大家相互激发灵感,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减轻绘画的压力,更好的完成专业学习。
(三)要善于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中职生对于很多美术术语是不能够完全理解的,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善于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特别是在讲解美术理论知识时,要善于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其含义与内容,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导给予解决,同时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理论与技能水平帮助学生培养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和方法技巧,将生活化教学语言贯穿其中,善于利用生活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结论是:生活化美术教育是可以展开深入教改的重要内容,对于中职美术教师来说,由于学生的美术基础不同,对于如何对其展开生活化教育教学仍然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在生活化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与教学内容方面不断更新,同时要因材施教,注意學生的理解程度,注意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提升绘画水平、审美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武思梦.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7(4):70.
[2]迮卉卉.浅析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J].情感读本,2019(8):66.
[3]王灿.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书画欣赏[J].书画世界,2018(11).
[4]袁薇.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
作者简介:钱江微(1988—)女,辽宁省兴城市人,讲师,学士,辽宁省兴城市职业教育中心学前教育教师,从事学前教育班主任工作和美术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