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超 胡明文 白立伟 廖芳芳 苏丹 陈林
摘 要 对黔椒4号、黔椒8号、黔椒11号3个自育加工型辣椒新品种在贵州省进行不同海拔区域适应性试验,考察各品种的区域适应性、熟性、丰产性及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区域产量、生育期差异不大,抗性、抗逆性均表現良好,在全省各种生态区域均适合栽培,在海拔1 400~1 700 m优势表现尤为突出,可以作为推广品种在贵州省及其相似气候条件区域进行大范围推广。
关键词 辣椒;新品种;海拔;适应性
贵州省作为辣椒优势产区,是全国辣椒种植大省,经过多年发展,贵州省辣椒产量、加工和销售居全国首位。2019年,贵州省辣椒种植面积已超过33万公顷,年产值达200余亿元;贵州辣椒年交易额近100亿元;现有加工企业200余家,年产值120亿元。以“老干妈”为代表的辣椒加工企业230多家,对辣椒原材料的需求日趋迫切。小小辣椒成为贵州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1]。但是,贵州省辣椒产业仍然存在资源挖掘创新和优异种质利用不够,地方良种长期自留自种导致种性退化、产量低和抗病性差,适宜加工需求的优良杂交品种较少等技术瓶颈。贵州省农科院辣椒育种团队在收集大量资源的基础上,针对贵州辣椒生产基地及市场需求,开展了辣椒杂交育种及杂优利用研究,选育出加工型辣椒新品种黔椒4号、黔椒8号和黔椒11号,并已在省内辣椒生产基地推广使用,反映良好。新品种不仅保留了贵州辣椒香辣特色,符合贵州辣椒加工企业所需,适宜贵州辣椒生态环境要求,还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提高了种椒农户的经济效益,为贵州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国内外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均致力于新品种的选育和适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工作。农业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为了鉴定这些辣椒新品种的地区适应性、熟性、丰产性及抗病性,于2018—2019年在全省范围内选择海拔差异较大、具有代表性区域气候的地点进行适应性试验,以期为全省辣椒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海拔选择
为了研究黔椒系列不同海拔区域适应性,选择了3个有代表性的海拔进行试验研究。1)高海拔:安顺市普定县猴场乡,海拔1 400~1 700 m;2)中海拔:贵阳市花溪区贵州省辣椒研究所试验基地,海拔800~1 100 m;3)低海拔:石阡县聚凤乡,海拔400~600 m。
1.2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的信息如表1所示。
1.3 试验方法
在3种不同海拔试验点分别选择试验小区,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黄壤且地力中上等,前茬为生菜等速生蔬菜。如表2所示,采用漂浮育苗方式选择适时播期播种。定植前,各试验小区施入有机肥100 kg、复合肥4 kg作为底肥,采用高畦覆膜宽窄行定植,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株行距40 cm×60 cm,每小区种植60株。折合每667 m2 2 200株。并在整个生育期根据辣椒长势随水追施复合肥、尿素、氯化钾等。辣椒生长期间交替使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甲霜铜、克露和安克锰锌等药剂防治主要病虫害。定植后,进行统一常规管理,整个生育期观察记录相关植物学性状[2]。
1.4 统计方法
调查各参试品种的总产量、生育期及抗病性。栽培管理方法同常规。根据式1计算病情指数。
(1)
病类型划分标准:高抗(HR),0≤病情指数≤5;抗病(R),5<病情指数≤15;中抗(MR),15<病情指数≤30;感病(S),30<病情指数≤40;高感(HS),病情指数>40。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统计结果分析
如表3所示,为不同参试品种的产量统计。试验数据分析表明,黔椒系列辣椒新品种在3个不同海拔的产量差异很小,黔椒4号在最高海拔普定县产量表现最高,为2 284.3 kg/667 m2,比中海拔的贵阳市花溪区高40.3 kg、比低海拔的石阡县聚凤乡高35.5 kg;黔椒8号在中海拔贵阳市的产量表现最高,为2 346.7 kg/667 m2,比高海拔的普定县高22.1 kg,比低海拔石阡县聚凤县高20.2 kg;黔椒11号同样在低海拔石阡县产量表现最高,为1 345.6 kg/667 m2,比中海拔的贵阳市高3.6 kg、比高海拔的普定县高13.5 kg。黔椒系列新品种的商品性好,颜色为青果深绿色,老熟果深红色,果条粗细均匀,卖相好,比较受当地农户及人们的喜爱,可以作为推广品种大范围推广。
2.2 生物学统计和病害统计
如表4和表5所示,对3个品种的生育期和病害情况进行比较。同一品种生育期相差3~6 d,差异小,另外抗病性均表现为抗(R)或高抗(HR),抗逆性(抗旱、抗寒)表现良好,可得出黔椒系列在全省各种生态区域均适合栽培。
3 结论
黔椒系列辣椒品种在贵州省全省范围内均适合种植,该系列新品种的抗病抗性强、生育期适中、商品性好,比较受当地农户及人们的喜爱,可以作为推广品种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绍刚.贵州辣椒产业发展与品种需求分析[J].中国蔬菜,2011(21):18-19.
[2] 王彦飞,曹国璠.不同品种辣椒中和性状对比及抗病性研究[J].北方园艺,2010(18):31-33.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