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源自信仰 使命铸就担当

2020-08-19 13:00马兆亭
求知 2020年8期
关键词:蔡和森改组天津

马兆亭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1927年8月至1928年2月,在革命的危急关头,他到天津领导党在北方的革命工作,为党在北方和天津的工作作出重要贡献。他的这段革命经历充分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展現出共产党员的优秀政治品格,给当代共产党人以重要启示。

以信仰筑牢初心

蔡和森,字润寰,号泽膺,湖南省双峰县人。蔡和森自青年起开始主动探求革命真理,他从思想到实践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与途径,最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之基,矢志不渝地投身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革命实践中。

1918年,蔡和森同毛泽东等组织成立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革命活动。1920年初,蔡和森赴法国勤工俭学。留法期间,他大量阅读并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并很快坚定了以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挽救民族危机的信念。蔡和森在勤工俭学学生中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无政府主义作斗争,将一批革命青年引向崇尚马克思主义的方向。留法期间,蔡和森完成了从向往革命的进步青年到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转变。

蔡和森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建立中国共产党。他留法期间通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得出的结论和主张是:要救国救民,就必须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必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以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他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同志一起筹建中国共产党旅欧早期组织,是“法国支部的创始人”之一,他对国内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也推动了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921年12月,蔡和森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央工作,主要负责党的理论和宣传工作。他自觉将马列主义与革命实际相结合,分析研究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蔡和森是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的起草人之一,对党的纲领的制定作出重要贡献。党的二大决定创办党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由蔡和森筹备并任首任主编。在他的主持下,《向导》周报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鼓舞和动员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肩使命勇担重任

1927年4月党的五大上,蔡和森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中央宣传部部长,代理中央秘书长。同月,因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等惨遭奉系军阀杀害,北方地区党的领导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在北方和天津革命危急时刻,蔡和森到天津领导革命工作,着力解决顺直省委问题,推动党在北方工作。

1927年5月,为恢复北方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决定建立中共顺直省委,执行北方区委职权,省委机关设在天津。八七会议后,为进一步加强对北方工作领导,临时中央政治局决定设立中共中央北方局,负责“管理顺直、山东、满洲、山西及内蒙各党部”,蔡和森任北方局秘书长。

1927年9月2日,蔡和森向顺直省委传达中央成立北方局的决定。9月中旬,北方局召开常委会,传达中央关于改组顺直省委的指示。9月22日至23日,蔡和森等北方局领导在天津日租界松岛街神户里(今和平区哈密道四箴南里21号)主持召开顺直省委改组会议。确定北方工作总方针,即实行土地革命,打倒一切新旧军阀、地主豪绅经济和资产阶级,发动并组织农民战争,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会上,蔡和森作了题为“党的机会主义史”的长篇报告。这篇报告经整理后,在1928年7月《顺直通讯》第二期上全文发表。这篇重要的理论著作,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直讲到八七会议,全面总结了“五大”以来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批评了党内存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剖析了这一错误的实质及共产国际代表应负的责任,并提出了整顿全国党组织的主张。这是一部在当时有过重要影响的党史理论著作。

顺直省委此次改组后,蔡和森积极贯彻临时中央决定,把工作重心投入到组织暴动、开展武装斗争上来。根据蔡和森的意见,顺直省委决定以发展农会组织、加紧土地革命政纲宣传为主要工作,明确提出土地革命口号,准备发动玉田暴动。10月,由于敌强我弱,加之斗争策略上出现失误,玉田暴动失败。虽然暴动失败,但在严重白色恐怖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北方打响了英勇反击反动军阀当局的正义的枪声,在广大人民的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0月30日,蔡和森在天津召开北方局、顺直省委联席会议,讨论时局并确定新的工作方针。

11月,根据形势发展,中央决定撤销北方局,北方地区党的工作由顺直省委代管。12月4日,中央决定,蔡和森任中央驻北方巡视员,负责指导北方和顺直省委工作。当月,中央讨论通过了蔡和森起草的《北方工作决议案》,提出指导北方和顺直省委工作的具体方案。12月25日,中央致信蔡和森和顺直省委,指示对顺直省委实行一次自下而上的改组。

1928年1月27日,蔡和森以中央巡视员身份主持召开了顺直省委扩大会议,对顺直省委再次进行改组。会议强调反对机会主义,选举产生新的顺直省委。这次改组缓解了顺直省委党内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通过了组织问题、职工运动、农民运动、党内问题等决议案。会议明确了当时党在北方的任务不是立即组织大暴动,而主要是发展工农群众的日常斗争,同时强调要改组和继续发展党的各级组织,扩大党员队伍。这次会议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天津党组织得到较快恢复,全市党员由1927年革命低潮时的二三十人发展到三百多人,党在天津工作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根据中央的要求,1928年2月,蔡和森在主持了顺直省委参加中共“六大”代表的选举工作后,由天津调往上海工作。

以忠诚铸就品格

蔡和森是在北方外部环境危急严峻的背景下,到天津领导北方革命工作的。他领导顺直省委进行两次改组,对于落实中央方针、政策,整顿顺直省委,加强顺直党的工作和促进党在天津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受当时片面强调领导人的工人成分的影响,在顺直省委第二次改组时,工人出身的、曾担任天津总工会主席的王藻文(1929年5月叛变革命,经党中央批准,顺直省委将其处决)被选为省委书记。在担任顺直省委书记后不久,王藻文在政治思想、组织原则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他沉醉于当上了同“过去的省长和督军”一样的官,为了炫耀个人地位,拉拢同志,凭个人感情随意给工人党员发津贴,甚至用金钱收买同志及推动工作。王藻文严重的非无产阶级意识及其错误领导,给顺直省委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造成了混乱,对顺直省委的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1928年5月4日,此时蔡和森已不负责领导北方和顺直工作,在天津准备坐船赴莫斯科的蔡和森同刘少奇讨论顺直省委问题,他大力支持刘少奇指導北方和顺直省委工作,对于顺直省委问题提出中肯建议。5月15日,为稳妥处理顺直省委问题,他向中央常委会提出加强顺直省委领导暂时不改组省委的建议,得到中央肯定。1928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顺直问题,会议认为,蔡和森对顺直省委出现的问题负有责任。对于中央的批评,蔡和森表示完全接受。他在顾全大局主动承担责任的同时,仍然积极主动为党工作。

1929年1月,蔡和森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赴莫斯科工作。1931年回国,任中共中央代表兼南方局书记。6月在香港被捕,后被军阀陈济棠杀害,年仅36岁。

革命楷模垂范当代

蔡和森在天津短暂的革命经历折射出他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具有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的使命精神、无比忠诚的政治品格。正如毛泽东对他的评价:“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他是共产党员的楷模,值得当代共产党人铭记和学习。

坚定信仰,自觉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蔡和森自青年时期努力探求革命真理,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后,仍然孜孜以求地加强理论学习。他的革命经历说明,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会坚定,行动上才会坚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们向蔡和森先烈学习,要真正把理想信念镌刻于内心,保持永远奋斗的精神状态。要加强理论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真正做到信念坚定,初心不移。要筑牢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会弄通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

勇于担当,履职尽责发挥模范作用。蔡和森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党为国为民不惜牺牲生命,奉献个人全部,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奋斗出来的。时代在变化,党员承担使命任务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但党对党员勇担使命的政治要求是始终不变的。党员要强化党的意识、党性意识、党员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党员要增强宗旨意识,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为民服务;党员要自觉把党性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履职尽责和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上,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对党忠诚,坚守优秀政治品质。蔡和森模范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顾全大局、服从组织的优秀政治品格,其核心是对党忠诚。忠诚干净担当是新时代对党员干部的重要政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当前,对党忠诚,就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到对党忠诚无条件,体现在对党的信仰忠诚上,体现在对党的组织忠诚上,体现在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上,并要始于足下,坚定践行,贯彻始终。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地方党史研究处

责任编辑:朱 健

猜你喜欢
蔡和森改组天津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一封信发出“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先声
蔡和森:用生命践行立下的誓言
蔡和森:“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天津之眼》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原因探究
列宁晚年著作《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的党内监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列宁改组工农检查院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革命的“普罗米修斯”蔡和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