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奕斐 馒头姐
采访对象:
沈奕斐,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能量逗”创始人,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哥本哈根大学客座教授,出版《做对“懒”爸妈,养出省心娃》《谁在你家》《透过性别看世界》等。
专家观点:
做父母不容易,我们需要给父母更多的信心,这个信心不是建立在我是正确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我对孩子的了解超过其他任何人上。想要做到这一点,靠的不是学多少理论和方法,而是用心观察孩子,做真实的父母。
孩子眼中的父母有点儿虚伪
在做家庭教育研究这些年,我发现越来越多的父母,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轻父母意识到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他们会听很多课、看很多书、报很多班,不断地提升育儿能力。然而,付出和收获似乎并不太成正比,因为孩子并不买账,甚至觉得父母有点儿虚伪,常常心口不一。
假温和真生气。看见孩子写作业磨蹭,以前父母会很生气,要么放狠话:“赶紧写,不然就要打人了!”要么干脆上来就是一巴掌,这事就算解决了。现在呢,父母心里还是很生气,但因为学了新方法,于是强迫自己深呼吸,然后温和而坚定地对孩子说:“孩子,我们能不能加快点速度,妈妈在一旁提醒你。”
表面上看,这种做法的确比打骂孩子好多了,而实际上却是换汤不换药,因为父母的目的还是希望孩子能够按自己的要求去做,只是态度看起来好了一点儿而已。
有的温和而坚定只能持续十几分钟,越到后面怒气越大,到最后就崩溃了;有的则强压怒火,虽然语气上很温和,但眼里的愤怒一览无余;有的一次两次忍住没发脾气,但因为情绪被压抑,某一天突然就暴发了。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搞不懂父母的逻辑究竟是怎么样的。
假民主真专制。以前大多是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让孩子做什么就要做什么。现在接受了平等民主的观念,父母知道要尊重孩子,要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孩子以为,让自己选择就意味着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我们一起来看看父母是怎么让孩子做选择的。父母问孩子:“你是想吃苹果还是香蕉?”孩子说:“不,我想吃冰淇淋。”父母觉得,哦,是不是我给孩子的选择太少了,那就多增加几个选项呗。于是,父母又问孩子:“你是想吃苹果、香蕉、橘子,还是想吃梨、桃子、西瓜……”如果孩子从中选了一个,父母会很开明地接受。可如果孩子坚持说:“不,我就要吃冰淇淋。”父母就会立刻列出冰淇淋如何如何不好,水果怎么怎么有营养,直到孩子选了某一种水果为止。
父母的确给孩子选择了,而且还不止一个选项。可是,你有没有发现,这个选择是有很多条件限制的。第一,我给出的选择全部是我可以接受的同类项。第二,你只能在我给定的范围里选,否则,你就不能选了。所以,你看,这其实是个很虚伪的自由,因为真正的自由是有权利说“不”的。
不止一个孩子告诉我,当自己和父母意见一致时,听自己的;当自己跟父母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得听父母的。但事实上,当我们让孩子选择的时候,就要准备好孩子会说“不”。如果不能给孩子说“不”的权利,那就不要给他选择了,直接告诉他不行或者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好了。
假表扬真纠错。表扬和鼓励孩子当然没有问题,但有些父母却是为了表扬而表扬。孩子明明做得不怎么样,父母还要去表扬。如果孩子尚未有辨識力,还能听进去,可一旦发现别人都不这么认为的时候,打击可想而知。如果孩子有了独立判断能力,明知自己不好,父母还尬夸,就会觉得父母是在讽刺自己。
更糟糕的是,有些父母在表扬孩子的时候,特别喜欢加上一句“但是”。我们都知道,加了这么一个词之后,重点就在后面了。孩子会觉得,前面的表扬是有目的的,后面的说教才是重点,又怎么会相信父母是真的欣赏自己呢?
还有些父母,明明心里认定孩子做不到,可又很希望他可以做到,就想通过肯定、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从不行到行。很明显,这不是真的肯定,而是在强加给孩子自己的期待。孩子也不傻,会非常敏锐地察觉到父母的用意。孩子原本就对自己很没有信心了,父母又这么不相信他,他怎么能真的有所成长呢?
父母并非有意在虚假表达
看到这儿,很多父母可能会觉得很委屈:学了那么多道理,用了那么多方法,为什么做不好,还落个虚伪的名声?我并不是说父母在有意识地虚假表达,他们只是在理论学习和育儿实践上都出了一些问题。
从大的社会环境来看,市面上不少受欢迎的家庭教育理念来自西方,比如正面管教、PET父母效能法等,为我们的家庭教育带来新的思考,同时也出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
以正面管教为例,它强调要温和而坚定地处理问题,但仅仅是温和而坚定这一点就把很多父母折磨得不轻。我见过很多父母为自己不能够做到温和坚定而内疚、自责,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修养不够。果真如此吗?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搞清楚正面管教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我以前是做中美教育比较的,美国教育以鼓励为主,有些父母甚至不知道孩子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因为老师从来都只说好话。而孩子也习惯了接受鼓励,整天都感觉自己特别好特别棒。针对鼓励教育泛滥的问题,正面管教的理念被提了出来,告诉父母要去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要温和而坚定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反观我们国家,则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强调“一日三省吾身”,警惕骄傲自满,在这个前提下,再强调关注问题,父母会更倾向于纠错。我们的亲子关系中个人权利边界比较模糊,解决问题时往往就变成了父母控制孩子。而且,中国父母非常具有牺牲精神,为了孩子可以放弃工作、爱好,而大部分西方父母是不愿意这么做的。这就使得我们的付出感更强,情绪也会受到影响:我付出了那么多,孩子还是不如我的意,情绪的反弹和暴发可想而知。
此外,陪孩子写作业很有中国特色,西方大部分的家庭教育没有这个内容。温和而坚定地解决一个即时性问题容易,可陪孩子写作业却是漫长的、枯燥的、很难及时看到效果的大工程,迟迟得不到正回馈,父母很难真正做到温和而坚定。
所以,在实践西方的教育理念时,我们必须意识到不同文化背景的适用问题,尤其要保持我们的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做到中西合璧。
从个体实践来看,父母的确学了很多方法、技巧,但只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术”,却没有理解背后的“道”,导致学得越多问题越多。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明明是按照学来的话术应对孩子拖拉,明明是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共情孩子,可孩子还是拖拉还是哭,为什么?因为父母没有理解方法背后的道理,没有了解孩子的实际需求,本质还是在催孩子,或是想制止孩子哭。
只了解表面的道理。父母嘴上鼓励孩子要自信,可当孩子真的坚持己见,和父母意见不一致时,就要求孩子马上认错。父母认为的自信是孩子要和自己一致,而不是让孩子相信他自己。
过度迷信所谓的科学教养。一个妈妈加入了付费趴睡训练群,训练3个月大的孩子自主入睡。孩子大哭不止,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去看孩子,而是把监控视频发到群里。群友们让她不要干预,她就真的没管。结果,孩子被活活闷死了。趴着睡就是不舒服的啊,可是父母失去了本能的感觉,不再相信自己的感觉,也不去观察孩子,只是按照书本上所谓正确的方法去做,这是很糟糕的。
學得越多越没自信。很多父母的真实感受是:看着孩子,我恨不得如何如何,却又不能如何如何。我觉得批评下孩子会比较好,可专家说了得鼓励;我很生气,可老师讲了要温和而坚定……,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理论水土不服,道理一知半解,于是就变成了照葫芦画瓢,画出来的样子很像,但内在的核心却完全不同。科学育儿是建立在尊重孩子基础上的,但父母的行为却让我们看到,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父母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也没有看到孩子的独特性,更多的是想把孩子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写作业快,没有不良习惯,听父母的话……当孩子做不到的时候,父母就很生气,试图通过学到的技巧控制孩子,学到的东西也就变了样:有条件的民主平等,温和而坚定地纠错、讲道理,有目的地夸奖……
如果父母不改变自己的认知,就算学再多东西也没有用,因为心里还是想控制孩子,只不过是表面上开明了而已,在孩子眼里是言行不一的。
所以,我要强调的是,认知改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我们真正接受孩子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才能看到真实的孩子,做真实的父母。
多给父母一些自信心
那么,什么叫作真实呢?
上了一天班已经很累了,回家还要陪孩子写作业,可孩子不听话,一直在那儿磨蹭。这时候,父母真实的想法是我太生气了。做真实的父母,是不是就意味着只要我生气了,就可以暴发出来?如果真的生气,当然可以说出来。我从不认为父母生气有什么不对,因为父母也是人,有情绪是很正常的。但是,表达情绪时需要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损害公共物品。
前不久,我刚发了一个朋友圈,内容是和儿子签了一个关于他使用电子设备的协议。为什么签这个协议呢?儿子玩儿游戏,有时候一玩儿就很久,我很焦虑。于是,我很诚实地告诉了儿子我的焦虑。听我这么说,他也很诚实地告诉我,说我每次催促他,他也很烦躁。我们都非常坦诚地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了对方,然后花了一个小时探讨怎么做,最终达成了这份协议。
这就是真实。真实就是我们要诚实地去面对自己的诉求和情绪,然后把这些都告诉孩子,和他一起去讨论。其实,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听懂了。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父母发脾气,但也不是要父母永远戴着情绪平和的面具。我们要做的是,反思我们的情绪从何而来?学着不断地减少发脾气的可能。而减少发脾气靠的不是压抑,而是了解孩子,看到孩子真实的需求。
我发现,很多育儿理论会给家长一个概念,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可是,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育儿专家怎么知道你的孩子是什么状态,你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所以,我觉得需要给父母多一些自信心。这个自信心不是建立在我是正确的基础上的,而是经过观察,我比别人都更了解我的孩子。
怎么观察孩子呢?我分享给大家一个简单易操作的、不带评价的观察量表。包括以下这些内容:观察时间,观察地点,具体时间,孩子的行为,孩子的情绪和表情,孩子的言语,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或情绪的可能原因1,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或情绪的可能原因2,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或情绪的可能原因3,你推测孩子的需求,你的回应和行为,孩子对你回应的反应,情绪或时间的持续时间,情绪或事件的结果,你的思考。
记录下孩子的具体行为和情绪,并推测出至少3种可能的原因。这是为了防止父母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直接推导出自以为是的原因,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情况。
比如疫情过后摸底考试,孩子没考好,妈妈的第一反应是孩子肯定没好好学,下一步就要采取行动,批评指责或是温和而坚定地讲道理。可是,在推测第二种、第三种原因的时候,妈妈才意识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可能是疫情期间学习节奏被打乱了,也可能是这次考题有点难,整个班的成绩都有所下滑。跳出固有思维,突破认知困境,父母才能看到真正的问题所在,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父母要记录自己对孩子行为和情绪的本能反应,还要记录孩子的回应情况。如果同一现象反复出现,我们就有可能找到真正的原因。
比如一看到孩子磨蹭拖拉,父母就很生气,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则越催越慢。反复观察对比后会发现,并不是孩子真的慢,而是他的速度比父母想象的慢而已。父母认为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诱发自己情绪的也不是孩子真的怎么了,而是自身的恐惧,以为孩子慢了就跟不上,跟不上就考不好,考不好人生就无望了。意识到这一点,打破这种多米诺骨牌逻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说到底,真实的父母是相对于孩子的。只有和孩子互动,我们才能了解孩子。父母要了解的不是所有孩子的想法,也不是专家认为的孩子的想法,而是你的孩子的想法。父母要做的也不是完全照搬所谓的科学做法或是专家怎么说,而是在学习和消化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孩子的真实情况,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处理这些事情。
只有用心观察孩子,我们才能慢慢建立起做父母的信心。也只有具备了这份实打实的底气和信心,我们才能做一个真实又智慧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