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深入推进,邢台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邢台市先进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乏力,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推动作用不足。对此,必须围绕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以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良好融合发展。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赫芬达尔指数;邢台市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9-0120-02
邢台市地处冀中南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已颇具规模。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邢台市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冀中南物流枢纽城市区,实现经济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
一、模型选择及行业选择
(一)模型选择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结合数据可得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赫芬达尔指数(HHI)对邢台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进行测算。赫芬达尔指数是两业融合度测算指标中较好的一个,是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使用较多的指标。其测算公式为:
其中,X表示各个行业总固定资产投资额,Xi表示第i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HHI的数值范围为[0,1],众多学者将HHI值划分为0.2~0.36、0.36~0.52、0.52~0.68、0.68~0.84、0.84~1.0五个区间,分别对应产业融合度的高、中高、中、中低、底五个档次。
(二)行业选择
先进制造业是指不断吸收信息、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并将这些先进的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从而取得很好经济社会和市场效益的制造业总称。按国家统计局2016年出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方案要求,以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为基础,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结合邢台市产业发展实际情况,邢台市先进制造业本文选取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7个行业来研究。
现代服务业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按照现代服务业行业分类目录,结合邢台市实际情况,本文将现代服务业分为8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二、产业融合度测算
产业融合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从而导致产业边界的模糊化,逐步形成新的产业或新的增长点,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一)数据来源及测算结果
本文所选数据均来自2015—2018年《邢台市统计年鉴》和邢台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于2019年开展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未出《邢台市统计年鉴》,故尚无2018年的统计数据。
选择2014—2017年邢台市先进制造业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现代服务业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先进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指标,运用赫芬达尔指数(HHI),对邢台市先进制造业各行业之间融合度、现代服务业各行业之间融合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进行测算,结果(如上表所示)。
(二)先进制造业各行业之间融合度分析
2017年邢台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有1 303家,其中先进制造业企業有531家,占比重为40.75%;2017年邢台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总产值为2 063.45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企业总产值为726.59亿元,占比重仅为35.21%。由此可见,邢台市先进制造业企业总数不少,但实现的总产值却不高,表明邢台市先进制造业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
从上表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2014年、2015年邢台市先进制造业各行业之间的赫芬达尔指数HHI分别为0.1981、0.1976,接近于0.2,本文按0.2算。2014—2017年,邢台市先进制造业各行业之间的赫芬达尔指数HHI在0.2~0.23之间,指数趋于稳定,均属于高度融合。
(三)现代服务业各行业之间融合度分析
2018年,从三次产业占比看,邢台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2.3∶40.8∶46.9,从历年三产占比数据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呈现出“三二一”发展新格局。服务业(第三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强有力地支撑了邢台市经济。
从上表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2014—2017年,邢台市现代服务业各行业之间的赫芬达尔指数HHI在0.24~0.38之间,指数有轻微波动。融合度在2014—2016年有所下降,之后有所上升。2014年、2015年、2017年属于高度融合,2016年属于中高度融合。
(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分析
从上表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2014—2017年,邢台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各行业之间的赫芬达尔指数HHI在0.28~0.52之间,指数波动较大。2014—2017年融合度逐年提高,其中2014—2015年属于中高度融合,2016—2017年属于高度融合。
三、产业融合度综合评价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得,2014—2017年,邢台市先进制造业各行业之间属于高度融合,指数趋于稳定;邢台市现代服务业各行业之间属于中高度融合,指数有轻微波动;邢台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属于中高度融合,指数波动较大,且融合度呈上升趋势。
邢台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呈中高度融合,说明两业之间有一定的融合基础。为了促进两业融合,邢台市先后成立了四家技术研究院,分别是河北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河北省自行车产业技术研究院,使清河新能源汽车、临西轴承、沙河玻璃、平乡自行车这四个优势制造业集群向现代服务业中的设计、研发产业延伸,带动产业链优化升级。
通过历年的投资数据可知,邢台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赫芬达尔指数较小,是因为各行业的投资额基本均衡,变化幅度很小所致。一方面,邢台市先进制造业主要以生产加工为主,产业链较短,先进制造业链条上的技术研发、会计服务、金融保障、信息服务、人员培训等关键环节相对缺乏,因而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邢台市服务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比较高;而金融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缺乏核心服务能力,对先进制造业支撑作用薄弱。这说明,邢台市先进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乏力,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推动作用不足,两业融合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
四、产业融合对策建议
新常态下,邢台市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趋势。
第一,围绕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促进两业融合发展。围绕邢台市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延伸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六大产业链,将零部件加工配套向成套整机延伸,将通用设备向智能设备、精密装备延伸,由原料加工向终端产品延伸。以研发、创新和增值为重点,不断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设计、制造、销售和资源协同能力,不断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同时在产业集聚地配套招商研发设计、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快递服务、物流仓储、设备租赁等现代服务业企业,着力搭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大平台”,鼓励现代服務业集群化发展,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专业化系统化服务。如此,邢台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可形成产业共融、资源共享、市场共用的发展格局。
第二,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两业融合发展。随着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化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传统制造业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唯有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才能成功应对这一挑战。食品、纺织服装、建材、煤化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却也是邢台市的优势产业,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开展生产过程智能化改造,推广研发与制造、管理与生产、供应与销售、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应用,实现智能化管理与控制,提升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传统产业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促进邢台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第三,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促进两业融合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离不开人才保障。邢台市距离北京、天津较近,由于人才虹吸效应,从事研发、设计、营销、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高端人才,更愿意留在北京、天津,邢台出现高端人才“空洞”,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势在必行。一方面,加快本地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企业采用灵活自主的人才培养方式,培育工匠精神,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实施柔性人才引进政策,采用智力引进、业余兼职、人才派遣等多种途径引进急需人才。同时,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改善人才环境,提高人才待遇,真正实现招得到,留得住,以人力资本的提升,促进邢台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焦心舒,杨丽.兵团第六师团场一二三产业融合度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兵团改革与发展,2019,(4):50-54.
[2]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教授谈先进制造业[J].表面工程资讯,2013,(6):25.
[3] 张玲.三明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J].市场论坛,2014,(1):17-19.
收稿日期:2020-02-13
基金项目:邢台市社科发展研究调研课题“邢台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XTSKFZ20190025)
作者简介:孙丁娟(1979-),女,河北清河人,中级经济师,硕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