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中国新能源汽车

2020-08-19 06:50曲彦洁
汽车之友 2020年15期
关键词:把脉汽车产业电动汽车

曲彦洁

此次直播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标准部部长,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赵立金主讲,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共同主办。整场直播讲座分为三大部分“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态势”、“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态势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带动的产业链条长覆盖面广且影响力巨大。关注汽车行业的消费者也不难发现,但凡有一些新的热门的科技成果绝大多数都会跟汽车这个产品挂上点关系,逐渐汽车科技的发展也成为了未来科技发展的风向标,近些年CES 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的主角也逐渐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转向了汽车这个品类,各汽车品牌厂家争相在CES 上发布自己的最新汽车科技。可见,汽车已经从之前单纯的交通工具逐渐转变成了集出行、信息传递、生活社交、时尚娱乐等多方位融合的平台载体,现在人们的“在路上”不止有窗外的风景,还能通过网络互连世界。在产业层面汽车是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交汇的连接点。现在拥有一辆私家车并不难,汽车已经真真正正走入了平常百姓家,中国城镇化进程战略也因为加上了“车轮”正在加速推进。汽车产业制造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自2018 年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出现了“两连降”,不出意外今年会达成“三连降”。因此,“中国汽车产业开始衰退”的声音渐渐在行业中浮出水面。但是,专家们根据数据和市场规律分析的结果可以打消大家的顾虑,中国汽车产业在2018 年之后结束了多年的增长,将进入低增長、存量更新为主的深度调整新阶段。居民收入的增长带动出行需求的持续增长,二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将成为新的市场消费潜力,同时道路交通设施、新基建等国家规划的进一步完善,这些都将保证汽车产业的稳步发展。长期来看,我国汽车产业未来市场总体规模仍然可期。

近期中国汽车产业的新政策与新动向也印证了上面的结论。股比开放、合资企业数量解限、下调关税等行业管理的新政策促进了国际汽车企业加大在华的投资力度。与此同时,我国汽车产业在出口业务上也是逆势而上,含金量不断提高,2019年实现了102.4万辆出口。以中国汽车企业为“主角”的全球汽车格局变动也越发频繁,如吉利收购沃尔沃、宝腾、路特斯等国际品牌形成全球化布局的大型集团,北汽与戴姆勒交叉持股,上汽在泰国、印尼、印度三国进行海外建厂,宁德时代德国建厂供应海外市场等,这些都说明了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跨出国门全球布局。全球汽车产业也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大调整,行业内也逐渐从竞争更多走向了合作,同时还产生了不少跨界合作的案例,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新生态,如雷诺- 日产- 三菱、PSA-FCA、大众- 福特、一汽- 东风- 长安、江淮- 大众、丰田- 比亚迪以及华为、腾讯、阿里、百度、高通等科技企业也频繁与汽车企业合作。

最近这些合作绝大多数的主题都离不开两个内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高速增长面临较大挑战,但随着双积分等政策的施行也为新能源汽车后补贴时代提供了支撑,而面向未来的顶层设计正在全局谋划,这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最近也是发展战略、标准法规密集出台,鼓励支持政策也是接踵而来,但是自动驾驶落地速度还是慢于预期,车企们还是在找更加稳妥的推进策略。

为了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国家和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汽车低碳化发展也成为了所有汽车从业者的重要工作内容,其中电动化技术是重要的研发方向。

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全球汽车产业目前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革期,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将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汽车产业整体将呈现出产品形态重新定义、产业发展全面创新、制造体系重大升级、产业生态深度重塑的全新格局。

电动化是这些新方向中所有车企全部达成共识的发展必经之路,从目前各品牌发布的电动化时间规划以及密集推出的新能源车型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激烈竞争阶段。按照推算,全球将力争到203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达到50%,全球汽车产业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

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方案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以电力和氢气为代表的载体能源具有来源多样化、驱动高效率和运行零排放的技术特征,电力与氢气除了化石燃料的来源途径外,水电、风能、光伏、生物质均可以成为能源来源,整个能源链条更加低碳,真正符合了节能减排与清洁高效的汽车技术发展目的。而燃料电池汽车和电动汽车,各有其产品定位,应用市场可以形成互补,各自发展并不矛盾。

在产品体验上,目前在售的主流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超过300km已经可以基本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80万辆,这已经为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普及形成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大规模普及还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是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仍然有待提升,电动车自燃起火的新闻屡见不鲜,而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研发生产、在用监控、预警消防等方面全维度提高安全性能才能真正打消消费者的顾虑。其次是成本,新能源汽车由于自身零部件的特性,使其制造成本比传统内燃機汽车要高很多,企业单车利润随着产销规模边际效益进一步下降,企业的降本压力较大,这也会影响消费者在购车时的选择。再次是基础设施的配套,电动汽车的充电与传统汽车的加油有着执行模式和使用习惯上较大差别,尤其各自的独特性,虽然在建设速度上基础设施配套企业已经“开足马力”,目前看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纯电动汽车的充电可以基本满足需求,但是全国层面上看,基础设施的发展仍然赶不上新能源汽车用户的需求增长。最后是新能源汽车的环保问题,如何使电动汽车在全生命周期内得到减排效应最大化,应当从能源、材料、制造等环节与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协同发展考虑。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汽车”等概念我们已经耳熟能详,而未来,汽车、交通、城市将进行协同发展,5G通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落地应用也将促进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但是一切的发展前提都将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技术与环境融合将成为汽车以及相关技术的总体发展方向,其中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安全智能将成为技术路径。

大家从各种新闻报道中也能看到不少企业展示的对未来出行生活的畅想,汽车将不再是交通工具而是一种生活空间,其中承载的信息与技术将突破机械制造行业的范畴,包罗万象,成为世界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平台化已经是电动汽车生产制造的主流技术方向,降本、丰富产品线、缩短研发周期、减少零部件种类并进行大规模生产,使整个研发生产环节精益效果最大化。

对于汽车产品来说,数字化是行业达成共识的发展方向,软件定义汽车已经被主要汽车企业认可,与此同时在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全生命周期中数字化与数据化都将打通所有环节,为用户提供价值链增值服务。

对于汽车生态来说,开源化是一个大趋势,软件开源、专利免费、技术共享和平台开放,这些都可以强化自身技术路径和降低成本、打造生态,使新能源汽车行业形成共赢态势。

“节能减排”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变的方向,低能耗和车网融合是主要的技术手段,汽车电驱动一体化、整车热管理、高效空调、制动回收、轻量化等技术都会促进新能源汽车的低能耗,V2G技术将加快实现电动汽车与能源之间实现协调互动,车载能源与电网能源将实现统一管理调配,实现能源系统整体效率最大化。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产业人才。之前大众停止招收机械专业毕业生的消息震惊社会各界,我们应该更加全面地看待汽车行业人才的问题。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人才的结构势必要发生调整,但是不是“一刀切”,受到多维度因素影响,各类人才发展趋势有所不同,汽车变革推动汽车与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高度融合发展,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新要求,所以在汽车产业人才教育培养上也要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中国正在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道路上,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我们具备一定优势的领域,坚定信念,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把脉汽车产业电动汽车
基于无桥隔离SEPIC转换器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深入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社会把脉
“把脉”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关于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社会把脉
2020年北京私家电动汽车将基本“一车一桩”
北汽电动汽车登陆上海
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现状及产业政策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