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之前,她向党组织交了1万元的党费,并立下遗嘱:“生就站着生,要清醒,要自理,要工作;死就快些死,捐献器官,不做无价值的抢救,骨灰撒入大海。”身患癌症的同事和她约定:“谁先走,另一个人就去送。你要先走了,我来盖党旗。”
“生就站着生,要清醒,要自理,要工作;死就快些死,不做无价值的抢救,捐献器官,骨灰撒入大海。”这是一名患癌医生在自己被送上手术台之前说的话,她叫范力华。
老百姓心中的“白衣天使”
1956年,捷克政府赠送给中国一套可以耕种10万亩土地的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不久,国家用这套机械设备在河北省沧州市筹建了一个国营农场。为了纪念中捷两国人的友谊,周恩来总理亲自将它命名为“中捷友谊农场”。
1962年,作为沧州卫校12名优秀毕业生之一的范力华来到了中捷友谊农场医院。没想到,这一留便是30多年。
为了抢救患有肺心病的患者,她曾经口对口为满是鼻涕、黏液的病人进行人工呼吸。
有一次,一个新生儿因为脏物堵住了鼻腔,生命危在旦夕,范力华二话不说就把管子一头含在自己嘴里,另一头插入孩子的口腔,把脏东西全部吸出來。
有的病人患有偏瘫,排便不畅,她就跪在地上一点点用手抠。有时医院缺血,病人需要输血,范力华总是第一个站出来。
在中捷友谊农场医院,由范力华抢救成功的危重病人数以千计,她因此成为老百姓心中的“白衣天使”。
一段40年医患情
1979年,年仅12岁的刘拥军患上了败血症。
那时正是农场建设的关键时期,刘拥军的父亲刘维芳是农场四分场11队的书记,日夜奋战在农场上,母亲也因为忙于农场的工作无暇照顾他,导致他的败血症越来越严重,他全身长满了脓包,最后住进了中捷友谊农场医院。
即便住了院,刘拥军的父母也不能时时刻刻在身边照顾他。于是,一向把病人当家人的范力华,便主动担起了照顾刘拥军的责任。
一次因为下雨,生产队放了半天假,刘维芳便去医院看儿子。当他赶到病房时,正好看到范力华在给孩子换药。那时候刘拥军腿上的伤口有鹅蛋大小,每一块都需要仔细清洗,再上药。他看着素昧平生的范力华那么细心地照顾儿子,当场感动得落下泪来。
后来,因为刘拥军的腿不便于走路,范力华干脆搬到病房,和他同吃同住。
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败血症几乎是不治之症,但是在范力华的悉心照顾下,刘拥军的病情逐渐好转。
刘拥军在医院住了3年,范力华就照顾了他3年,40年过去了,当年的病弱少年已经成了鬓角斑白的中年人,而范力华已经步入老年。谈起那段往事,刘拥军依然心怀感激。
患癌依然坚守岗位,上手术台前交了1万元党费
1999年,57岁的范力华从中捷友谊农场医院退休,返聘到河北省黄骅市骨科医院。
她常说,医生的时间就是属于病人,只要她还能站着,她就要回到需要她的病人身边。
没想到,2017年,范力华不幸患上肺癌,这时她已经75岁了,但她还是坚持工作了一年。
直到2018年底,范力华癌症恶化,疼得再也站不住。医院为她请来了专家会诊,坚持让她做手术。
2019年1月12日,范力华被推上了手术台,身为医生的她知道这场手术有多凶险。
手术前,她怕自己再也醒不过来,于是委托侄女向党组织交了1万元的特殊党费,并立下遗嘱。
幸运的是,范力华的手术非常成功。手术后,她去看同样身患癌症的老同事刘洪波,两个人进行了这样一场关于生死的对话:
“我想把骨灰撒到大海。”
“盖上党旗吧!”
“我够格吗?”
“够格。咱俩说好了,谁先走,另一个人就去送。你要先走了,我来盖党旗。”刘洪波说。
这是一场震撼人心的对话,更是老一辈对初心的坚守。
手术完成后,有记者来采访范力华,她说:“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再为患者治病,因为工作就是我的命根子。”
从1963年1月获得第一个县级以上表彰至今,范力华已获得省部级表彰15次、地市级表彰28次,县级表彰43次。
范力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生这个职业,她无儿无女,病人就是她的家人,她从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医生的誓言。
她表示,自己已将生死看得很淡,希望百年以后丧事从简,不给国家和组织添麻烦。
(《沧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