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军 潘建明 吴波琦 涂丕程
摘 要:生态农业是衡阳“农业革命”的基础和前提,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得乡村田园风光成为衡阳“美丽乡村”的标志性景色之一。然而,作为一种新型农业业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还存在“四大难题”需要破解。为此,以“最美乡村”为导向,提出以“四轮驱动”生态兴农,打造衡阳“最美乡村”。
关键词:衡阳市;生态兴农;生态农业;最美乡村;四轮驱动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9-0032-02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培育并发展生态农业,“将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旨在打造基础设施完备、满足各类旅游爱好者需求的优质农村旅游基地。”[1]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保障[2]。四川、广东、重庆、浙江、湖北等地的实践也证明,休闲农业是促进旅游与三农融合的有效形式,是促进新型经济业态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当前衡阳生态兴农发展面临四大难题
生态兴农无疑为衡阳迎来了一片大好的发展前景。然而,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还有“四项难题”需要攻克。
1.农业劳动者生态意识淡薄,间接导致农业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目前衡阳市农民的思想水平等均较为落后,生态发展意识不够强烈,虽然不少农民了解一些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的常识,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地进行农业发展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但是并没有产生很好的效果,绝大多数的农民对于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认识依旧很薄弱,片面地认为只要能将农业产品的年产量提高了,农产品市场自然就活性十足。他们却忽略了农业发展中对生态环境以及市场需求下产品附加值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3]。
2.科技不普及,生态农业科技含量不足。发展生态农业的先决条件是高素质的家民工,农民群体常在家务农,从小接受的教育非常有限。且一些农村地区交通水平滞后,信息服务和传播路径有局限,会导致农业现代化发展呈现迟滞状态,地区间的农业发展始终停留在最初的传统方式[4]。同时,生态农业的经营者群体主要是农村的村干部及熟练掌握种田技巧的农民,尽管他们的生产经营素质高,并且一部分人还经过相关的培训以及实践,经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大多数生态农业经营者与现代生态农业管理所要求达到的层次还有一定距离。值得注意的是,农产品进一步加工和设备更新完善方面始终与其他发达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说,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对冷链技术的应用、食品包装的全机器操作化等方面还较落后,这与竞争日益剧烈的农产品市场与社会化大生产形成了鲜明的矛盾。
3.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保障措施不完善。生态农业的发展不单单只是农民问题,更多的应是企业与政府的问题,衡阳乡村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得到政府政策与资源投入的强有力支持。目前衡阳农村经济还较为落后,这就要求衡阳市政府能够对乡村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与财政的支持,其中包含有激励制度的支持、财政资金的扶持,特别是提供与生态农业发展相关信息等。但目前衡阳市生态农业发展政策保障机制尚待完善,因而也就不能对农村土地、水源甚至是人文历史景观进行有效的政策保护,使得全面建设生态农业受到一定的阻碍。
4.生态农业产业结构不完善。生态农业是一种具有复杂系统农业综合体,以单一生产方式为主的传统农业,对于劳动力与相关资源的需求量较大。而生态农业较于传统农业而言,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农业一二三产业直接的相互融合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农业经营者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收益双赢,这也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导向。但是目前衡阳地区农业的发展依旧处于一个孤立状态,农业无法对工业与服务业产生吸引力,工业与服务业不能给农业带来支持,并且与农业相关的工业与服务业发展落后。随着农村地区劳动力的流失,农业的发展急需依靠工业与服务产业的带动。
二、生态兴农打造衡阳“最美乡村”
1.发展计划立足长远,加快推进技术普及,增强民众的认同感。衡阳市政府要立足长远,出台有效保留乡村风貌的政策。为此,衡阳市政府应设立乡村发展委员会与乡村地区小工业委员会作为非农业管理机构。实践经验证明,短期资助项目或可制约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比如,当前衡阳市政府所推行的乡村振兴计划周期较短,大多都是一次性工程,并且覆盖面较为狭窄,一旦失去外部资源投入就难以维持,这样对当地的长远发展造成极不利的影响。因此,衡阳市政府应快制定可实施的乡村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案,重新审核目前的乡村发展计划是否注重其长远性和可持续性,可以在即将编制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单独将衡阳市乡村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到2050年,并且公布在网络上向公众征询意见[5]。
2.政策制定紧跟生态农业需求,推进制度创新,奠定制度供给基础。一是多管齐下实现乡村振兴。乡村和城市并非对立,而是互相依存。加强乡村地区建设、促进城镇和乡村生活条件平等是衡阳市政府“以最强执行力建设最美地级市”的核心任务之一。2019年起,衡阳市开始实施“以最强执行力建设最美地级市”,需协调各方力量共同促进衡阳乡村地区的协调发展。可借鉴2015年以来德国农业部所主导的“联邦乡村发展计划”,4年来“联邦乡村发展计划”已扶持各类项目1 000多个,包含模式和示范项目、示范区、竞赛、对话、研究支持与知识转化等五大类政策措施。其中,德国农业部极力打造示范区,在号称为“乡村振兴”的子计划中,德国农业部针对性较强的对13个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进行专门扶贫工作,这里所提到的“示范区”与我国的扶贫更为相似。二是完善创新农村资源保护制度,健全农村资源保護措施与政策,保护农村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一方面严格限制与审核相关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挖掘部分资源的其他隐含功能,如观景与娱乐功能,对其进行适度开发。在开发过程中除设立相关规定外,还应设立相关办事机构应对在资源保护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对资源进行更全面更有效的保护,从而使衡阳传统乡村风貌能在发展中保留下来,充分发展非农产业,并形成了对游客充满吸引力的特色小镇。比如衡阳县三湖镇(原渣江),是享誉盛名的著名女作家琼瑶的家乡,她用65部图书作品搭建了一个“琼瑶式的爱情天堂”,应着力将她的祖屋“兰芝堂”及其周边地区,以琼瑶故居、“琼瑶式的爱情”摄影地、由油菜花垒成的村庄、历史气息的城镇以及具有特色的房屋建筑和油菜花园吸引万千游客,打造成“衡阳最美爱情”田园风光地带。
3.完善扶持政策,注重自然人文保护。生态农业作为新兴事物,必然需要政府多方的引导和扶持。公众媒体平台的推广也是能够扭转农民对生态农业认知的主要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是生态农业传播发展的重要途径。衡阳市生态农业本身发展起步比较晚,因此施行过程中势必面临很多困境。在土地政策方面,加强土地分类体系建设,明确划分不同农业用地具体属性,完善开发限制制度与补偿制度,从而有效地避免乡村的自然、人文及历史景观遭受人为破坏,并从可持续性的角度对乡村土地制定相应的利用和保护政策。在财政扶持政策中,加强完善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将生态农业划归到政策补偿的覆盖范围内,能够发展适应环境的生态农业并且能够实现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的部门或群体,政府就可以适当地给予财政补贴来进行鼓励扶持。
4.推进战略的制订转向“自下而上”,健全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无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还是乡村振兴战略,这些乡村发展战略的制订都是“自上而下”,并未能充分反映地方需求,不利于农村社区的发展。对此,衡阳市应推进战略的制订转向“自下而上”,注重地方的需求,强调社区建设。面对当前主流的乡村政策朝着综合性乡村发展方面转变,衡阳市政府应存进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并强调其与乡村地区经济、环境及社会之间的联系性。衡阳乡村政策的核心应当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由此看来,能够充分发挥物流配送和冷链技术,对于未来农业发展现代化来说势在必行。除此之外,进一步加深市场信息透明,建立健全信息化服务水平能够解决信息不對称和失真问题,能够让农民进一步了解农业现代化进程,自愿主动地加入我国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陈智广,姜明.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分析[J].山西农经,2017,(7):7-9.
[2] 王润荻.鞍山市生态农业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分析[J].农家参谋,2018,(9):25.
[3] 左丽爽.长春市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2.
[4] 陈泽斌,王小平.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5):210-212.
[5] 聚焦乡村振兴“英国最美村落”[N].参考消息,2019-03-29.
收稿日期:2019-12-28
基金项目: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全域旅游视角下衡阳市旅游产业提质转型研究”(S201911528032)
作者简介:赵晓军(1977-),男,湖南衡阳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区域经济与旅游管理研究;潘建明(1979-),男,湖南宁乡人,助理研究员,从事区域经济与创业规划研究;吴波琦(2000-),男,湖南永州人,学生,从事区域经济研究;涂丕程(1998-),男,湖南常德人,学生,从事区域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