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杰克 赵福江
摘要伴随文化娱乐市场和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当代青少年追星的方式发生根本变化,在商业资本运作下衍生出“饭圈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造成一定消极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中的心理需求未得到有效引导、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智轻德倾向、因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导致的亲子关系紧张,以及社会环境对娱乐文化过分宣传和渲染等因素都可能促成或加剧这种影响。让青少年远离“饭圈文化”的消极影响,需要社会各部门加强研究、积极配合、协同努力,学校教育尤其要发挥主阵地作用,在有效引导并满足青少年的正常心理需求、全面加强价值观教育、科学指导家庭教育方面精准发力。
关键词“饭圈文化”;青少年亚文化;价值观教育;偶像教育;追星族;云追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0)07-0028-04
对于每一代青少年来说,“追星”都是个永恒的话题。然而,随着文娱市场和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当代青少年接触和喜爱偶像明星的方式已经发生根本转变。从本世纪初为崇拜仰慕的明星购票、买专辑、看现场演唱会的“远距离追星”,演变成在互联网上(主要指“两微一抖”<微信、微博、抖音>和“豆瓣”)为偶像明星“控评”“做数据”“买流量”的“云追星”。在商业资本参与其中后,又衍生出所谓的“饭圈文化”。近段时间,因“饭圈文化”引发的几起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青少年又在“饭圈”中占有较高比例,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探讨“饭圈文化”演变的历程和特征,分析其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促成因素,并提出有关建议,以期能对改善现状有所帮助。
1. “饭圈”是传统追星行为的迭代
说到“饭圈”,首先要提到“粉丝”。对于“粉丝”这个概念我们并不陌生,它代指崇拜某明星、艺人或事物的人,“饭圈”则特指粉丝在追星过程中自发组织而成的利益团体,是传统追星行为的迭代。有别于一般的粉丝或粉丝团,“饭圈”除了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持续的交流交往状态、相似的群体意识、较为明晰的规范、一定的分工协作和较强的行动能力外,还有以下三个典型特征。
一是认同专一性强。一般来讲,“饭圈”专一性较强,会形成一套“饭圈专用术语”,且不接受圈内存在喜欢其他明星的粉丝。同时“饭圈”也有排他性,会对有竞争、有负面消息的明星有抵制行为。
二是组织纪律性强。“饭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会逐渐组织化、规则化、程序化、纪律化,且内部会形成严格的等级分工制度。粉丝在领头人(或领头机构)领导下有组织地为偶像提高影响力和曝光度。当遇到有挑战与攻击其偶像的言论时,“饭圈”成员就会有组织地攻击异己或通过“控评”等手段将负面言论“湮没”。
三是商业运作性强。与粉丝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购买专辑、演唱会门票不同的是,“饭圈”因其组织严密、人员众多等特点,一些行为和活动呈现出典型的商业性,如它们会有组织地为偶像明星进行“冲销量”“集资”“解锁应援”等营销活动,开销依个人经济实力不同而不同,一般在百元左右,有的多则万元。“饭圈”注重为明星“做数据”以提高曝光度和知名度,商业资本和经纪公司也会因利益驱使参与“饭圈”运作,使明星的高曝光度转化为高利益、高收益。
2. “饭圈文化”是一种青少年亚文化
“饭圈文化”是“粉丝文化”的變体,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有别于“粉丝群”圈层特点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属于青少年亚文化,它在“流量明星”粉丝群体中尤为常见。与传统追星文化有很大不同,“饭圈文化”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一是狂热的情感崇拜。“饭圈”可看作是基于共同情感、共同目标和共同价值追求而产生的一种情感群体。“饭圈”作为以情感为联系纽带的群体,以对偶像明星的情感为动力机制,“饭圈”成员对偶像的“宗教式崇拜”,使其愿意为偶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当偶像形象受损时,“饭圈”成员也会采取种种措施维护偶像形象,以表示自身对于偶像的喜爱。[1]
二是狂热的行动组织。“饭圈”行动一般围绕偶像明星展开,“一切为了偶像”是其唯一目标,“饭圈”成员的主体性与影响力也日益显现。“饭圈”是长期的、稳定的、具有完备组织的群体,会通过“集资应援”“控评”“反黑”等各种有组织、大规模的集中应援活动展现其强大行动力和号召力,在狂热中体现着组织性。[2]
三是狂热的心理满足。“饭圈”中为追逐偶像进行的各种行为可以实现打破规则的乐趣、感情的宣泄、逃避消极处境的舒适感以及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愉悦感。[3]粉丝可以为偶像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进行控评、打榜,也会为偶像与其他“饭圈”或群体对战,在此过程中获得心理的满足与情感的宣泄。
《2016年中国粉丝追星及生活方式白皮书》显示,娱乐明星粉丝群体中,0~15岁占8.0%,16~20岁占28.8%,青少年占比超过36.0%;其中所谓的“死忠与狂热粉”占比超过三成。[4]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富于理想又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时期,模仿偶像、崇拜偶像是他们成长发展中的正常经历,理性正当的偶像崇拜甚至会对他们的人生发展产生引领和激励作用。然而,由于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并未稳固形成,受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果不能加以有效引导,就可能会促成或加剧“饭圈文化”对他们的消极影响,使青少年不仅会出现价值观上的狭隘扭曲,甚至会出现网络欺凌、恶意举报、贷款追星、荒废学业等不当乃至极端行为。总体来看,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可能促成并加剧“饭圈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1. 青少年自身成长发育中的特定心理需求未得到真正关注
青少年由于性发育、身体外形变化以及智力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会萌发出对自身、事物、人生和社会的许多好奇、热情与向往。但由于身心尚不成熟,他们在突然面对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时,会出现心理负荷能力与心理承受力之间的不协调。[5]偶像崇拜就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缓解内心矛盾和心理冲突的一种外部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情绪波动大、与父母师长关系疏远、自我意识与社会现实易冲突等。当青少年被偶像明星的某一特质所打动和吸引时,其本身的异化感、孤独感会转化为对偶像明星产生归属感和爱的强烈的内心需求。[6]
2. 学校教育未对学生进行必要而正确的启蒙和引导
经过几轮教育教学改革,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的局面有所改变,但多年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思维仍使得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对社会流行文化反应慢,对学生心理发育和价值观变化研究严重不足,对于偶像教育、正确偶像观的树立等更是缺乏必要而正确的启蒙和引导。此外,随着80后、90后教师的加入,一些青年教师自身就是在“饭圈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也不可避免地将其中的某些因素带入班级和课堂,甚至让学生在校内为明星做宣传,这些不当行为极易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因此需要高度警惕。
3. 家庭教育中忽视孩子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培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理应在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受应试教育、自身能力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抓孩子学习、过分重视分数、忽视孩子精神生活和价值观培养的现象在家庭教育中较为普遍。家庭教育出现了盲目性、功利性、片面性和自私性倾向,家庭关系、亲子关系进一步恶化,使得孩子会出现逆反、孤僻等消极情绪。[7]这些都可能成为加速孩子向“饭圈文化”靠拢的诱因。
4. 社会环境对娱乐文化过分宣传和渲染
青少年受到“饭圈文化”的影响也与当前整個社会的文化氛围有着密切关联。当前,随着娱乐文化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社会多元文化在拓展青少年视野、充实其娱乐生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他们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随着娱乐文化不断丰富,娱乐行业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在逐渐扩大,无论是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是微博、抖音、豆瓣等新兴互联网媒体,对于偶像明星的过分渲染使得娱乐文化根植在青少年心中。另一方面,青少年社会阅历较少,其价值观尚不稳定也不持久,且其主观判断能力尚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文化中不良意识形态的侵染。[8]“饭圈”争论引战喋喋不休,种种不良行为都会影响青少年群体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任何时代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必然会有对一些名人偶像的羡慕和模仿、对一些行为的尝试和体验、对一些事物的憧憬和想象等心理和行为,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当代青少年喜欢偶像明星、参与“饭圈”活动也是当代社会的客观现象,我们不必惊慌失措也不能置若罔闻,社会的责任在于要为他们提供良善的样板,学校的任务在于要为他们讲明人生的道理。为此,本研究就“饭圈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提出如下建议。
1. 丰富学校教育内容及载体,更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
学校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具有当然责任和天然优势,为此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发力。
其一,学校要组织力量,尽快开展对社会新文化样态的研究,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一些流量明星、流行文化等,不盲目追捧,也不简单拒绝,要研究其中的真伪优劣,客观理性、有的放矢地去引领学生。
其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专题教育等形式,采用对话、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偶像观。如可以邀请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知名人士(抗疫英雄、学者专家等)到校演讲、开展座谈活动,增强正向文化对学生的辐射和吸引力;也可以通过主题班团队会、辩论赛、演讲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追星”“饭圈文化”“商业运作”“舆论制造”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满足青少年的好奇与探索心理,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三,加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专业能力培养,使其能够在坚持正确方向、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聚焦教育热点开展工作创新。同时,针对当前某些青年教师深受“饭圈文化”影响的问题,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以免将这种不良影响带给学生。
2. 正视学生身心发育特点,有效引导并满足其正常心理需求
学校要围绕心理健康教育、亚文化流行分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一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已有心理健康课程的基础上,通过专题讲座、心理活动课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理性对待自身优势和不足,帮助其探寻如何从自身条件出发获得更好发展。二是关注学生群体中的亚文化发展,可通过年级组调研、学生访谈、组织座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群体中的亚文化,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时也应考虑学生群体亚文化特征,让校园文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与学生亚文化交流融通,以此引导学生亚文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3. 科学指导家庭教育,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人生根基
家庭教育和亲子氛围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任何社会团体都无可比拟的。为此,学校在强化自身教育的同时,也要提供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营造舒适宽松的家庭氛围,坚持平等尊重的相处原则,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对话;面对孩子的追星行为,要学会尊重并引导他们采取理性正确的方式,注重挖掘偶像身上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将追星行为转化为促进自身成长的动力。同时要引导家长提高自身素养,为孩子做出榜样,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偶像。
4. 多部门协同努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氛围
我们需要相关研究机构加强对流行文化与青少年关系的研究。如要加强对一些偶像个体的研究,不能一味贬低或打压某些偶像的闪光点和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要研究这些偶像的哪些特质吸引青少年,从而学会基于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接受特点来进行交流与引导。
我们需要宣传部门改变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宣传部门需要多树立各类公众人物的美好形象,广泛宣传社会各行业的时代楷模、最美人物等事迹,发掘他们身上容易为青少年所接受的“明星”特质。比如既要宣传袁隆平的科学家精神,也关注他轻松幽默智慧可爱的生活态度,拉近“梗王”袁隆平而不仅仅是科学家袁隆平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我们需要娱乐产业及相关管理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如文旅部门、广电部门以及影视行业协会等需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娱乐市场良性健康发展等,引领明星偶像多呈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2][3] 王佳运.粉丝群体极端化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9.
[4] 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粉丝追星及生活方式白皮书[EB/ OL].(2016-04-17)[2020-04-21].http://report.iresearch.cn/ report/201604/2576.shtml.
[5][6] 孙天威,杨志刚.对青少年追星现象的心理学分析及教育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2,(18):21-23.
[7] 陈跃红.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与教育引导—对当代青少年崇拜“歌星”和“科星”的比较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7.
[8] 王淑清,叶松庆.当代青少年盲目追星群体的价值观现状与引导[J].黄山学院学报,2016,(2):135-140.
(编辑 王淑清)
注释:
①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以班主任工作为核心的中小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CIDB194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