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自杀”130年

2020-08-18 09:35卡莫
看世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自杀阿尔勒疗养院

卡莫

梵高自画像,绘于1889年

7月29日,梵高逝世130年。

说到梵高,不难想到他的几幅著名画作—《星月夜》《向日葵》《夜间的露天咖啡座》,以及他疯狂地割下自己的左耳,并将之送给了当地妓院中的年轻女仆。梵高告诉她:“好好保护这个东西。”喔,当然还有他最后疯狂到了极致—举枪自尽。

梵高37岁早逝时,已经历过不被祝福的爱情、以决裂告终的友谊、失去至亲的悲痛。他的画作多产却滞销,既不起眼又生活窘迫。他是个画家,潦倒而不屈,10年间留下了2100幅左右的画作。

130年后的今日,梵高的画作已被公认是艺术史上的不朽之作,他是印象派的代名词、表现主义的先驱,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艺术风格。有许多人造访偏远的小镇,只为了亲眼见见他曾挥洒过画笔的地方:阿尔勒、圣雷米和奥维尔—梵高生命最后两年所在之地。

破茧之前

早期的梵高,崇尚的是米勒的写实主义,与现在世人印象中的“梵高风”大相径庭。他到巴黎之前,曾在荷兰的纽恩南待过两年,并以农人、劳动者、妇女为题材作画,关切着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景况。

其实,早在梵高担任矿区传教士时,便对生活困苦者怀有强烈的悲悯:他放弃了自己舒适的住所,让给街头的无家者,自己则睡在稻草上;当矿坑发生意外时,他将自己的衣服撕成了绷带,帮人们止血。

在27岁正式开始作画时,他的关切自然也落到了这群人身上。梵高这一时期最有名的画作是《吃土豆的人》,他用黯淡的色调呈现农人的朴实与他们平淡的晚餐,农人的颜色就像是土豆一般—农人就是他们所种植、挖出和吃下的土豆,勤恳地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当时的欧洲艺术讲究“逼真”,也因此梵高的画作并不受欢迎,但梵高坚持在自己的画中放入情感和观察,而不是要求“精确”。

离开纽恩南之后,梵高在安特卫普短暂停留。他在那里遇见了日本的“浮世绘”,开始深深为日本艺术所吸引,并在后来的日子里收藏了大量的浮世绘作品。有趣的是,浮世绘在当时的日本已经没落,甚至沦为瓷器商品的“包装纸”,但是在世界的另一头,却意外地与梵高的艺术精神接合。

后来梵高到了巴黎,大量地与印象派画家接触,他开始将印象派和日本艺术糅合。其画风因此经历了剧烈的转变,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破茧而出。

《夜间的露天咖啡座》

黄色小屋外的“梵高咖啡馆”,也就是《夜间的露天咖啡座》的场景

那简单线条勾勒出的涌动麦浪,是被夜空袭来的无助仓皇,还是对于尘世的奋力抵抗?

梵高坚持自我、突破了当时美学的框架,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却始终没能获得人们的肯定—2000多幅画中,只有一幅《红色葡萄园》得人青睐被买下(有一说是他弟弟提奥托人买下的)。

黄色小屋与割耳事件

1888年2月,梵高在巴黎未满两年,已经画下200多幅与巴黎相关的作品,他也因此厌倦了在巴黎的生活,决定搬到普罗旺斯的小镇阿尔勒。

今日人们造访阿尔勒,绝对不会错过黄色外墙的“梵高咖啡馆”,也就是《夜间的露天咖啡座》的场景。熙攘之中,画作中的清静咖啡馆不再,已填满了拍照打卡的人群。其实,在梵高画下这幅画的时候,咖啡馆的外墙并不是黄色的,只是因为有灯光映照,才在画中呈现黄色。但在重建时,外墙为了符合梵高的画而被漆成了黄色。

同年10月,梵高的好友保罗·高更在提奥的鼓励下,前来与梵高同住。梵高为此租下了著名的“黄色小屋”,他希望他的住所成为“艺术家的乐园”,能与他所喜爱的画家们交流。如今的黄色小屋已不是当年的样子,因为原屋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被炸毁,重建后没有漆上黄色,所以已经难以辨识。

阿尔勒位于南法,是阳光和生命力聚集的所在,梵高也在这里留下了一系列《向日葵》創作,以及《罗纳河上的星夜》《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等知名作品。这期间梵高以大量的黄色作画,或许源自于他对向日葵的热爱,也或许是映照出了他的心境、他彼时对于创作与生命的热情。

然而,阿尔勒也是“割耳事件”发生的地方。一个转折,使他的生命又暗沉了下来。那是1888年的12月13日,梵高割下自己的左耳。

梵高割下自己耳朵的原因众说纷纭,一般相信是因为他和高更起了争执;也有人说,是梵高为了制止自己不绝的幻听。当时梵高身无分文,长期以来都依赖提奥的资助度日,而他割耳那天正好收到提奥的信,告知他即将结婚,未来可能难以如过去一样照料他。所以也有人主张,梵高此举与提奥的来信不无关系。

圣雷米疗养院

“割耳事件”发生后,梵高受到当地居民的抗议和排斥,最终不得已搬离了“黄色小屋”,在1889年5月搬离阿尔勒,自愿住进圣雷米的精神疗养院。

“住进疗养院”听上去是落入深渊,但神奇的是,梵高在此却似乎找到了安放自己的方式。他在信里告诉提奥,生活环境的改变对他有好处,在看到这里的疯子和精神病人后,他不再莫名恐惧,也逐渐把疯狂当成和其他疾病一样的病。

梵高在疗养院内住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即便精神状态起伏不定、时好时坏,他也不懈地作画,甚至可以说他在绘画上的成就,在疗养院里达到了新的巅峰。此时的作品包含著名的《星月夜》和《鸢尾花》。

梵高之死已经成为艺术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就如同他为何割下自己的左耳一样。

《梵高在阿尔勒的房间仍保留了当时的样貌。卧室》第一版

现在的圣雷米是一个相对默默无名的地方,甚至有些法国的旅游书未必会提到这里。若有人知道圣雷米,多半也是因为梵高。如今的疗养院早已不再运营,也没有任何精神病患,只作为一个景点供旅人参访。

疗养院看上去老旧、简单,中庭有个小花园,长廊下常有人在写生。若对照梵高的画作,会发现疗养院附近的橄榄树园依旧、麦浪如故。

梵高于1890年5月离开疗养院,在好友加歇医生的建议下,搬到了奥维尔小镇,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然而,没有人想到,梵高移居奥维尔小镇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便离世了。

奥维尔小镇

从巴黎搭乘火车往西北方向,约莫半小时的时间,就能抵达奥维尔小镇。这里的街景不知是刻意或偶然地停留在19世纪—停留在130年前,梵高结束他一生炽热与执着的那个地方。

梵高在这里只待了70多天,却创作了超过80幅油画。走在奥维尔小镇的街道上,时常能看到梵高画作的解说牌,包括《奥维尔市政厅》《奥维尔教堂》《奥维尔的阶梯》,而加谢医生家前也放上了《加歇医生像》。

“哈雾旅店(Auberge Ravoux)”是梵高最后居住和死去的地方,如今也成为一个景点,甚至被称为“梵高之家”。据说梵高在阁楼的房里死后,屋主便没有再租给别人,于是梵高的房间仍保留了当时的样貌。

《麦田上的鸦群》

为梵高而来的旅人,绝对不会错过梵高所在的墓园。他如今与挚爱的弟弟提奥葬在一起。梵高在1890年7月29日离开人世,提奥对此悲痛欲绝,身體状况一落千丈。梵高死后6个月,提奥也跟着离去。

在梵高和提奥墓碑的不远处,有一片麦田,那里便是梵高画下《麦田上的鸦群》的地方。当然,麦田边也放上了《麦田上的鸦群》的解说牌,让旅客们驻足、凝视,进入梵高的精神世界。看着眼前旷阔的麦田,我不禁开始琢磨起梵高的死亡—那简单线条勾勒出的涌动麦浪,是被夜空袭来的无助仓皇,还是对于尘世的奋力抵抗?

梵高之死

梵高究竟是怎么死的?最主流的说法认为,梵高在麦田中对自己开枪,再自己拖着身躯回到他下榻的旅店中,等待呼召,并于两天后死去,就如同《麦田上的鸦群》所揭示的:抑郁、狂乱,以及将至的死亡。

然而,在梵高写给弟弟的书信以及他的画作中,我感受到他对田林草花、对艺术、对生命的热爱。难道如此执着而不被世间框架束缚的人,最终仍未挡下心中的那处幽暗吗?

近年来有另一种说法,反驳了“自杀说”:梵高是被两名调皮的青少年误杀。梵高经常被那两名青少年欺负,却为了保护他们,而选择说自己是自杀的。这种说法提出了诸多论据—从梵高的枪伤位置诡异、伤口附近没有火药痕迹、他自称自杀的地点与旅店的距离太远等—为梵高的死因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梵高之死已经成为艺术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就如同他为何割下自己的左耳一样,世人将为此再争论数百年。然而,我想不论世人相信什么,或未来将如何被定论,都无关乎梵高一生的价值。

只要环视过他的生命,即便看不懂他的画,仍能感受到他可爱的灵魂,并为他的执着而感动。他早已不再是个传教士,但他的生命却始终带有某种宗教性格—他是他自己的信仰者。

编辑邮箱 jw@nfcmag.com

猜你喜欢
自杀阿尔勒疗养院
康复护理针对疗养院中老年人的应用及体会
凡·高与一座城市的忏悔
致歉凡.高 :一个城市的忏悔
加拿大一疗养院31名老人被饿死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自杀”的教授
法兰西的“向日葵”
阿根廷检察官“自杀”牵涉四国
《福尔摩斯》
全国可治病温泉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