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丰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满文部,北京 100031 )
几十年前,笔者查阅收集清初中国和琉球交往关系史料时,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满文档案中发现一份汤若望进呈的满文题本,其内容反映赴琉球册封使的随行天文官生活待遇低下,请求给予改善的情况。此后,曾将该份题本译成汉文后引用到拙著《清初册封琉球国王尚质始末》一文内发表。事过十余年之后,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韩琦先生的帮助下,又收集到此题本的汉文文本。为进一步探明汤若望这份题本的文本和内容,特撰此文,以共同好。
题本是清朝一定级别官员向皇帝请示汇报问题的文书之一。在康熙年间推行奏折制度之前,题本是清代最主要的上行文书,皇帝通过题本了解国情和处理国政。即使推行奏折制度之后,题本在处理国家政务方面的作用仍为重要。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朝推行公文制度改革,删繁就简,废除题本,通用奏折。汤若望满文题本(1)《内阁礼科史书》,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一月初三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号:03-47。,共5页,每页10行,共计46行。现将其以拉丁字母转写,并汉文对译如下:
从档案文本角度来看,汤若望满文题本不是原件,是当时公文流转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抄本,是从顺治朝内阁礼科史书中抄录保存的。清代题本分为“通本”和“部本”,地方官员呈进者称“通本”,中央国家机关官员呈进者称“部本”。其中“部本”用满汉文合璧的形式书写,以体现清朝统治者的特殊身份,而“通本”则不同,既有单一满文的,也有单一汉文的,一般各地驻防将军、大臣用满文缮写题本。按清代公文处理制度规定,题本送到内阁后,由票签处替皇帝起草作为批示的谕旨,称之为“票拟”,经内阁大学士审定,抄录在规定的纸条上,称之为“票签”,随题本一并进呈御览。俟皇帝阅无异议,交送内阁批本处,依照所拟票签用红笔批写在题本封面上,谓之“批红”。经批红后的题本,称之为“红本”,由六科负责逐日派人到内阁领取红本,逐件抄录,视其内容,分别发送有关部门处理。凡抄发主管部门者,称之为“正抄”,抄发相关衙门者,称之为“外抄”。题本原件要存入紫禁城内的内阁红本库。另外,六科派人到内阁抄录题本时,还逐件摘抄一份,先按吏、户、礼、兵、刑、工等六科分类后,再按时间顺序编排装订成册,送交内阁保存,以备修史之用,称之为“史书”。
题本虽然保存于紫禁城内的内阁红本库,但也未能够完全保存下来,因诸多原因遭受严重损失。除了由于数量巨大,保存条件有限,在清代就曾因霉烂、虫蛀、火灾而遭遇损失以外,还因库房存放空间紧张,为腾空存放新近形成的档案,发生过挑选年代久远并霉烂残破题本集中销毁的事情。如,民国初年,发生闻名中外的“八千麻袋”事件。内阁大库档案遭到严重损失,其中就有大量的题本。经查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题本,目前尚未发现汤若望的题本原件,极有可能已经损失。
1592年,汤若望生于德国科隆城,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贝尔(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明朝末年来华传教,清朝初年任钦天监监正等官职,撰有《进呈书像》《主教缘起》《真福训诠》《远镜说》《崇祯历书》《火攻挈要》《坤舆格致》《历法西传》《新法表异》等著作。
在此引用的汤若望题本汉文文本,是从簿树人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所辑“汤若望奏疏”内查到的。[1]“汤若望奏疏”以双栏排版影印,从书影上,原书应该是清刻本,四周单边,6行,版口有书名、单鱼尾和页码。现将其全文抄录如下:
敕赐通微教师、加通政使司通政使·用二品顶带·又加一级·掌钦天监印务·臣汤若望谨题:为属员随差远方,日给不敷,伏恳恩敕地方,量加供应,以光盛典事。
前者,臣缘年力向衰,具疏控辞印务,蒙恩眷切有加,不准私请。乃当臣闻命滋惧之时,忽有随封琉球天文科五官灵台郎黄道隆差人投臣一呈内称,抵闽以来,县官日给银一钱,物价腾贵,主仆数人嗷嗷待毙。臣读之不胜三叹。盖我朝于顺治十一年六月内册封琉球时,议天文官随差,臣监差有博士朱廷枢前往。嗣因廷枢积劳物故,科部再题请补,又差灵台郎黄道隆,岂期道隆跋涉至闽,海氛方炽,阻滞有年。该科正苦乏员,控诉哀呈突至。窃叹,监员卑秩,奉差出使,与有恩光,乃廷枢病殁于前,道隆贫饿于后,何寒官遭遇之穷一至此哉。夫册封外邦,国家甚盛典也。使臣所在饮食居处,取给地方,正差随差莫非王事,岂得视为赘疣,而令主仆数人日共食银一钱,于米珠薪桂之地,以致嗷嗷待毙,情何以堪。伏乞皇上垂念,此天文一官原系钦遣,特敕该地方,从长酌议,加给日用,免令万里外有菜色之使臣。庶爱养臣工之德意,无远弗届,无微弗及矣。缘系属员日给不敷事理,臣未敢擅便。
谨题请旨。
顺治十四年十月二十九日题,十一月初三日奉旨:礼部议奏。
为便于满汉文本的比较分析,又将笔者翻译的汉译文[2]未经修改原样抄录如下:
敕赐通玄教师(2)清代封号,据《清世祖章皇帝实录》载,顺治十年(1653年)三月,顺治帝赐给汤若望此封号。康熙帝即位后,因避其名玄烨之玄字,改称通微教师。·加通政使司(3)清代官署,主要掌管接阅转递各省题本给内阁及稽查题本的格式、承办期限、违者纠参等事务。通政使(4)清代通政使司长官,秩正三品。·用二品顶带·又加一级·钦天监(5)清代官署,主要掌管天文气象、推算节气、编制历书等事务。掌印监正(6)清代钦天监的长官,秩正五品。汤若望谨题:为委派随往远处所属官员,每日给养不敷,乞请加恩降旨彼处官员,酌情添给,以彰隆典事。
顷以臣年迈力衰,题请免印务,蒙皇上悯爱,未准所请。臣闻旨惶悚之际,忽接随往琉球国(7)位于东海琉球群岛,即今日本冲绳县。从洪武年间起,明朝开始遣使赴琉球国册封其国王,清朝沿用明制。册封之天文科五官灵台郎黄道隆派人呈文内称,自抵福建以来,知县日给银一钱,无奈物价昂贵,主仆数人饥饿待毙,等语。臣阅读之下,不胜长叹。顺治十一年六月,本朝册封琉球国,议定派天文科官员随行,遂差遣钦天监博士朱廷枢。朱廷枢劳累过度病故后,经科部官员复请补派,又差遣灵台郎黄道隆。黄道隆跋山涉水赶赴福建,不意海盗(8)指当时活动在中国东南沿海的郑成功等反清政府势力。猖獗,受阻滞留日久,当此因科员少而忧虑之际,忽接呈文告急。窃思,钦天监官员虽品级低下,蒙派为使,承沐优渥,先是朱廷枢病故,后是黄道隆穷饥潦倒。以此观之,足见贫官穷困至极。册封外藩乃国之大典,所遣官员之饮食起居,当由地方官员照料,正副使之所勉者均为帝业,视之为无关紧要,仅给主仆数人日银一钱,米贵如珍珠,草稀同桂木,置身荒郊,饥饿待毙,焉能承受。请皇上念及天文科一员本系钦差,敕令彼处地方官员酌增食用,使万里之遥无饥使。如此,眷养官员之盛德,遐迩普被,惠及微官。事关隶属官员日用不敷,臣未敢擅便。
谨题请旨。
奉旨:著礼部议题。钦此。
通过以上所录汉文原文与满文译文比较发现,两者内容完全一致,均书写钦天监监正汤若望题请增加赴琉球册封使随行天文官黄道隆所需生活物品事宜,虽然以不同文本形式存世流传,但两者之间具有一定关联。那么,汤若望题本原文是满汉合璧的,还是纯满文或纯汉文的呢?当时,汤若望担任钦天监监正,是中央国家机关官员,按规定其进呈题本应该用满汉合璧形式书写。另外,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的史书来看,顺治朝史书保存比较完整,多以满文书写,满汉合璧或纯汉文的比较少,康熙至宣统各朝史书多为满汉合璧,纯满文或纯汉文的比较少,而且抄录的题本内容越来越简单。由此可见,顺治朝史书抄录的形式和内容,与后来各朝的史书有所不同,至少可以认为,顺治朝史书只抄满汉合璧题本的满文部分,而不抄录其汉文部分。这或许是导致汤若望满汉合璧题本在史书内仅保存其满文部分的原因。
明清时期,身居高位并具有文化素养的官员,一般抄录存留其任职期间的奏章,当卸任后,编辑成册,雕版刊行,流传后世。此类书,通常称“奏疏”“奏牍”。“汤若望奏疏”是汤若望担任钦天监监正期间给皇帝呈进奏章的汇编,其中所录请求增加赴琉球册封使随行天文官黄道隆所需日用的汉文题本。经与内阁史书抄录的满文题本比较发现,两者内容和格式完全相同,不同的是汉文题本内有具体奉旨时间,而满文题本内则无。这种差异的出现,主要是由清代题本抄录归档制度不同而引起的,顺治朝史书按时间顺序抄录编排,凡同一日的题本都集中编排在一起,其时间抄在第一件之前,因此,除编排在首位的文件外,其余文件上看不到时间。
从该题本的语言特点来看,汉文精练而晦涩,解读有一定的难度,满文则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如:汉文“使臣所在饮食居处,取给地方”,满文为takūraha hafasai omire jetere jaka, tere ilire babe,ba na i hafasa acabume bumbihebi,译文为“派往官员所需饮食起居,由地方官员核准供给”。汉文“于米珠薪桂之地”,满文为 bele tana i gese, orho gui moo i adali bade,译文为“在米如珍珠、草同桂木的地方”;汉文“免令万里外有菜色(9)指饥民的脸色,详参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354页。之使臣”,满文为tumen ba i tulergi de umesi macuha elcin oburakū obureo,译文为“在万里之外避免有很瘦的使臣”;汉文“庶爱养臣工之德意,无远弗届,无微弗及矣”,满文为uttu ohode, hafasa be gosime ujire erdemu i gūnin, goroki bade selgiyeburakūngge akū, ajige hafasa de isinarakūngge akū ombi,译文为“如此则仁爱抚养官员的德意,无不传遍远方,无不惠及小官”。通过以上比较,不仅可知汤若望题本的满文和汉文特点,而且了解清代满汉合璧公文的满文为准确解读其汉文将提供便利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满文档案的翻译标准。清代满文档案有别于其他普通文献,承载清代社会生产生活等诸多信息,为历史研究提供史料依据。这一特点和功能要求满文档案翻译不同与其他普通文献翻译,不能与翻译文学作品相同,可以适当修饰和润色,而要保持原档案的基本格式,准确表达原文内容。以往满文档案翻译,以严复提出“信”“达”“雅”为标准。从笔者满文档案翻译实践来看,要完全达到“信”“达”“雅”的标准比较困难,特别是“雅”的标准更为困难,易于实现“信”“达”的标准。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信息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通用标准为“忠实”“通顺”,与“信”“达”标准一致。“忠实”标准要求译文完整正确表达原文信息,“通顺”标注要求译文语句通顺、逻辑清晰。当今满文档案翻译,应提倡遵循“信”“达”或“忠实”“通顺”标准。另外,认识到翻译工作的再创性。即便是同一个文献,因翻译者的不同而译文之间产生一定差异。笔者发表汤若望题本的汉文文本时,心里忐忑不安,唯恐译文有误,导致不良学术影响。经核对发现,笔者翻译基本达到“忠实”“通顺”的标准,为此感到欣慰。在此,向学界介绍汤若望题本满文部分的另一译文。
敕赐通玄教师、加通政使司衙门通政使、使用二等顶戴腰带、又加一级、钦天监掌印臣汤若望谨题,为随派该员赴遐壤,而每日供给不足,请敕下当地官员酌加供给,以期广大盛典事。前日,臣因年迈力衰之故,具本题请免除印务,但皇上体恤如故,未准私请。臣闻上谕之后,实甚惶悚之际,猝有随往琉球国册封之天文科五官灵台郎黄道龙派人至臣前呈称:自抵福建以来,知县每日仅给银一钱,而任何物品价甚昂贵,主仆数人嗷嗷待哺。等语。微臣披阅之余,不胜感叹。我国于顺治十一年六月册封琉球国时,议拟天文科官员随同前往,故由臣衙门派博士朱廷舒同往之。朱廷舒由于疲劳过度而病故。科官员、部官员又奏请补派妥员,故又派出灵台郎黄道龙前往。不料黄道龙长途跋涉,方抵福建,即遇海贼猖獗,久阻于闽。该科正当愁于人少之际,猝有苦苦哀求一文达于臣处。几经深思,本监官员虽为职衔较低,但作为使臣而奉差之人,理应受以恩宠。看得,前有朱廷舒病故,后有黄道龙饥困,贫官机遇已尽,已到如此地步。凡册封外国者,乃国家之巨典,对奉差官员之饮食、住宿等项,地方官员理当供给无误。凡奉差官员、随从官员等,均为王室效力,决不可视为与己无涉。在彼米如珍珠,草如桂木之地,一日为主仆数人仅给银一钱,使致嗷嗷待哺,实难忍受。伏乞皇上轸念天文科奉差官员,特谕该官员酌加使用什物,以济万里之外受困使节。如此,豢养馆里之德意,无不远播于遐壤,无不惠及于小吏。缘系每日供给属员不敷事理,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披红]:着礼部议奏。钦此。[3]
上段文字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安双成翻译,编入2015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的《清初西洋传教士满文档案译本》一书。对比分析不同译文,不仅有助于了解满文档案的翻译技巧,而且有助于把握满文档案的翻译标准。
明崇祯二年(1629年),汤若望来华传教,因熟悉天文历法,经礼部尚书徐光启推荐任职于历局,推算历法,编写历书。[4]10019清朝建立后,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汤若望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掌管天文气象、推算节气、编制历书等事务,先后被授为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卿、太常寺卿,加通政使司通政使衔,赏赐通议大夫,赐封通玄教师。[5]在顺治朝,汤若望深受顺治帝的赏识和宠爱,被尊称为“玛法”,地位十分显赫。“玛法”为满语,语义为“老翁,祖宗”。汤若望在其题本中写道:“顷以臣年迈力衰,题请免印务,蒙皇上悯爱,未准所请。”这就说明,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月二十九日呈进此题本之前,汤若望曾以“年迈力衰”为由,向顺治帝请求免去钦天监监正职务,然为顺治帝挽留。汤若望此年已65岁,有理由说“年迈力衰”,但作为辞职理由恐怕有所勉强。主政钦天监后,汤若望倡导革新,推行新法,必然招致部分人的抵制和反对。钦天监原本内设历科、天文科、漏刻科、回回科,汤若望不仅限制和使用“回历”,而且以“推算虚妄”为由裁撤回回科。(10)见康熙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第161卷,第8页。顺治十四年(1657年)四月,(11)吴明炫参刻汤若望的时间,李兰琴《汤若望传》记载为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世祖章皇帝实录》《清史稿》记载为顺治十四年(1657年)。革职钦天监回回科秋官正吴明炫参劾汤若望,“推算天象舛谬三事:一遗漏紫炁;一颠倒觜参;一颠倒罗计。”(12)见《清世祖章皇帝实录》,第110卷,第9页。于是,顺治帝下令礼部察明具奏。此事对汤若望来讲,必然会在其内心产生一定的压力,甚至感到有些无奈,因此,“年迈力衰”是急流勇退的最好理由。顺治帝十分信任汤若望,不仅留其继续担任钦天监监正,而且经察明后将吴明炫治罪。然而,当顺治帝去世后,汤若望又受到江南徽州府官生杨光先的纠参,杨光先“斥汤若望新法十谬,并指选荣亲王葬期误用洪范五行。”[4] 100021由此引发震惊朝野的“历法之争”,结果汤若望被革职,判死刑监禁。直至康熙四年(1665年)三月初二日,北京地区发生大地震,康熙帝照例特颁诏书,释放罪犯,汤若望方获释出狱,免遭死刑。次年(1666年)七月十五日,经历坎坷的汤若望去世,享年75岁。
古代琉球是中国东南太平洋上的岛国(今日本国冲绳县),从明洪武年间开始,中琉两国就建立以“封贡”为核心内容的交往关系,并伴随货物贸易、文化交流、海难救助等活动。17世纪中叶,即明清政权交替之际,中琉两国的交往关系经历一次严峻考验。清入关定都北京后,明朝官僚绅士在江南纷纷拥立故明皇室后裔建立“南明政权”,抵抗清朝。这一时期,琉球国一直没有与清朝建立关系,与“南明政权”保持着交往,后经清朝多方努力和要求,才建立交往关系,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有清一代,遣往琉球的册封使共有8次,先后册封尚质、尚贞、尚敬、尚穆、尚温、尚灏、尚育、尚泰8位国王[6]。汤若望在题本内写道:“顺治十一年六月,本朝册封琉球国,议定派天文科官员随行,遂差遣钦天监博士朱廷枢。朱廷枢劳累过度病故后,经科部官员复请补派,又差遣灵台郎黄道隆。” 仅据此记载,无法知晓这次前往琉球的册封使和受封的国王。据《清世祖章皇帝实录》记载,顺治十一年(1654年)七月,“遣兵科副理事官张学礼、行人司行人王垓赍敕印,封琉球国中山王世子尚质为中山王。赐之诏曰:帝王祗德底治,协于上下,灵承于天,时则薄海通道,罔不率俾为藩屏臣。朕懋缵鸿绪,奄有中夏,声教所绥,无间遐迩,虽炎方荒略,亦不忍遗,故遣使招来,欲俾仁风暨于海澨。尔琉球国越在南徼,世子尚质达时识势,只奉明纶,即令王舅马宗毅等献方物禀正朔,抒诚进表,缴上旧诏敕印。朕甚嘉之,故特遣正使兵科副理事官张学礼、副使行人司行人王垓赍捧诏印,往封尔为琉球国中山王,仍赐以文币等物。”(13)见《清世祖章皇帝实录》第85卷,第1页。此记载显然要比汤若望题本所讲详细,明确提到册封使和琉球受封国王的姓名,但在时间上稍有差异,汤若望题本记载为顺治十一年六月(1654年),而《清世祖章皇帝实录》记载为顺治十一年(1654年)七月,两者相差一个月时间。笔者认为,顺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是清廷议定委派天文科官员随册封使前往一事的时间,而顺治十一年(1654年)七月是清廷颁诏派遣册封使的时间。另据张学礼著《使琉球记》记载,随他赴琉球的钦天监博士朱廷枢,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行至武林(即杭州)病故。此记述与汤若望题本内所提的“朱廷枢劳累过度病故”一节相吻合,证明《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和汤若望题本所载遣使赴琉球册封为同一件事。这次派遣的正使为兵科副理事官张学礼、副使为行人司行人王垓人,册封者为琉球国世子尚质,是清朝建立后首次派遣的赴琉球国册封使节。
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月二十九日,汤若望呈进请求改善赴琉球册封使随员待遇的题本后,十一月初二日,顺治帝阅后并未立即表态,只是在题本上批示:“著礼部议题。”这就说明,让礼部商议后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十一月十五日,礼部尚书恩格德遵旨议题:“臣等议得,据钦天监汤若望题称,灵台郎黄道隆随同张学礼赴琉球册封,滞留于闽,现福建知县日给银一钱,主仆数人饥饿待毙,等因。彼等原先前往时,户部为支给食粮,已发给领粮单,相应请敕下户部增拨。可否之处,酌情议题,转咨地方官员遵行。谨题请旨。奉旨:著依议。”(14)见内阁满文本《礼科史书》,第47册。汤若望的请求,经过礼部复议具题,奉旨准行。然而,这一增拨钱粮改善生活待遇的措施为时已晚,滞留在福建的钦天监灵台郎黄道隆,因饥寒交迫,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三月底病故。于是,六月二十日,礼部右侍郎潘朝选具题:“赴海外册封,须有懂天文之人。今地方巡抚题称,懂天文官黄道隆病故。是故,请仍移咨钦天监,另选熟懂天文官一员差遣前往。其途次所需食粮及乘骑之马,均照黄道隆之例,由兵户二部颁给粮单及勘合前往。俟臣部奉旨后,移咨遵行。谨题请旨。”(15)见内阁满文本《礼科史书》,第53册。顺治帝看到礼部再次请求选派钦天监天文官题本后,考虑派往琉球的册封使因海道受阻,滞留在福建长达三年多时间,无法到达目的地,加之先后两次选派的天文官都因生活困苦先后病故,再批准选派天文官已有些为难。因为早在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月,汤若望在请求改善册封使随员待遇题本内就曾言称:“朱廷枢劳累过度病故后,经科部官员复请补派,又差遣灵台郎黄道隆。黄道隆跋山涉水赶赴福建,不意海盗猖獗,受阻滞留日久,当此因科员少而忧虑之际,忽接呈文告急。”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时任钦天监监正的汤若望因忧虑缺少懂得天文的人,不得不向顺治帝陈明情由,顺治帝因此对钦天监天文官缺少的情况是了解的。礼部这次请求补派天文官的题本,顺治帝未交相关部门和大臣等会议具题,而是直接在题本上批示:“著将前往册封官员等暂行撤回,俟平定海盗后,再行差遣。”(16)见内阁满文本《礼科史书》,第53册。故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闰三月,所有滞留在福建的册封使及其随员都撤回到北京。由此可见,委派随册封使前往的天文官病故且再行选派存在困难,是撤回此次赴琉球册封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这一册封活动,直至康熙二年(1663年)十月郑成功退守台湾后病故,海道畅通,方仍派遣张学礼、王垓为正副使赴琉球册封尚质为国王,次年(1664年)七月顺利抵达琉球进行册封。这次册封礼的成功举行,标志着清代中琉两国交往关系的最终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