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抗震设计理念在建筑结构中的体现

2020-08-18 07:15陈文炜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3期
关键词:抗震结构设计物体

陈文炜

(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0 前言

抗震设计理念主要包括抗震分析和抗震措施两个方面。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应用抗震设计理念能够准确分析出建筑结构受地震动力作用的影响程度,通过结构布局、地基基础加固等方式,提升建筑结构的防震性能,保障建筑工程安全与稳定。随着地震灾害频繁发生,抗震设计理念也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要求结合建筑结构设计的实际情况,将抗震理念与建筑结构相结合,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1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不可控制性等特点,一旦发生地震灾害,不仅会破坏建筑物体的结构,还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伤亡事故。而当前阶段,受科技水平和认知程度的限制,无法提前预估出地震灾害的破坏范围和危害程度,尤其一些偏远地区,因建筑物体的防震性能不强,很容易受到地震灾害的影响。对此,需要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中,做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而贯彻落实抗震设计理念,能够分析建筑结构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有助于相关人员将抗震设计理论知识与建筑结构实际设计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案,确保建筑结构的防震性能。在建筑结构中应用抗震设计理念能够增强建筑物体的抗震性,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物体的破坏力,保证建筑物体可以正常使用。当发生强烈地震时,降低建筑物体结构受地震的破坏,通过后期维修和养护提高建筑物体结构的稳固性,增强建筑物体的实用性,提高建筑物体的使用率,实现建筑物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同时,应用抗震设计理念合理设计建筑结构,可以优化建筑内部结构,加强建筑结构、材料、选址、技术、布局等环节设计,以免建筑物结构受到严重破坏,防止建筑物体发生倒塌、断裂等问题,有效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维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1]。

2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的破坏比较大,若建筑结构设计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则会降低整个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质量。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时,要坚持整体性原则,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做好工程结构各个环节的设计工作,注重整体结构设计和部分结构设计之间的联系,从整体角度出发,考虑到建筑物体受地震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制定正确的结构设计方案,明确设计目标,减少建筑工程的风险因素,提升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效果。

(2)规则性原则。绝大多数建筑企业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只注重设计的美观性,往往忽视建筑结构设计的实用性和防震性,不按照建筑结构抗震标准进行盲目设计,使建筑物体不具备较强的抗震性能,当发生地震灾害时,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风险后果。要求坚持设计规则性原则,了解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尤其在建筑垂直结构设计中,应加强抗侧移刚度设计,确保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符合建筑工程建设要求。

(3)刚性设计原则。建筑结构刚性是影响抗震设计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注重建筑结构刚性设计,保证建筑结构刚性能够满足建筑结构抗震需要,降低建筑结构受地震灾害的破坏力。尤其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要求选择高质量、抗震性较高的结构材料和结构构件,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固性,以免因建筑结构刚性不足,影响其抗震性能。

3 抗震设计理念在建筑结构中的具体应用

3.1 结构材料的应用

建筑结构所用材料性能影响着抗震设计质量,但在实际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部分建筑企业只注重追求施工效率,忽视建筑结构材料的设计选择,使用大量低质量的结构材料,不仅降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还给建筑工程带来风险隐患。对此,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贯彻落实抗震设计理念,做好结构材料控制工作。一方面,设计人员在选择建筑结构材料时,要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尽可能选择成本较低、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考虑到结构材料的强度和延展性,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同时,控制好结构材料的用量,避免出现材料浪费问题,节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类型不同,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面,除了要求掌握不同类型结构的设计技术,还应注重不同结构应使用的材料,在选好材料的基础上,做好材料的运输和储存工作,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保障[2]。

3.2 建筑地址的应用

建筑场地选择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贯彻落实抗震设计理念,发挥抗震设计理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应从选好建筑地址的基础环节入手。首先,设计人员在选择建筑地址时,要做好建筑用地的地质勘察工作,尽量选择在地势平坦、地形开阔的区域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确保建筑用地的土层具有较强的承受力,打好建筑地基结构设计基础。其次,在选择建筑场地时,避免在地层复杂、土壤松软的区域施工,以免地震灾害发时,出现液化现象,影响到抗震效果,降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质量。最后,设计人员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监测建筑场地的地质情况和水文特点,增加地质测绘环节,以免建筑工程建在断层、地震带等高危险区域,避免建筑工程受到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影响,从而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质量,增强建筑工程结构的防震性能。

3.3 结构布置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150m 以上的建筑物体在结构设计上通常采用框筒、筒中筒、框架三种设计结构,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要求设计人员坚持抗震设计整体性、规则性、刚性等基本原则,将抗震设计理念合理运用于建筑结构布置中,改变以往以硬性为主的抗震设计方法,采用设计理论知识与建筑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和抗击性。首先,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地震作用的传输路径,掌握抗震设计技术要点,在设计建筑内部构件时,严格检查结构构件布局是否具备合理性,避免因布局位置不当,降低整个建筑结构的防震性能。其次,设计人员应注重对结构构件材质的检查工作,尽量选择强度和刚度较好的结构构件,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防止地震灾害破坏建筑结构,引发建筑结构变形、断裂等问题。最后,注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整体性,加强内部结构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对于承重力和抗拉强度较弱的结构部位进行重点设计,增强局部结构的稳固性,避免因局部结构抗震设计不当,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效果,以完善结构布置的形式,发挥抗震设计理念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作用。

3.4 抗震体系的应用

建立规范化的抗震体系是保障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实际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要求设计人员根据建筑项目类型和工程结构设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案,为后期抗震设计工作提供可行依据,确保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质量和效率。

一方面,设计人员要结合以往的设计经验,通过准确的计算,绘制出简单的建筑结构设计图纸,并绘制出简要的地震作用传输路线。同时,设置多道地震防线,降低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程度,以增加地震防线,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例如:在设计建筑框架结构时,设计人员应针对填充墙受到的破坏力度,可以采取反弯点法,降低地震带来的破坏。而在框筒式结构抗震设计中,则采用不同的抗震设计方式,需要设计人员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做好相应的抗震设计工作,如图1 所示。

图1 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反弯点法

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应注重抗震设计理论与建筑结构实际设计相结合,重视结构强度、刚度、布局等各方面的设计,避免地震破坏建筑结构,从而实现地震设计理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价值[3]。

4 结论

防震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做好抗震设计关键性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防震性能,增强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实现这一设计效果,需要贯彻落实抗震设计理念,坚持抗震设计基本原则,将抗震设计理念合理运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从材料、选址、布局等多方面,强化抗震设计理念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不断优化抗震设计技术,提高抗震设计质量和效率,促进建筑事业发展。

猜你喜欢
抗震结构设计物体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漾濞书协抗震作品选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探讨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他成了抗震抢险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