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田间调查的三峡库区农户致贫主观原因剖析

2020-08-18 08:58:18会,毕辉,周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三峡库区村干部工资

成 会,毕 辉,周 青

(重庆邮电大学 网络协同经济研究中心,重庆 400065)

贫困是困扰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难题,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反贫困斗争的历史。今年4 月,习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到2020 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

国内现有关于精准脱贫的研究,主要讨论了依靠发展智慧农业、电商农业以及政策帮扶等措施来解决贫困问题(郭吉朋,2018 年,绿色产业助力农村精准扶贫;刘威,冯磊,虎玮雅,2018 年,智慧农业联合体的脱贫路径——基于河南省贫困村的调查案例分析);也有学者对贵州、三峡库区等地的致贫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唐光雄, 2010 年,三峡库区贫困县扶贫对策研究)。但现有研究对农户致贫原因的分析不够系统,缺乏科学的层级划分,而这会导致对贫困问题治标不治本的后果。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三峡库区的实地田间考察,系统查找农户贫困的主观原因,以便从根本上推进精准扶贫,并预防脱贫后再度返贫。

1 调查研究方法

为探讨本课题,我们选取了三峡库区云阳县深度贫困村红关村及万州区深度贫困镇龙驹镇的岭上村、宏福村、太吉村,对上述各村的贫困户、村干部、扶贫企业进行了现场调查。为了掌握村里在组织建设、贫困户思想状况和文化程度、村集体经济收入、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现状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们采取与村干部交谈、实地考察、走访农户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4 个村共调查村干部和扶贫办负责人6 人,贫困户14 户,乡村产业6 个。(见表1)

表1 调查样本分布

对调查得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通过由表及里、从浅到深地挖掘分析,解析出农户致贫的多层次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导致农户贫困的主观原因是村官扶贫激励不足导致其较低的扶贫工作积极性、农户致富能力较差、农户思想眼界受限。

2 农户致贫的主观原因

农户致贫的主观原因是指农户由于个人主观思想、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而导致其一直贫困,即精神致贫。调研发现农户致贫的主观原因主要有村官扶贫激励不足、农户致富能力较差、农户思想眼界受限三个方面。(见图1)

图1 农户致贫的三个主观原因

2.1 村官扶贫激励不足

课题小组在调研过程中特意注意了村干部这个职位。这是一个没有五险,工资比较低,相当于领取务工补助的职位。

岭上村村长反映:“干部没有休息日,经常半夜还有农户打电话处理相关事情,在辛苦的工作中,工资低,村民还不配合,已经出现不想干了的念头。”

几乎每个村干部都反映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开展,村干部的职责要求也在逐渐改变。由原来的在自己家随时随地工作到现在每天去便民服务中心坐班,工作量变大,工作时间变的更多、更加束缚,村民的要求也越来越难以满足,而工资并没有上涨多少。我们很担心这种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的状况会影响到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特别是脱贫压力大的地方。“火车开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条村能否管理得好,能否搞得好全靠村干部。一个村能发展成什么样子,看村干部的工作状态就能预想到。

一般来说,村干部的工资并不高,每个月可能只有八九百块钱,是不会超过2000 元的,在一些经济比较弱的地方拿工资就更少了。由于其不属于在编干部村干部工资的多少与处理集体事物的多少没有多大联系,村干部的工资往往也不是国家发放的,而是集体发放的。往往也由于村干部的工作繁重、工资低、村民的不理解,导致村干部扶贫工作的积极性遭到打击。

18 年出台的村干部工资福利标准:为了让广大村干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同时也是为农村发展培养人才,国家将提高村干部的薪资标准和福利待遇。具体来说,村委书记的工资标准是最高的,不得低于当地居民人均收入的2 倍;村主任每个月的工资不得低于村委书记薪酬的70%;其他相关村干部的薪酬不得低于村委书记工资的50%。村民的人均收入低,村干部的工资就低;村干部的人均收入高,村干部的工资就高,这样很有利于调动村干部积极性。另外建议可以按照贡献程度(取得的成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各地的经济情况不同,可能一些地方因以前的村干部的不作为而很贫穷,这对接任者就很不公平了。所以,就需要一个标准来奖励就任的村干部,而且这个奖励还不能少了(要参照那些富裕地区村干部的收入),这样有利于吸引对农村建设有帮助的人才的加入。

2.2 农户致富能力较差

由于受教育机会少,没有一技之长,无法从事高薪职业,只能做苦力得到微薄的收入。农户的文凭大部分都是初中或高中,很多妇女才小学文凭,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上,在一些大格局事情上的看法是有限的、落后的。

文化素养是基础,但是学历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是一个是一个几乎无法攻克的难题,因为我们不可能让40 甚至60、70 岁的农户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上课接收知识,然后考取学历。根据我们实地调查的现象,更实际有效的是让农户掌握一项技能,可以养家糊口。现在已有的乡村产业就是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后让他们在基地做除草、栽苗、施肥、打农药、去杂、栽植等工作拿工资。

2.3 农户思想眼界受限

几乎所有的村干部都认为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红关村扶贫负责人说,在农村种田只能保吃,不会有余。通过发展产业,充分利用土地,农户不仅可以得到土地流转费,还可以在产业基地工作获得收入。那些村里提供资金发展的产业,获得的利润还会按一定比例分给村集体经济和村民。

当有外地人想投资当地发展产业时,一定需要土地。但每个村子里都会有一些思想比较落后狭隘的农户。村里为了发展产业需要将土地集中在一起时他们非常不愿意配合,他们认为土地集中在一起建产业基地会破坏土地界限,导致自己家的土地面积损失。因为这种吝啬的想法,他们宁愿荒废土地也不肯拿租金将土地流转出去发展产业。这需要村干部花大量时间去做思想工作,给产业发展增加了很大的成本。红关村“不做白领做农民”的青蛙养殖产业创始人王历敏说:“我希望商人到农村来发展产业能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在我创业的时候,偶尔会有几个特别的村民刁难,当地的农户对外地人来当地创业的有一些排斥心理,认为我们是来利用他们找大钱的,所以处处让我们花钱,表现地非常的不团结。虽然不会很计较,但是对商人的心态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想依赖国家补贴过日子的不良思想在农村也存在。岭上村村长和党委政府张书记反映:“村里出现了“等靠要”的不良风气。因为对贫困户的诸多优惠政策,村里有“争做贫困户”的普遍思想。村干部一直在强调工作作风的问题,但是村民的意见还是很大,总是怀疑村干部贪赃枉法。成为建卡贫苦户是有标准的,每个村建卡贫苦户的名额也是有限的,那些没成为贫苦户的村民容易对村干部的工作产生异议。”

3 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田间调查的情况深入探讨了三峡库区农户贫困的原因,研究结论表明:三峡库区农户致贫的主观原因有农户思想眼界受限,个人致富能力差及村干部扶贫激励不足等原因。

根据上述结论可得出政策启示:“扶贫”需要先“扶志”,然后才是“扶智”。那些有“争做贫困户”、“等靠要”等不良思想的农户,我们不能一昧的去责备农户他们,还要去思考为什么他们会产生这种心理。国家关于贫困户的优惠政策有很多,医疗、教育方方面面都有相关的扶贫政策,在扶贫时,不应该让贫困户因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而导致他们的收入水平超过那个村的平均收入水平,不能让农户觉得贫困户的生活过得比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要好。对于个别排斥外地人投资来当地发展的,抱着不让投资者利用他们赚大钱的想法而不配合的农户,村干部应该耐心地向他们说明这是一个双方互利共赢的事情,积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跟上大部队思想和经济发展的脚步。要让农户感受到国家、社会是想建设他们的家园,是非常希望通过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使他们增收,让他们不仅仅能解决温饱,将来还能过上小康生活。

猜你喜欢
三峡库区村干部工资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42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三峡库区万家坝滑坡变形区稳定性复核研究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8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说说索要工资那些事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45
三峡库区产业培育及结构调整的思考
山西农经(2016年3期)2016-02-28 14:23:53
三峡库区生态环保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