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
【中图分类号】 R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8-024-01
现代都市中,嘈杂的生活环境注定我们是不安定的灵魂。喜欢热闹,不甘寂寞,向往远方又想拥有独属于自己的片刻时光。于是,常年在轰鸣的机械洪流中穿梭,出入于靡靡之音的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又或是戴上耳机,在繁忙的人群中独取一份自我,亦或是在无法安眠的夜晚,耳机里整夜播放的“催眠曲”。这一切的生活习惯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件事,对耳朵的过度使用。现代人中,这样或那样的用耳问题就如同用眼问题一样,成为一种十分常见并且潜在性较强的隐患。耳鸣症状的出现,正是这样的现代用耳习惯下的苦果。但耳鸣的病因其实很复杂,绝不仅限于这一原因,下面笔者就将和大家共同探讨耳鸣病症及其病因,寻找有限的预防手段,明晰“远离耳鸣从哪里做起”这一问题。
耳鸣病因十分复杂,主要表现为客观上没有相应的外界声源或电刺激,而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
对耳鸣症状进行病理分析后,可以发现耳鸣的致病病因主要可分为听觉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两大类,对于其他情况复杂的疾病来说,是较为简单的。
1 听觉系统疾病
听觉系统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病因是完全不同的,不可一概而论。在此列举一些较为常见的,比如外耳的外耳道肿物、耵聍栓塞或异物。中耳的各种中耳炎、耳硬化症。内耳的耳内外伤、梅尼埃病、噪声性聋、突发性聋、老年性聋等。
2 全身性疾病
全身性疾病就是在涵盖全身各个部位的系统中出现了问题,相应地也会影响到耳部健康,主要考虑的全身性疾病有血液疾病、精神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一些其他原因。
(1)血液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低血压等。
(2)精神原因:精神紧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抑郁等。
(3)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
(4)其他:病毒感染、外伤、药物中毒、神经退行性变,如脱髓鞘性疾病、颈椎病、颞颌关节性疾病或咬合不良等。
由此可见,耳鸣的病因虽然相对于其他复杂疾病来说较为简单,但仍然需要综合多方来考虑,并且由于耳部组织的脆弱,要对耳鸣进行确切治疗也是很复杂性,所以在临床治疗之前要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进行耳部及全身临床检查,以确定患者致病原因。患者的耳鸣症状严重程度和后期治疗手段的选择,还需要通过多种听力学检查。
耳鸣在临床上的表现总体说呈多样性,可单侧或双侧,也可为头鸣,可持续性存在也可间歇性出现,声音可以为各种各样,音调高低不等。主要体现在对听力和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上。
了解了耳鸣病症的病因和在临床上的表现,那么该从什么方面着手去治疗耳鸣呢?关键是要抓住耳鸣的关键治疗时期,在症状刚出现时就要及时就医,做到早治疗,早痊愈。耳鸣的早期治疗,3~6个月是治疗的重要时期。把握了关键时期,还要根据耳鸣的病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
1 病因治疗
准确找到耳鸣的致病因,从源头上通过治疗引起耳鸣的原发病,以达到治疗耳鸣的效果。
2 药物治疗
综合采用例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扩张药和耳鸣抑制药等可以从多方面共同作用来减轻耳鸣影响的药物。
3 掩蔽治疗
又可以称为器械治疗,在临床治疗中,除了使用相应的药物,还需要应用如耳鸣治疗仪、纯音测听仪和耳鸣掩蔽器等的医疗器械进行辅助治疗。
4 心理咨询和调适
进行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解答病人对自身耳鸣症状的疑惑,达到消除病人对未知的恐惧,从而尽量减少消极情绪的滋生并树立治疗信心。同时,要教给病人如何采取心理暗示和切实举措来应对突发的耳鸣症状,例如告诫病人要置身于声音充实环境中、将耳鸣当作火车声,达到与耳鸣共处、不抗拒的效果。
5 耳鸣再训练,习服疗法
与心理疗法的一个目的相同,是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教会病人对耳鸣适应和习惯,通过习惯降低突发耳鸣对病人的影响及造成的身心障碍。
耳鸣是很难被治愈的,如果为非可逆性病因,可以选择教会患者通过适应耳鸣以减少损害的方法,包括生物反馈和遮蔽物。另外,助听器可以增加外界声音进而减少耳鸣,是通过处于充实声音环境而减少耳鸣感的方法。
耳鸣病症的治疗需要漫长的治疗时间和大量的治疗手段,十分费时费力,要减少这种困扰,最好的方法是做好预防,从源头减低患上耳鸣的可能。
1.远离噪音:长期噪声干扰是众多耳部疾病的致病病因,对于娇弱的耳部器官有不可挽回的损伤,所以在生活中应该避开刺耳音源,避免使耳朵长时间暴露在嘈杂的环境中,将环境音量控制在国家允许范围(85dB)之内。或者采用吸声材料来阻隔噪声的传播。
2.保护耳朵:充分了解正确用耳方式,改正不良用耳习惯,减少对耳朵的损伤。
3.生活方式的改变:
(1)减少含酒精饮料的摄入;
(2)戒烟或者少抽烟,尼古丁可能会减少耳部血流使血管痉挛从而引起耳鸣;
(3)积极锻炼,运动有助于促进耳部血流,控制体重,肥胖人群中耳鸣发生率较高。
4.严格把控用药剂量,谨慎选择药物种类,避免药物滥用和耳毒性药物的联合应用。特殊因素如孕妇在妊娠前3个月应用耳毒性药物可以引起胎儿内耳迷路损伤,进而引起耳鸣。
建议患者避免暴露于有噪声之地、远离耳毒性药物和其他可以损害内耳迷路的其他因素。
总结下来,远离耳鸣症最主要的是从自己做起,远离噪声源,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注意避免服用耳毒性药物等。做好自我生活规范,才能更好的远离耳鸣。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远离耳鸣从哪里做起”这一问题的答案,希望广大读者朋友多多注意预防,出现症状及时就医,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寻求对策减轻耳鸣病症对生活的影響。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