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物间”也能诞生“好声音”

2020-08-17 07:26扣儿小姐
信息化视听 2020年4期
关键词:拟音

扣儿小姐

近年来北京很少下雪。现实生活中的雪“可遇不可求”,但是影视作品中的雪却可以“有求必应”,不仅雪花可以“创造”,连走在雪地里的声音亦可“创造”,且用到的工具也往往令人意想不到——一小麻袋淀粉或一小麻袋沙子。

“创造”出逼真的声音,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不易做到,但对于影视拟音师魏俊华而言,这一切却得心应手。拟音师,纯粹的幕后工作,他们的工作看似简单却又神秘:用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道具、工具如何制作出真实生动的声音?让我们听魏俊华一一拆解拟音工作的“谜团”。

用创意造“声”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温榆河西岸金盏乡皮村的一间宽敞复式民舍,被魏俊华“改造”成了集工作、生活一体化的场所。当下,魏俊华把日常活动范围集中在了这里,屋里陈列着简单却齐全的家居布置,青翠蓊郁的绿植,配上数个写着电影名字的电影卡板,若干个胶片盘以及数十张经典影片海报。

顺着墙上海报看去,沙发左手边的录音棚格外引人注意。魏俊华说,这间录音室几乎承载着她工作的全部,但通常秘不示人。

这里面装着什么“秘密”?

透过玻璃,录音室呈现出了一番别样的景象:残破斑驳的木门、样式老旧的电话、各式各样的铃铛、皮搋子、铁链子、麻袋……在这间录音室里,堆满了不起眼的杂物。但就是这些杂物,在魏俊华手里却会“变魔术”:左右抚摸拍打塑料条可以产生电影《红高粱》女主角九儿在百亩高粱地里奔跑时“簌簌簌”的声响;一把陈旧的椅子加一串铁链子,可以造出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千军万马的奔腾声;用捣碎的稻壳做出人陷入沙漠里窒息时的微弱呻吟……

在魏俊华看来,拟音不仅仅是根据电影画面模拟声音,更是一种艺术创作。回忆起拟音工作的经历,魏俊华聊起了几个印象深刻的例子。

在给电影《霸王别姬》拟音时,魏俊华左手拿着铁棒,右手拿着一根细细的绑着布条的小棍,让裹布小棍在铁棒关节处不断摩擦转动模拟出“烟枪捣嘴”的声音;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年版)草船借箭的戏份中,魏俊华又用棍子在废磁带条上敲打,模拟出了箭射进草里的声音……

2004年,导演冯小刚拍摄电影《天下无贼》时找到魏俊华,希望她能帮影片制作一些场景的声音。为什么不现场收声,而要后期制作?魏俊华解释说,拍摄现场只能保证相对安静,而不能确保绝对安静,收音条件有限;更为重要的是,即便现场收了声,被录进去的声音只能确保生活真实而不能满足艺术真实,因此只能靠后期帮助。

为了配合片中黎叔(葛优饰)和王薄(刘德华饰)在列车上比赛剥鸡蛋的桥段,魏俊华分别制作出了剥生鸡蛋和剥熟鸡蛋的两种声音。她顺手拿起茶几上的鹅毛扇,指着其中一根羽毛的根部说:“把这里削薄,剔除里面的杂质,用手指甲一左一右的弹拨,就有剥生鸡蛋的声音了。”而剥的熟鸡蛋由于是硬皮食品,声音比生鸡蛋要“闷”一点,需要花生皮与小羽毛扇的协作才能完成。

在魏俊华看来,拟音工作与数学一样需要逻辑推理,在推理的基础上再配合经验积累,往往能“救急”。说着,魏俊华当场用小指甲边剔起了大指甲边,“你听,这是嗑瓜子的声音,还是炒熟的葵花籽。如果今天录音棚里没有瓜子,这个方法就管用。”

闭眼一听,还真是这个声音。

根植于心的作品意识

“声音不仅有时代性,也有季节性,甚至还有与作品特点相一致的‘个性,但无论哪种,做拟音工作首先需要有作品意识。”魏俊华说。

1994年,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开播,这部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改编的影视作品由王扶林担任总导演,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任分部导演。当时,在看过样片后,担任该剧拟音工作的魏俊华发现一个重要问题:分部导演的艺术风格各有不同,最后组合到一起,该剧的“三国意识”如何统一体现?

带着问题,魏俊华找到导演,并提出了涉及问题的内容及建议,包括色彩色调、人物说话习惯、音乐音响等。具体到拟音操作中,就是如何将开道锣鼓声,鸣金收兵声,兵戎相见声等制造得贴合历史真实,“制造约1800年前的鸣金收兵声需要用锣还是编钟,团队进行过了一番探讨,最终决定用锣和编钟的混音做出符合历史、贴合时代的鸣金收兵声。”而被魏俊华提出的“三国意识”也在随后电视剧《三国演义》多个海外版本的剪辑制作中继续沿用。

打斗间,衣物、武器跟空气产生的摩擦音如何做出?还有马蹄声……魏俊华笑着说,“这个简单”,说着,魏俊华用茶几上的抹布比划着说,古装历史剧里打斗时空气的摩擦声是拽着一块特殊材质的布两侧,前后摆弄产生的,过程中需要跟话筒保持“忽远忽近”的距离;而马蹄声则是用皮搋子“敲”出来的。魏俊华指了指自己左右两边粗细不太一样的胳臂,打趣地说:“做完《三国演义》的拟音后就这样了,敲皮搋子太用力(笑)。”

关于作品意识,魏俊华并不想将这个概念窄化,在她的创作经历中,平衡艺术感和生活真实性也是作品意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魏俊华在电视节目中讲述神奇的拟音

1999年前后,电影《猎场扎撒》一场宰杀羊戏份的声音困住了剧组——虽然录音师全程收录了宰杀的声音,但总少了一些艺术感。见此状,魏俊华尝试用一块厚迪卡布和一把刀模拟出了宰杀羊只的声音:对准画面第一帧,用刀去捅和划开布,再根据镜头情况进行速度和力度的调整,同時用毛巾和特殊的工具相配合产生血液喷出的声音。最后通过盲选的形式,在真实录音和人造拟音两条音轨中,剪辑师选择了后者。“拟音师造的是艺术的真实,要在真实和夸张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样才有艺术效果。”

将时间轴拨回更早的1984年,这一年对于魏俊华有着特殊意义:魏俊华开始独立担任影视作品的拟音制作,第一部是凌子风导演,改编自沈从文同名小说的影片《边城》。在拍摄期间,魏俊华跟着剧组演员体验生活,并与导演多次沟通,最终为影片定下声音基调,“影片不需要很噪的声音,但需要有意境的声音”。比如,片中爷爷得知孙女翠翠即将嫁人时的复杂心情,通过拉渡船的绳索体现,“心情无声,但缆绳有声。绳索发出吱吱呀呀,轻重交替的声音正是爷爷复杂、沉重心情的体现。”

积累越多,灵感越多

1978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魏俊华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北影厂)工作。在实习中,一次自荐为郑洞天执导的电影《火娃》制作马蹄声的机会,让她真正走进拟音行业。

四十年从业期间,魏俊华先后承担过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多位导演的电影作品拟音工作,作品有电影《红高粱》《手机》《天下无贼》《甲方乙方》《没完没了》《和你在一起》等。

原本喜欢播音也向往播音事业的魏俊华,在高考时听取家人建议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好奇心的驱使,让魏俊华经常留意各种声音的来源,思考物体之间碰撞发声的逻辑。作为一名拟音师,对于声音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远远不够,还需要有大量的生活积累。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一周后,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人民为这场灾难默哀3分钟。“当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整个北京城。”同样沉湎于悲痛的魏俊华,抱着机器冲到北影厂的大喇叭附近,收录这一特殊声音,“这种鸣笛声不常有,所以我录下来,现在很多影片都用到我收录的这个(声音)”。

2010年4月,发生玉树地震后,魏俊华参加了在梅兰芳大剧院举行的赈灾义演。她模拟了五分钟地震来临的声音。全场闭灯,舞台中央只有一盏微弱的灯亮着,没有画面,声响让全场人震撼。

如今,离2008年已经过去了11年,这位记录时代声音的幕后工作者也已63岁。曾经将四十多年的时光奉献给了中国影视拟音事业的她表示,“从1978年到现在,四十余年的电影拟音工作,让我亲身经历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改变时,我也用声音见证了影视行业发展。”

愿意积累和喜欢琢磨,让魏俊华时时刻刻都很自信:“有的时候有人问我哪个年代汽车、遥控器的声音,我都有;问我这个声音能否做出来,我也可以。”但这份自信里也裹挟着一丝意难平,因为北影厂搬去怀柔时,遗弃了不少她参与整理过的音频资料,“好可惜啊!”

刚来到北影厂工作时,魏俊华在厂里的箱柜里搜集整理出了396本录音磁带,看着繁杂的资料,魏俊华给自己定了个计划:每天上午2小时,下午2小时听磁带,整理录音,将其革成段,进行分类。最后,北影厂成立了一间资料室,专门存放这上千本音频资料。之后,魏俊华又请许多入厂的后辈帮忙,将一些声音资料都修缮在磁带里面,按类型编号,输入电脑,需要时输入关键字即可查询。直到现在,已经退休的她仍保持着整理和归纳录音资料的习惯,“现在我整理和收集的声音有1个多T”。

放下制作道具,魏俊华的身份又变化成了教师,穿梭于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目前已不在中国传媒大学授课)的课堂,与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行业经验。除了教学外,她还喜欢帶学生去逛菜场、逛街,搜集制作声音的道具以及体验生活真实和细节,从生活中汲取获得不同物体产生相同声音的秘密。

一次外出工作,魏俊华让一同前往的学生们留意机场地面落碎的玻璃渣,“大家可以把这些碎玻璃拾取带走,我们用南昌的玻璃渣做一个走在东北零下40度的雪地里的声音”,看到机场玻璃渣的那一刻,魏俊华脑子里又蹦出了新想法。

猜你喜欢
拟音
考虑词汇替换的汉语古音构拟检测
日本近代语中拟音词的形式变化
短片《蓝》的声音制作过程概述
明星社团
国内首席拟音师魏俊华:我的世界里只有你
从《山鹧鸪》到《鹧鸪飞》
谈竹笛独奏曲《鹧鸪飞》(陆春龄版本)的“鹧鸪”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