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苑
摘要: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频频发生,严重影响证券市场运行规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先简单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强调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对策。以期通过采取防范对策严格防范财务造价行为,保证健康的经济市场。
关键词:上市公司;证券市场;财务造假;造假动机;防范对策
0引言
我国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加,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承担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常被爆出财务造假,严重影响经济市场环境,有悖市场公开诚信原则,威胁到投资者的利益,严重干扰证券市场秩序。因此需要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机展开分析,加强对财务造假的防范,杜绝财务造假行为,维护经济市场秩序,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
1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
1.1 融资压力
上市公司最核心的目的在于上市融资,企业想要扩展市场规模,开展盈利项目,需要引进大量资金,一部分可以从银行贷款,若额度不足,还需要通过上市渠道进行融资。我国很多企业出于融资压力选择上市,未对长远回报进行考虑,上市后企业会提高股份盈利水平,从而争取配股权,筹集更多资金。增发融资行为成为了上市企业财务造价的动机。
1.2追求个人利益
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造假动因发生变化,上市公司将个人利益和股市联系起来,为提高个人收益,出现财务造价行为。如解禁限售股份,上市企业高管为了提高股份销售价格,获得更高的利益,通过对财务报告造假,吸引更多投资者,乘机高价售出,提高自身收益。
1.3规避摘牌退市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若上市公司持续三年亏损,股票会暂停上市,企业好不容易争取上市,一旦退市,可能失去社会融资资格,损害股东、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的利益。因此,上市公司会通过财务造价行为,保护壳资源,避免摘牌退市。
1.4满足盈利目标
各上市公司面对证券市场激烈的竞争,提高自身利益积极性较高。上市公司管理人员以及职业经理人薪酬待遇和企业财务业绩相挂钩,财务指标关系到企业贷款,为争取贷款额度,企业选择财务造假,得到融资[1]。上市公司为拓展规模,提高融资,需要对股票买进卖出,获取现金。若决策不当或管理不当,上市公司将面临股价暴跌,业绩降低,造成企业融资困难,导致上市公司出现财务造假。
2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影响
2.1影响市场资源配置
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资本市场具有资源配置和融资功能.上市公司对国际经济协调的同时,承担起国企改革,优化资源配置的使命。证监会为了迎合经济改革和国家政策,着重助力大型国企上市,造成小型企业经营局面困难,部分国企包装上市,成为了“壳资源”。为了让市场配置功能得到发挥,需要给企业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财务造假可能对股票市场起到误导作用,导致资源反向配置。
2.2影响经济决策
上市公司运营状况均体现在财务报表中,不同利益相关者根据报告作出经济决策,通过分析财务信息,判断是否投资。企业债权人研究报告,判断企业还款能力,判断是否继续借款。企业员工通过对财务报表分析,决定是否在企业继续发展。政府部门根据企业财务数据,评估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制定国家调控政策[2]。若财务造假,可能对国家经济决策产生直接影响,威胁经济环境,造成市场经济受到阻碍。
2.3 扰乱证券市场秩序
证券市场能够对市场资金进行调节,提高资金利用率,并推动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是对证券市场规则的挑战,严重破坏证券市场的形象。上市公司曝光財务数据是为了帮助投资者投资,造假信息将干扰市场发展趋势,影响市场对经济的调节功能,引发社会经济的倒退。
2.4 损害金融机构或中介机构利益
若上市企业财务报表报告存在造假问题,企业需要面临巨额罚款,造成公司运营受到巨大威胁,严重时会陷入破产危机,无法继续经营。企业面临巨大经济压力,会通过利益链转移给相关机构或人员,如贷款金融机构、企业合作方等。和企业相关的会计事务所、中介机构,均会受到利益损失。
2.5 引发社会信任危机
企业诚信是社会公德的基础,一旦财务造假行为被揭发,将引发社会大众对上市公司的质疑,投资者将失去对上市公司的信心,证券市场形象一塌糊涂。上市公司证券市场将失去原本的价值,给社会经济造成沉重打击。甚至扰乱社会秩序,导致社会动荡。
3 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对策
3.1 完善市场机制
很多公司出现财务造假行为,是为了获得上市资格,达到证监会要求。为避免财务舞弊行为,应当主动缓解企业舞弊压力,减轻其融资压力,丰富融资渠道。在宏观环境上需要加强市场机制的改革,减轻企业融资压力。为改善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对农业、环保以及公益性企业,降低贷款门槛,给予融资支持,积极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规避上市圈钱的造假动机。目前很多企业通过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报告判断是否符合上市标准,若事务所未坚持独立审核,很容易出现欺诈上市。因此相关部门要完善评估上市的指标,全面评估企业资质。另外三年亏损退市的规则很容易助长财务造假行为,企业通过“保壳”游戏避免退市。对此需要改革退市制度,不能将企业账面数据作为标准,加强对两年亏损和一年盈利的企业,尤其是借壳上市的企业的审核监管。一旦发现企业为了避免退市对财务造假,需要严格惩处,追究法人和股东等的赔偿责任。
3.2加强企业道德意识建设
很多企业出现财务造假多由于管理人员道德素质不高,为了自己利益损害他人利益,造成企业社会形象降低。提高管理层人员道德建设,才是消除财务造假行为的关键,任何监管机制都无法避免漏洞的形成,无法彻底消除舞弊行为。防范财务造假还需要加强企业道德建设。企业需要积极建设诚信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对管理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其道德素养,使得管理人员自觉遵守诚信品质。工商部门针对诚信指标建立奖惩机制,由工商部门评选出诚信企业,并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或者贷款优惠,对企业起到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在财务人员的培训中,要增加道德素质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道德修养。监管部门可针对财务人员诚信展开考核,将资格证书改为年度审核,财务人员通过年度审核后才能进入岗位工作,审核标准涵盖道德诚信素养以及法律常识知识。
3.3建立平衡的股权结构
当股权高度集中时,股东对大股东无法起到约束作用,为防御财务造假行为,避免一股独大十分重要,采取平衡的股东结构有重要价值。需要引进不同性质、具有能力的管理人员作为股东,若管理人员没有精力经营企业,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减少其职位。对股东采取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将信息公开披露,积极接受社会和政府部门的监管,预防股东暗箱操作。如南方股份财务舞弊案中,由于中小股东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对股东安排无法控制,企业经营只能按照大股东意见执行[3]。董事会可以适当提高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的比例,约束公司大股东行为,对公司管理层展开监督。董事会要避免和管理人员出现任职交叉,不能由同一人担任总经理和董事会的职务。
3.4提高會计师事务所风险意识
会计师审计要关注管理人员的人事背景,很多上市公司管理层具有出色的背景,但并不意味着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一旦出现经营状况不好,或者利益驱使,均有可能产生财务造假行为。会计师要关注企业治理情况,关注董事会和监事会,很多公司由于监事会和董事会未能发挥出实际作用,出现了财务造假的行为。要关注企业高管激励制度,当激励制度不足时,企业发展对高管薪资没有影响,高管就容易出现财务造假提高自身利益。上市公司常使用虚增收入或者虚减费用进行财务造假,会计师要注意审查利润表,进行财务分析,及时察觉造假行为。
在南方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造假中,由于企业长期聘用一家事务所,和事务所建立了密切关联,事务所独立性受到直接影响,造成财务造假行为的出现。我国可实行审计机构五年轮换制度,要求强行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规避财务造假行为。为保证涉及会计师的独立性,可减少事务所对上市企业负责的非审计业务,以保证其独立性。另外,我国证监会、财政部门等相关部门,要重视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加强对事务所的处罚,约束事务所审计责任,避免事务所和企业合谋作假。
3.5严格惩处财务造假行为
在南方股份财务舞弊案中,造假行为持续5年之久,造价金额多达3亿元,但证监会仅判处50万元,惩罚力度严重不足,并不能起到威慑教育的作用。因此对于财务造假行为,应当加大处罚力度,严厉追求责任人法律责任。另外要对财务造假相关中介机构进行处罚,完善法律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对各相关责任人展开全面追责。并对证券民事赔偿相关法律进行修订,明确负责人法律责任,对财务造假负责人经济上的处罚,起到震慑作用,消除其他上市企业财务造假的想法。另外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一方面开通社会监督渠道,设置奖励措施,鼓励社会公众,积极监督监管,杜绝财务造假行为。另一方面充分借助媒体力量,对上市公司进行宣传教育,形成健康的市场环境。
4 结论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主要包括融资压力、追求个人利益、规避摘牌退市、满足盈利目标。财务造假将影响市场资源配置,影响经济决策,扰乱证券市场秩序,损害金融机构或中介机构利益,引发社会信任危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需要完善市场机制,加强企业道德意识建设,建立平衡的股权结构,提高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意识,严格惩处财务造假行为。
参考文献:
[1]邹海坤.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防范及解决方案研究——以金亚科技为例[J].中国商论,2020,(04):66-67.
[2]罗岩.论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以东芝财务造假事件为例[J]市场论坛,2020,(01):56-59
[3]王峥钰,曾天羿,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浅析——基于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的思考[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9):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