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丽琼
港股上市公司远大医药(00512.HK),接连在抗肿瘤药领域发力,引发市场关注。
两年间,远大医药已相继并购Sirtex钇-90介入靶向治疗、OncoSec TAVO免疫治疗、行深生物的溶瘤病毒免疫治疗以及eTheRNA的mRNA疫苗平台技术等。而这些颠覆性创新技术,有望给肿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在外界眼中,远大医药这家有着81年历史的老牌国民药企,一直保持着国内呼吸及五官科、心脑血管急救领域不可撼动的优势地位,且在上述领域拥有10个以上销售额过亿元的药品品种。
眼下,抗肿瘤药物市场竞争格外激烈,尤其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群雄逐鹿,一片红海。那么,远大医药缘何要“杀”入竞争如此激烈的领域?未来企业研发管线的布局还有哪些看点?在积极进行国际化并购的过程中,企业的经营管理、资本能力等能否匹配全球化运营的需要?近日,支点财经就上述问题对远大医药进行了深入探访。
肿瘤,人人闻之色变。曾经,很多人认为,得了肿瘤就是患上不治之症。
2018年,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将靶向药和靶向治疗带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人知道,抗癌不再只是对单一患癌部位的治疗,而是向着“靶向治疗+介入治疗+免疫治疗”的肿瘤精准治疗策略方向逐步发展。
也是在这一年,擅长化学制药的远大医药开始涉足肿瘤领域。2018年,远大医药联合鼎晖投资,斥资约100亿元收购澳洲Sirtex公司,获得了抗肿瘤重大创新药品“钇-90 树脂微球”(以下简称“Y90”)。
首战告捷,远大医药越战越勇,并加速拓展步伐。
2019年,远大医药先是锚定了美股上市公司OncoSec,将其全球首创肿瘤免疫疗法产品TAVO在中国及38个亚洲其他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权利收入囊中。后来,又以900万欧元的价格获得比利时eTheRNA公司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生产技术,用于在肿瘤免疫领域开展研发、生产及商业化活动。
今年7月,远大医药投资3000万元,取得上海行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VSV-GPM(水泡性口炎溶瘤病毒产品)的全球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这是一项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全球创新技术。
在业内人士看来,远大医药持续布局肿瘤精准治疗的背后,是全球肿瘤药物市场的持续增长。有关数据显示,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近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7.6%,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65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到新的领域开疆拓土之前,远大医药已对自己的优势领域进行了全面提档升级。2015年起,远大医药完成了在心脑血管、重症急救领域的创新和前沿布局,为此投入数十亿元。
随着上述全球创新技术的陆续投入,远大医药聚焦精准介入及肿瘤免疫领域和抗病毒抗感染领域两大核心赛道的战略意图已然清晰。
不难看出,远大医药在科研投入方面按下了“快进键”,目的是实现弯道超车。
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和稀缺性是长期利润积累的本质因素。在医药行业,“独家”“高壁垒”就意味着话语权、高毛利。远大医药为完善自身研发生态布局所进行的并购,首选都是“全球首创”“独家新药”。
在抗肿瘤药领域,远大医药入局虽晚,但步步为营。其中,收购的Sirtex作为一家全球性的生命科学公司,主导产品Y90是一种治疗肝癌的新型“武器”,自上市以来在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已累计治疗患者超10万人次。在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有关Y90联合PD-1(一种免疫治疗药物)治疗肝癌患者的Ⅱ期研究显示,40例晚期患者的Y90放射区域内的靶病灶有81%出现消退,中位生存期为15.1个月。
远大医药表示,Y90与化疗、单抗可联合使用,有望成为中晚期肝癌一线治疗方法。同时按规划,后期企业也将围绕Y90产品的国产化,在国内建立覆盖全亚太地区、年产值超40亿元的高端医药产品制造供应中心。
远大医药收购的海外公司,都至少拥有或在研一项全球首创技术。比如,收购的美股上市公司OncoSec的免疫疗法TAVO,已被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孤儿药”(又称罕见药),该药品主要用于不可切除的转移性黑色素瘤,目前处于Ⅱb临床研究阶段。除TAVO之外,OncoSec还针对肝脏、肺部或胰腺等开发了VLA(一种整合蛋白)肿瘤免疫治疗技术。
比利时eTheRNA拥有的mRNA疫苗平台技术,对晚期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性疫苗项目已在欧洲开展Ib期临床研究,并申请了加速审批。
今年刚刚进入“远大战队”的上海行深生物,其研发的溶瘤病毒也是全球创新技术,对肿瘤细胞杀伤效率高、靶向性好、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且成本低廉,被称为未来极具潜力和应用前景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产品不仅有利于丰富远大医药在肿瘤治疗领域管线,有助于产品之间产生协同效应,而且通过深入参与这些前沿治疗药物的研发,亦能有力促进企业研发能力、人才储备与创新文化的全面提升。
随着远大医药的研发创新与国际标准接轨,远大医药也同步引进了一批全球优秀研发人才,便于更好地承接国际化项目。
众所周知,原研药的研发周期很长。一款药品需要对成千上万种化合物进行层层筛选,再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才能获准上市,通常耗时长达10-15年。有的药品即便到了临床试验阶段,也可能因为安全性和疗效性未满足审评机构的要求,而导致研发终止。
因此,远大医药根据企业实际,采用以合作研发、专利授权为主的创新模式,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提升研发成功率,加快研发进展。
2019年,远大医药的研发投入占比进一步提升,累计在研项目超过70个,覆盖了心脑血管急救、精准介入及肿瘤免疫治疗、抗病毒抗感染、呼吸及五官科、罕见病以及生物健康等多个领域。
高效率的研发,就是在与时间赛跑。
今年,全球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抗病毒、抗感染药再次成为全球药企重点关注的领域。而在此之前,远大医药就已在抗病毒、抗感染领域进行了提前布局,获得了首创治疗副流感产品的全球化权益,以及与澳洲国立大学合作首创的脓毒症产品的全球化权益。
2019年,远大医药在澳洲成立研发中心。在今年新冠疫情暴发初期,澳洲研发中心就借助战略合作伙伴——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糖组学研究所丰富的病毒及药物筛选经验,在已上市药物中筛选可能对新冠病毒存在抑制作用的药品。
今年5月,远大医药又分别获批在澳洲开展用于治疗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Ⅱ期临床研究,以及用于治疗脓毒症的Ib期临床研究,体现了远大医药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性布局能力。
创新赛道、技术壁垒、高效研发、专业团队,不仅是投资者衡量一家企业内在价值的核心要素,也是资本市场对企业估值判定的标尺。2020年以来,远大医药股价累计涨幅已超过40%,正是得益于高壁垒产品的提前布局——这些产品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想象空间。
据介绍,远大医药正计划投资超10亿元,分2-3期建设光谷联合实验室。该实驗室将聚焦精准医学、生物合成、罕见病转化等多个领域,推动创新药、创新产品的引进和落地。
远大医药计划将上述新技术与已有的管线产品形成优势互补。未来,在精准介入及肿瘤免疫、呼吸及五官科、心脑血管重症急救、罕见病等领域不断增加产品储备,在巩固自身研发团队实力的同时,持续推动国际并购和先进技术及产品的引进,坚持“自我研发+全球拓展”双轮驱动,“跑”出真正的远大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