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飞艳 汤雅静
【摘 要】目的:观察总结基层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救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例7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35例)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35例),比较两组病例护理结果差异。结果:经评估,两组病例护理后认知功能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存在明显差距(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基层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睡眠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基层医院;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是指脑供血突然中断后导致的脑组织坏死。通常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1],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的脑组织软化、坏死。急性脑梗死作为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患者即使治愈后也经常遗留有各项功能障碍症状,对其后续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因此如何给予患者更加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巩固和优化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效果,是当前临床护理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基于此,本文作者观察总结了基层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救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例7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中男性、女性分别为19例、16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6.2±4.8)岁;本组病例文化程度涵盖初中10例、小学15例、文盲10例。对照组(35例)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0例、15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6.5±4.6)岁;本组病例文化程度涵盖初中11例、小学14例、文盲10例。两组病例上述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明显差异,可对比(P>0.05)。
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过明确的诊断和及时抢救治疗,并且抢救成功;2)可以收集到患者完整的检查和病史资料;3)研究符合伦理道德,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并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者;2)精神系统疾病,或者意识障碍性疾病,无法有效配合者;3)不依从、不配合及拒绝参加研究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例入院救治过程中始终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保持卧床休息状态,指导患者日常饮食作息、药物服用方法,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观察组病例入院救治过程中同时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生活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并了解其生活环境,为其建立病情档案。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密切交流,告知患者当前病情进展、治疗措施、治疗效果、预后措施、康复措施等,取得患者信任并引导患者始终保持积极心态面对生活。同时护理人员结合患者治疗后实际遗留症状,指导其后续生活中的危险因素与注意事项,引导患者在遗留相关功能障碍的情况下适应健康作息、健康饮食、健康生活的种种要求,引导患者持续锻炼、起居出行、洗漱饮食等多项生活行为,针对患者在锻炼过程中的各项进步予以积极鼓励。护理人员要求患者家属需要给予其更多的关爱和鼓舞,坚持统计患者日常锻炼频率,鼓励和协助患者完成各项生活行为锻炼。
2)康复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实际治疗效果,有侧重地引导患者展开后续康复锻炼。针对患者遗留的认知功能障碍,护理人员联合患者家属从头开始学习各种文字、图片,通过观察以往的照片、视频等刺激患者大脑功能,引导患者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等逐渐建立更加正确的认知观念;针对患者遗留的肢体功能障碍,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强调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于患者住院期间展开针灸、按摩、翻身等多项护理干预操作,同时引导患者坚持坐立行走锻炼,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患者拐杖、轮椅等工具以协助其正常行走。
所有病例均接受持续3个月的随访。
1.3 观察指标
1)使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评估两组病例护理前后认知功能差异[1];2)评估两组病例护理前后睡眠质量(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完成评估)与日常生活能力(使用Barthel指数完成评估)[2-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資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χ2),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评估,两组病例护理后认知功能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存在明显差距(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作为一种脑供血突发性中断并由此引发患者脑组织坏死的脑血管疾病类型,患者虽然能够通过相应的救治措施来改善由于脑组织损坏而造成的各项身体不良症状,但对于已经坏死的脑组织以及由此引发的功能障碍却并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4-5]。在此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以激发患者个人救治愿望,同时借助患者的个人努力来促进其功能障碍恢复,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一项重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病例的救治过程中,由于基层医院本身人力资源、器械设备的缺乏问题,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联合患者家属的力量给予患者更多的照料和关爱,同时借助患者家属的监督作用、鼓励作用引导患者在治疗进程中持续保持良好的锻炼,恢复其各项身体素质的同时结合患者以往生活内容,通过以往记忆唤醒患者,促使患者认知障碍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帮助患者积极适应治疗后的生活环境。最终本次研究结果中两组病例在护理后的认知功能、睡眠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上均有明显差距(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基层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睡眠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晓云,叶斌.多维度深度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06):827-829.
[2] 万婷,许倩瑜.舒适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4):240-241.
[3] 崔琼,杨文华.提升希望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介入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和希望水平的影响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4):1790-1793.
[4]] 戴克银,李春娇,徐航,等.前馈控制理念的措施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对神经和凝血功能的改善作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03):524-527.
[5] 牛亚丽.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5,11(02):1041-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