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摊开来,一座桥一段历史;竖起来,一座桥一座丰碑。
今年3月31日,是“国家名片”矮寨大桥通车8周年的日子。其时抗疫正忙,复工复产复学也正忙。大桥无言敞开热情的怀抱,迎送南来北往的人们。桥下,是看一眼都让人心慌的335米深渊,桁梁之间,湖南高速人正攀上爬下,擦拭检修。桥连古今,引人万千遐想,神思激荡。
潇湘洙泗,水泽湖南。湘资沅澧绕行衡岳、武陵、雪峰诸脉。鸿蒙未开,山水臃塞。湖湘先民累石为墩,架木为桥。溪上搭石,谓“石桥”;埋设石磴,谓“磴步桥”;驾几根木条,谓“木桥”;在较宽深的溪河,则兴修“石拱桥”;但若遇上大江大河、高山峡谷,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发轫于尧舜的湘粤古道,直到公元前214年,才在郴州北湖区修“万寿桥”。时光荏苒,湖南省境内现存最早的桥梁,当数唐朝初年的澧县石拱桥。接踵而至,是宋代醴陵渌水浮桥,衡阳县青草桥,临澧佘市桥,常宁廉政桥,武冈石羊桥,浏阳沿溪桥;明代郴州苏仙桥,衡山白果桥,桂阳七拱桥,新宁江口桥,安化乐安桥,芷江龙津桥;清代湘乡万福桥,澧县多安桥,新化油溪桥……
有座“蛮桥”,在益阳桃江县“低调”了1204年。为何叫“蛮桥”?一来湖南古称“南蛮”;二来桥身由20块巨石组成,全赖百姓“蛮力”搬来;三来当地年年涨洪,人畜过桥,居然无事,桥有“蛮命”。
“蛮桥”又名“牛剑桥”,乾隆《益阳县志》中点了一笔:“桥势高阔,石梁甚巨……滩上有老人背剑骑牛指示辄成,今桥旁有牛蹄迹存焉,故以为名。”这座20米长、7.2米宽的古桥,俨然一块“活化石”,镌刻着湖湘先民“霸蛮”务实、睿智浪漫的品质。
直至民国,湖南方首开公路建桥之先河。1913年至1923年,长潭军路修筑,有砖石拱桥8座、砖石墩台木面桥23座。1927年建成的潭宝公路,铺桥69座。后虽经“焦土抗战”“交通破坏战”,全省仍幸存桥梁1383座,共计16535米。
湘西芦溪能滩河,国民党迁都重庆,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必经之险。两岸陡峻,水流湍急。1937年,从川湘公路过河只能搭设木便桥,洪水一来即毁。遂由宁乡籍建筑大师周凤九牵头,于高空搭建了单孔80米跨径的“能滩吊桥”。
“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曾赞誉湖南:“以孔长24.38米之系杆拱桥——永丰桥,为全国最长径间之钢筋混凝土拱桥记录;而孔长18.29公尺之白竹桥,又造成全国(孔径)最长之石拱桥;能滩钢链吊桥,系利用废旧汽车钢架重铸而成,不假手外洋材料,完成孔长80公尺之钢链吊桥,在当时推为国中唯一之新式吊桥,尤见匠心……湖南省修筑公路,推为全国第一。”
矮寨悬索桥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王拥军 摄
何以桥梁建设于民国有成?公路建设统归省办,实施以工代赈,地方征收附加税以应兴筑事宜。湖湘百姓勤劳睿智,宁肯舍命,不肯屈服于闭塞贫穷。史载,筑路工人攀藤附葛,劈山凿石,死伤逾万,诠释了湖南路桥之魂。
当然,在兵荒马乱的民国,湖南交通所谓“居全国第一”显然是“矮中拔高”,其实难副。一句“跑洪江”,便是湘西南交通落后的代名词。旧社会,当地人祖辈挑着桐油、茶油、稻谷翻山越岭,渡江涉河数百公里,只为到洪江古城换点食盐、洋油、火柴、棉布。光是翻越海拔1900多米的雪峰山就要“脱层皮”,想一桥飞架高谷深峡?做梦去吧。
湘江流淌千年,主河道竟无一座桥梁。破天荒的还是1958年建成的7孔跨径60.5米钢桁架梁桥——衡阳公铁两用桥。1960年,8孔跨径60米的湘潭湘江大桥通车,系全国最早的大型公路肋拱桥。1964年,时任湖南省交通厅厅长李善民、副厅长禳明德牵头打响“危桥改造歼灭战”,两年改造1288座桥,共计14598延米。
别看如今长沙八桥飞架,倏然畅行,连连登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若时光倒转四五十年,五一路上人车蚁聚,一堵几公里,渡河数小时。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实在看不下去,拍板决定:“修一座桥,中南局出一半钱!”
1971年9月,长沙湘江一桥(橘子洲大桥)动工。几十万男女老少肩扛手推,劳动号子与湘江潮涌之声相融,数九寒冬的江面上,仿佛弥漫着腾腾热气。翌年9月,大桥通车,飞虹横江。
刘志信 摄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建设晨曦
讲起修建湘江一桥的往事,年届八旬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上官兴仍激动不已。“那时,我们几个技术人员在工地上转个不停,讨论方案,计算数据,夜以继日。写写算算,拨拨拉拉,算盘子打得精准!”
1532米的湘江一桥,包干2000万,只花了1800万。个中秘诀是什么?由上官兴主持的无支架缆式吊装施工,乃湖南原创并首次采用,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作为当时中国最大规模的双曲拱桥,湘江一桥也一举斩获国家首届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后,1980年,望城沩水桥通车,首次采用多点柔性顶推施工,该创新工法沿用至今。1986年,拥有120米连续梁的常德沅水大桥通车,首度采用三向预应力施工,不但刷新了当时的跨径纪录,也引领了大跨度预应力连续梁的风潮。
上世纪90年代始,改革开放鞭策着湖南桥梁进入发展新阶段。由每年一两座到几十、上百座,由轻型化向全寿命周期成本转化,由平原向湖区、山区挺进,跨越大江大河、高山深谷,技术创新竞风流。
1991年,沅陵沅水大桥通车,为当时湖南省境内墩身最高、跨径最大的连续刚构桥。1992年,主跨210米的湘江银盆岭大桥通车,系当时国内最大的单索面斜拉桥。
不得不提的,是洞庭湖一桥。风高浪急的洞庭湖,以桀骜不驯的方式进入长江,船只往来频繁,通行量巨大,曾经一堵就是好几天。在洞庭湖建桥,谈何容易?若只是在湖中“插根筷子”,桥是修了,钱也花了,却还是“空路”。为此,湖南交通设计院进行勘测设计,技术论证,历时五年,确定了主跨310米的三塔斜拉桥方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亲自过问项目资金。
2000年,洞庭湖一桥建成,既标志着中国首次在7公里的水域建成一座能满足长期航道发展和防洪防汛需要的世界级桥梁,也标志着我国对大跨径桥梁抗风能力有了全新认识——湖南大学陈政清院士团队研制采用世界先进的磁流变阻尼器,解决了洞庭湖风雨共振难题,实现了抗风技术的重大突破。大桥的建成还标志着中国首创了预应力混凝土多塔悬索桥,该桥于2004年入选首届“中国十大桥梁”。
参建洞庭湖一桥时,湖南交通设计院公司总经理、桥梁专家向建军才20多岁。他回忆道:“当年,胡建华大师率领我们一帮年轻人,整天钻进芦苇荡,深挖、钻孔、取样、分析,掌握原始数据。饿了,啃几口干粮,累了,倒在芦苇上打个盹,个个灰头土脸脏兮兮。一天,我们出芦苇荡讨水喝,有村嫂见状训斥儿子,‘看你吊儿郎当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像这些叫花子一样。’”有谁知道,这些名牌大学毕业的“叫花子”,正在洞庭湖上创造“奇迹”呢!
改革开放的东风,催生了1994年12月26日的莲易高速、长永高速建成通车,自此,湖南进入“高速时代”。快捷、高效、安全的高速公路,成为桥梁的主要载体,6802公里湖南高速公路上,“长”出了5297座桥梁,长达1300公里。
刘志信 摄星城长沙,桥梁夜景
25公里的长永高速上,有13座(小)桥梁,总长1286米,桥隧比4.5%,而91公里的龙(山)永(顺)高速上,仅特大桥、大桥就有61座,总长25公里,桥隧比达46%。此后,湖南高速游龙腾地,从长株潭平原微丘区向湘西、湘南山岭重丘区挺进,桥梁擦着地面,钻进山腰,穿入云端,仿佛那劲健挺拔、千姿竞秀的龙脊。
2016年通车的湘南“地标”——全长2272米的厦蓉高速赤石特大桥,是以洞庭湖一桥的技术为基础建造而成的。大桥坐落宜章,跨越千米峡谷,地下全是复杂岩溶,施工难度极大。最初考虑采用大跨径悬索桥及大跨径、两跨斜拉桥等方案,无奈均耗资过大,最后只好改为每跨380米的三跨斜拉桥。三年间,项目团队战胜了超岩溶发育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等10大施工难点,获得7项国家专利。有媒体评价该桥:“提供了大江大河和高山峡谷建桥的经济、美观方式,推动了中国斜拉桥技术的进步。”
紧接着,湖南又亮出一张新名片。2018年2月,当时“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悬索桥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洞庭湖二桥)开通。其加筋梁体系提高了桥体刚度和抗风能力,高性能混凝土桥面体系解决了疲劳破坏、桥面铺装破损的问题。
2017年3月,湖南高速公路集团副总工程师,曾获“国企楷模”称号的桥梁专家陈国平受命主持洞庭湖二桥建设工作。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副“烂摊子”,都快火烧眉毛了,很多技术指标还未定。陈国平果断决定,调动各要素,增加生产线,改全梁段铰接窗口合龙为多梁段刚接窗口合龙,一举让钢梁安装工期由5个月缩减为2个月。
为赶工期,陈国平连重病的父亲都没能看上一眼,酿成终生憾事。当笔者问及此事,他长叹一声转了话题,说起谁谁家就在附近,春节施工过家门而不入;谁谁无暇照料重病妻子,阴阳两隔,痛哭不止;冰雪天缺水断电,桥上不停工,大伙啃着冷面包,一杯开水让来让去……
说起湖南桥,就绕不开矮寨大桥。2009年10月,陈国平紧急受命,中途接手主建矮寨大桥。大桥原设计跨过德夯大峡谷,钻12公里隧道。造价虽低,但要在“地质博物馆”排璧高地施工,水土流失大,无异于“太岁头上动土”。为此,湖南省交通厅、高管局会同湖南交通设计院反复论证,提出高线位方案,过顶排璧高地,确保水土环保不受影响。
然而,要在五六百米高、1300米长的德夯大峡谷施工,怎么吊装架梁?若从谷底吊,下有国道319线,没有施工场地,安全和工期都不允许;若从两岸刚性顶推,结构又受不了。后来,项目团队从景区索道缆车中受到启发,研发了“轨索滑移法”。1000多米梁,85天架完,省工半年,省钱2000万。中国首创的轨索滑移法还与高铁技术一起,被李克强总理带到欧洲推广。因技术创新攻克数项世界级建设难题,不久前,矮寨大桥获评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杭瑞高速主干线凤(凰)大(兴)高速,打破了暗河涌动、深不可测、施工无路可走的困境,研发了钢护筒处理方法,解决了把总湾大桥地下暗河灌柱桩孔孔底清渣、掏渣桶和吹送清渣等问题。
炎(陵)汝(城)高速在洣水河修桥,也一度被地势险峻、地质松散、气候多变、建材运输艰难等“拦路虎”挡着。随后,建设者另辟蹊径,研发了“空中运输”缆吊施工法。建成后的洣水河特大桥桥面标高712米,为当时全国第二高的高跨大桥,其270米的起吊高度也刷新了国内的缆吊纪录。
纪录就是用来打破的。有着“三湘第一跨”美誉的南(县)益(阳)高速南洞庭湖大桥(洞庭湖三桥),全长3171米,为三跨每跨450米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大桥采用新技术施工,攻克了深基开挖,大直径超长桩基钻孔,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浇筑等难题。
“5、4、3、2、1,发射!”一声巨响,火箭拉着特制的绳子,几秒就跨越了800多米的险峻大峡谷,飞到对岸。这是2011年5月,张(家界)花(垣)高速澧水特大桥现场的一幕,也是国内第二次采用“火箭抛送法”施工,建成后的澧水大桥有三项技术创新居“国内第一”。
“湖南高速必须继续秉承创新发展理念。”湖南高速公路集团董事长、工程管理专家马捷表示,修好一座加快转型攻坚、强化担当作为的“改革桥”,开启高质量经营发展新征程,乃是当务之急。
湖南桥梁建筑技术不断创新,经验不断积累,不但造福三湘,也造福海内外。多年来,路桥湘军将“引桥”向外延伸,建成了南京长江二桥、安徽铜陵大桥、湖北荆州长江大桥、广东九江大桥、佛山平胜大桥、杭州钱江三桥等。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一块块金灿灿的奖牌,无不凝结着开放竞争、内实外美、匠心独运的建设精神。
洞庭湖一桥的技术经验,被输送到宜昌长江大桥、武汉白沙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五桥等大工地上。
2006年,湘南人建成的佛山平胜大桥,以350米跨度的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创下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第一座独塔自锚式悬索桥的纪录。有意思的是,美国设计的385米跨度、独塔自锚的奥克兰海湾大桥,此前一直不敢施工。平胜大桥顺利施工后,迅速吸引30多名美国专家来到工地学习。
多年来,湖湘儿女怀揣“路桥宝典”走向世界,不但在非洲援建了众多公路桥梁,还在东南亚、中东等地,承建了造价数十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工程。单是湖湘重型建桥设备,在非洲就有数千台。
有位湖南桥梁设计专家,在卢旺达的工作日记中写道:“细小的罗盘让我在地质海洋浪里白条,不至于迷失方向。断层之下,压碎岩横行,让我一笔笔图中勾画。过后有闲心,红砖青瓦映兰草,绿苔小径赏春花。”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湖南路桥人“架桥出海”,深耕经营,在打造海外项目标杆的过程中,既增进了交流,缔结了友谊,也深刻诠释了“中国理念”“中国制造”“中国速度”“中国形象”。
距湘西南洞口县城15公里,有座悬带桥。桥悬空中似吊带,吊带上立起几个桥墩,远看像呲牙的笑脸,又像妊妇挺着大肚子。这座悬带桥与越南龙桥、英格兰猴桥、荷兰动物桥、匈牙利自由桥等齐名,堪称世界级“怪桥”。
由洞口北行百十里,湘西凤凰,乌巢河大石桥似乎“等你一千年”。其实,该桥建于1990年,由青灰色白云岩垒成,净跨120米,是全国最大跨径石拱桥。桥飞峡谷,携挽两山,结构柔美,桥下河水如碧玉,与大桥相映成趣,景致绝佳。“共和国元老”王首道曾为大桥题词——“天下第一大桥”。
空中看桥,如赏美丽图画。永(顺)吉(首)高速上,全长24公里的64座桥梁,伸展健美手臂,拥抱栖凤湖、芙蓉镇、古丈红石林、峒河国家湿地公园。猛洞河钢管大拱桥,被列入《世界最高桥梁名录》。两岸山体垂直,花团锦簇,猿猴嬉戏,碧水清澈,倒影成画,描绘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图景。
潭邵高速水府庙,一座天桥连接一对服务区,桥体似倒悬的帆船。驱车而过,人工湖上波光粼粼,白帆点点,水鸟野鸭,渔歌互答,路、桥、湖一体,令人心旷神怡。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李白、杜甫、刘禹锡、黄庭坚……古来多少文豪,千里迢迢,渡船涉江去往君山。如今,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似一条彩虹,几分钟划过滚滚洞庭,将岳阳楼、君山岛连成一片,将“柳毅传书”的“小爱”,溶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爱”。
如果说,湘潭昭华大桥混凝土桥塔造型,犹如一朵亭亭玉立的莲花挺立湘江。那么,塔顶到地面290米、桥面离地面180米的赤石特大桥,则有几分广州“小蛮腰”的韵致,其双曲线索塔设计,既确保桥梁安全,又注重造型美观,每每令司乘为之赞叹。
湘江穿城,一地两岸,长沙八桥跨江,处处夺目。2003年建成的长沙市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立交桥——伍家岭立交桥,以“太极图”布局、“双鱼咬合”造型,蕴含湖湘“鱼米之乡”之意。长沙梅溪湖上,被CNN评为“世界最性感建筑”的步行桥,5个节点编织成红红的“中国结”,那蜿蜒柔和的线条里,仿佛诉说着女性起伏的曲线美。
最美还要看矮寨大桥,它以洪荒之力,将吉首、茶峒天堑连通,“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人们观览青山石境,飘游云端仙境。桃花、梨花、山樱热情奔放,柳树、山竹、红叶石竹吐出新绿。若还不尽兴,可徜徉桥下,或登上桥塔,俯视盘山公路,看德夯苗寨,农舍隐约,翠竹掩映中,好一派土苗风情。
这里,既是4项技术指标位居世界第一的“建筑名片”,也是年入五六千万元的4A级景区,更是“交通+扶贫+旅游”的标本。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到矮寨大桥视察。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神采奕奕地踏上了矮寨大桥,挺立桥头,他说道:“谁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矮寨大桥就是中国的圆月亮。”
孟亮 摄水龙畅想曲,郴宁高速水龙互通航拍
是呀!从木桥到石桥,从拱桥到吊桥,从磴步桥到风雨桥,从混凝土桥到钢管桥,从斜拉桥到悬索桥,从几米桥长到23公里总长,从6米跨径到1480米大跨,从一千多座一二十公里,到一万多座千百公里……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下沉上长,四通八达。桥,串连山河美景,见证历史风云,演绎时代节奏,承载文明成果,成为推进富民强省、近悦远来的湖湘“硬核”。
摊开来,一座桥一段历史;竖起来,一座桥一座丰碑。秉承科技创新、经济适用、生态环保理念,湖南成为桥梁大省、桥梁强省。它改变的是建设规模、材质、速度,是通行方式、造型效果、建造纪录。不变的是敢于拼搏、敢为人先、创新图强、与时俱进的“湖湘精神”,是从此岸到彼岸、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永不停步,砥砺前行的雄浑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