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草籽
一
2005年,孙应义靳淑琴结婚的第41个年头,靳淑琴突发脑梗,卧床3个多月。由于治疗、护理得当,病情恢复不错,三个月后即可扶着墙走路,半年后可以下楼,孙应义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这一年是孙应义退休后最忙的一年,负责患病老伴儿生活起居的同时,每天要为家里八口人做三顿饭,非但没有感到苦和累,反而乐乐呵呵,很有成就感。2019年底我采访他们老两口的时候,对这一段经历感到不解:孙应义退休前担任过西藏阿里、陕西咸阳军分区副司令员,退休了不但做饭,而且要做八个人的饭,能行不?
孙应义一笑,说,我在部队当过炊事兵,当过后勤部长,做饭炒菜一直很在行。部队是熔炉,也是课堂,戍边卫国之际,衣食住行是基础是保障,方方面面都要学习都要精通。部队出来的人,好多人都是全才。
靳淑琴1968年随军,在新疆叶城、西藏阿里陪伴丈夫20年。莽莽昆仑,漫漫风雪中夫妻间的感情得到升华。退休后孙应义出版了六本书,其中第一本是诗集,书名正是《昆仑情》,抒发的是对北国壮丽风光和戍边官兵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自然也包括对妻子的感激之情。
妻子患病卧榻之际,孙应义对她无微不至照料的动力,自然还是来自昆仑之情。这种深厚的昆仑之情,靳淑琴自然心领神会,她的报答便是早日康复,减轻丈夫负担。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她能下楼后便加入了广场上大妈们的健身团体,跟大家一起甩手、拍手,每天数千下,拍得手红脸红,全身血液畅通。又过了半年,已基本恢复到病前水平。
身体好了,全家欢喜。昆仑山上走下来的这对儿老夫妇又开始出门旅游了。掐指一算,退休至今他们游览了内地诸多名胜,还去了欧洲七国、香港台湾,处处留下了妻子的笑声,也留下了丈夫的一首又一首诗歌。
2019年,靳淑琴在家里两次摔倒,分别跌断了左右胳膊,痊愈后勉强可以自主吃饭,但脱衣穿衣、上厕所洗脚等,仍要靠丈夫帮忙,孙应义又开始忙了。两个儿子都说,爸爸80岁了,是时候请保姆了。孙应义不同意,他说保姆可能力气比他大,但保姆可有他对老伴儿那个情谊?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昆仑情。
二
昆仑山上凝练的感情,还要从结婚那一天说起。
1964年6月,孙应义在部队担任副指导员,经批准回家探亲、结婚。他和未婚妻都是临潼人,两人的村子很近,是经人介绍认识的,书信交往一年余。
回家结婚,身上装着400元钱。到家第二天就动工盖房子,乡亲邻里都来帮忙,不到半个月时间三间房子就盖好了,紧接着便举行了婚礼。关于婚礼,孙应义回忆说,当时家里穷,连买喜糖的钱都没有,骑着自行车把新娘迎过来,双方家长围坐一桌吃了一顿饭,不要说没有请乡亲来吃饭,新娘新郎都没吃上。领结婚证那天两人路过供销社,新娘开口说想要一双雨鞋,新郎犹豫片刻,说以后再买吧。直到现在老两口还记得这件事。
婚后五天假满回部队,照顾父母和四个弟弟的担子便落在了靳淑琴肩上。那四年是怎样走过来的,大家从孙应义的诗里可以看出来:
新婚简陋无酒宴,
亲人相见茶代饭。
恩爱五天两分居,
吾上昆仑守边关。
贤妻在家耕桑田,
勤劳朴实意志坚。
家贫如洗度日艰,
敬老扶幼称模范。
作者也当过兵,知道部队干部带家属的条件是兵龄15年、营级干部等,采访那天我才知道新疆边防一线有特殊规定,排级干部即可带家属,带不带家属是衡量干部是否安心边防的一把尺子。所以到了1968年,靳淑琴便随丈夫走上了昆仑山,一待便是20年。
靳淑琴可不是一般的随军家属,让干部战士眼前一亮竖起大拇指的,是她到部队后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开拓进取,组织起二三十个家属开荒种菜,茄子、黄瓜、豆角、西红柿等,从10里路外取水浇灌,一举解决了部队留守处没菜吃的问题。二是乐于奉献,每年包一个连队,动员家属们自带肥皂、大铁盆、针线,为汽车连战士洗被子。叶城一带空气干燥,上午洗被子下午即干,可赶在战士晚上睡觉前缝好。
还有三件事大家不知道,只有孙应义心里明白:每个月给临潼老家寄钱,不论多少,妻子从不过问。二是搬到西藏阿里后妻子入党参加了工作,任部队农场保管员。仓库里每天扫扫边角也能扫出两把粮食,回家喂自家养的鸡足够了吧,但她从未借工作之便给家里拿东西,家里养的20多只鸡的饲料,都是她骑自行车到县城买麸皮解决的。三是汽车连出发执行任务后,她便到车场捡废弃的油乎乎的擦车布,回来后用碱水煮过,晒干,打成袼褙,自己动手做鞋,给两个儿子穿,也寄回临潼给丈夫的弟弟穿。
说起昆仑往事,孙应义记忆犹新,他说他的几个弟弟结婚,棉被衣服都是靳淑琴置办的。他在边防线上一年半回一次留守处,晚上经常见妻子在灯下做衣服、纳鞋底、织地毯。织地毯是跟维族群众学的,美观大方不说,还在地毯上织出“新疆留念”四个字,织毯技艺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为此,孙应义写诗纪念:
织机咚咚响,
贤妻绘图忙。
倾听白鸟唱,
犹闻白花香。
不夸双手巧,
敢说情意长。
这情意,便是越来越浓的昆仑情了。20年里,靳淑琴一人撑起了一个家,吃苦受累,默默奉献,全力支持丈夫工作。孙应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今生难忘。
三
1987年,孙应义调任咸阳军分区副司令员,靳淑琴也调到分区服务社工作,担任军品组组长。
离开昆仑山的时候,孙应义两口到县上劳动部门给靳淑琴办调动手续,部门领导跟老孙很熟,问给老靳的证明怎么开,那意思是说可以借此机会开一个国家正式职工的证明,回去待遇能好很多。孙应义一打听,老靳在服务社的工作岗位不在部队编制之列,应该算是大集体性质,于是实事求是,让对方开了相关证明。夫妻俩倒不认为错过了什么好机会,坦坦荡荡、光明磊落,才是做人的本分。
七八年后两人先后退休,人生掀开新的一页。靳淑琴的主业是带好两个孙子,让儿子儿媳们安心工作。孙应义在部队当过宣传干事、宣传股长、政委,擅长思想政治工作,退休后有了时间,读报读书,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20多年来先后出版六本书,其中诗集四本,收录了退休前后的诗歌一千多首。另外两本是回忆录,《军旅回眸》和《高原岁月》。他在《军旅回眸》的前言中写道:回味一个人的一生经历,应该是有价值的,珍惜现在,放眼未来,应该是充满信心的。
至今我已采访过4 0 对金婚老人,他们当中许多人都写了或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我发现,老人写回忆录是自信自在的体现,是思想依然活跃的体现。一本回忆录有如一把火炬,照亮了过去,也照亮了明天。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家人。
2013年11月14日的《陕西老年报》上刊发一条消息,说是一些在咸阳湖边锻炼的老年人,发现一个年近40岁的妇女经常在附近走动,神情恍惚,胡言乱语。热心的老人们多方打听,知道她因离婚受到打击而得了精神病,便决定出手相助,捐款共计1000多元,76岁的孙应义和78岁的老王又到民政部门为她申请补助3000元。一年多时间里,孙应义十多次带她到医院看病开药,病情逐渐好转。
采访提起此事,孙应义高兴地说,最近他见过病人的母亲,母亲说女儿的病好了,她在街上摆摊,女儿做饭、送饭,有时候还帮着母亲卖东西,跟正常人没有啥区别。孙应义和那些热心老人一样,都是解救危难的志愿者,社会平安和谐的维护者,令人感动。
如今,孙应义靳淑琴已经度过金婚,两个儿子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儿媳们经常回家,帮助婆婆洗澡,料理家务。去采访的那天,适逢小儿子回家探望母亲,带回一袋媳妇蒸的小笼包子,应该是老两口的晚饭。
说起儿子、孙子,老两口欣慰而骄傲。大孙子正上大学,小孙子在高新一中,个头一米九八,打篮球的好手。儿孙幸福,就是老人的幸福。老人幸福,就是儿孙的幸福。抚今追昔,老两口心头时常泛起幸福的浪花,有孙应义的诗为证:
夜半星星稀,
同枕忆往昔。
虽无金陪嫁,
俩人心似玉。
寒舍结伴侣,
白头两相依。
当年昆仑情,
如今更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