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沉默的杀手:慢阻肺

2020-08-17 07:21本刊综合编辑
人人健康 2020年15期
关键词:阻肺慢性病误区

本刊综合 编辑 常 晓

生命就在呼吸之间,呼吸为生命提供了能量。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来说,顺畅的呼吸却是一种奢侈。

慢阻肺患者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与同龄人相比活动时更容易感觉呼吸困难,易出现喘息和胸闷。尤其在感染细菌或病毒后,慢阻肺患者更容易急性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本刊医学专家提示,慢阻肺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慢性病,应该及早诊断发现,并坚持长期规范治疗。

慢阻肺成我国居民第三位死因

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数量达到9990 万例。近年来其患病率不断增高,40 岁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由2002 年的8.2%上升至13.7%,增长了近1 倍。

与高患病率形成对比的是,人们对慢阻肺的低知晓率。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兼感染科主任李燕明介绍,咳嗽、咳痰、喘、呼吸困难是慢阻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因为人们对慢阻肺的认知不足,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以烟民为例,很多人都知道吸烟对心脑血管、肺癌有负面影响,但却不知道吸烟实际上也是慢阻肺的高危因素;很多烟民上了年纪,如果上楼有点气短,通常认为与年龄相关,实际上也可能是慢阻肺导致的。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雯表示,慢阻肺是慢性的进展过程,公众无法通过症状早期去做甄别,甚至很多非专业的医务人员都不清楚,慢阻肺的科普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由于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慢阻肺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第三位主要死因。王雯介绍,我国慢阻肺患者常因急性加重而住院。急性加重表现为咳嗽增多,痰量增多,痰液颜色由白变黄,以及气短加重,这意味着疾病在进展。

慢阻肺在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肺功能会下降迅速,这也是慢阻肺对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危害。就诊时大多患者肺功能已减退30%~50%,这导致患者丧失劳动力,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期缩短,死亡率增高。

患者应早发现、早干预

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的慢阻肺和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一样,属于慢性病。药物治疗是慢阻肺治疗基础,通过规范的治疗,患者也可以正常生活。

慢性病的治疗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前者主要是减轻患者急性期症状,后者则是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死亡率。打开气道是慢阻肺的重要治疗原则,李燕明介绍,支气管扩张药物是治疗慢阻肺的基石。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慢阻肺需要长期治疗,慢阻肺家庭承担着很大的经济压力。有数据显示,慢阻肺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每人每年最低需490 元,最高可达24000 元。当治疗总费用为4670 元至12240 元时,每人每年非直接医疗的花费(护士、交通等)也需136 元至5324 元。

幸运的是,目前市场上市的三个双支扩剂,其中两个进了医保,如乌美溴铵/维兰特罗价格在200元左右,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王雯表示,以前是700 多元一支,患者都舍不得用,有的时候隔一天用一次,现在药剂列入医保,较低的价格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维持治疗。

“很多慢阻肺患者早期没有被发现,确诊后直接需要用双支气管扩张药。”李燕明表示,这也是医生不愿意看到的,未来希望更多患者可以在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减少用药负担。

防治慢阻肺要做好5 件事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9990 万例慢阻肺患者中男性占6840 万例,女性占3150 万例。不难看出,男性是慢阻肺高危人群。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吸烟,因为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直接且高度密切的危险因素。此外,生物燃料、空气污染,如pm2.5、pm5.0、pm10,也是慢阻肺的高危发病因素。

李燕明表示,“慢阻肺患者的康复是一个全疾病周期的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要改变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规范治疗。”因此,除了规范用药,慢阻肺患者日常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病情反复或加重。

第一,慢阻肺患者日常应均衡饮食,保证食物多样化,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少食多餐,避免食用汽水、啤酒等易产气的食品,防止腹胀影响呼吸。

第二,冬春寒冷季节易发生慢阻肺急性加重,要通过锻炼身体、接种疫苗等方法来预防感染,避免急性加重。

第三,不要吸烟,也不要接触二手烟。

第四,雾霾天气、疫情期间要戴好口罩,做好预防。

第五,慢阻肺是慢性病,可防可治,患者要有足够的信心,保持一个好心情。

慢阻肺的两大误区

目前,患者对于慢阻肺治疗依然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需要规避。

误区一:自行停药。慢阻肺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患者不能在出现些许好转就停药,一定要坚持复诊。如果想停药,也一定要跟主治医生商量。

李燕明强调,慢阻肺药物没有耐受或成瘾的问题,患者一定要坚持规范用药,就像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一样坚持用药。

误区二:过度追求用药疗效。部分患者过度追求治疗的立竿见影,殊不知,慢阻肺的治疗需要有耐心,以慢病的角度进行治疗。同时,对于医生,需要建议早期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加强肺功能筛查和评估,定期随访肺功能。

猜你喜欢
阻肺慢性病误区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慢阻肺可防可治(下)
慢阻肺可防可治(上)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