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经典名篇看新闻工作者如何践行“四力”
——重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有感

2020-08-17 10:00徐前山
新闻前哨 2020年7期
关键词:魏巍笔力眼力

◎徐前山

2020 年3 月6 日,是著名作家魏巍的百年诞辰。 1951年4 月11 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魏巍采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通讯后,毛泽东批示“印发全军”,朱德读后连声称赞:“写得好! 很好! ”周恩来赞扬它“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 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为经典通讯,不仅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 今天,重读《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一个深刻感受是,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新闻工作者必须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一、前线采访体现脚力

1950 年6 月,朝鲜战争爆发。 在这个危急关头,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当年10 月19 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 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毅然承担起保卫和平的历史重任。 [1]30 岁的魏巍,是1950 年12 月被派往朝鲜的,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三个月。

1951 年2 月从朝鲜回国后,魏巍调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但前方将士那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强烈地震撼着他,他急切地想让祖国人民了解自己的儿女是怎样地英勇, 是怎样地顽强。 他说:“我们多少战士被这百倍于惊雷的爆炸声震聋。我踏过被炮弹深翻过的阵地,我手握过鲜血浸透的泥土,前线这三个月,我终生难忘。 ”可以说,魏巍朝鲜前线三个月的采访,为写作《谁是最可爱的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位与魏巍在朝鲜采访有过交集的老人回忆, 有关领导要求先把手中整理好的故事素材提供给魏巍, 没想到魏巍直接把这些材料放进了口袋,提出要亲自到一线去收集素材。[2]这种到一线采访扎实的工作作风,对今天的新闻工作者而言并不过时。

魏巍自己在总结《谁是最可爱的人》写作经验时提到:“在现实生活中的深入感受,对写作的人是多么重要! 你感受得深了,写出来,也就必然有那么一股子劲,人家读了,也就感受得深;你感受得浅,人家从你这儿受到的,也就浅。 你根本还没有感动呢,那就用不着说了。 这儿,我还要加一句,就是深入的感受,跟深入的采访很有关系。 就拿在战士中的采访来说吧,你跟他们谈得深,你对他们了解得深,他们的气质、思想、感情,就会感染你,使你也沉入到他们的情绪中。也就是说,使你感受得更深些。”[3]这说明深入一线采访是何其重要。今天,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用优秀的新闻作品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仍需要新闻工作者不怕吃苦、敢于牺牲,到一线前沿进行深入采访,单靠二手材料是写不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的。

二、洞察变化体现眼力

歌颂中国军人的新闻作品有很多, 描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新闻作品也不少,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 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开头写道:“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魏巍文章中呈现出的中国军人的形象是“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魏巍坦承,去了朝鲜战场与战士们有了亲密接触之后更加觉得他们的可爱。

在朝鲜,魏巍与指挥员、战斗英雄、一般的战士、干部、新参军的学生,都有过采访和交谈,进而了解到,“他们由于锻炼与认识的不同, 虽然有些差异, 但是都有着共同的一点,即对于伟大祖国的爱,对朝鲜人民深刻的同情,和在这个基础上的做一个革命英雄的荣誉心。”他说:“我看到他们在朝鲜战争中,虽然面临的任务是这样艰巨,作战环境是这样艰苦,但我们战士的英雄性,比起我过去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看到的,却有着更高的发展。特别这种英勇的普遍性,更是空前的。”这是魏巍的洞察和发现,更是他非凡眼力的体现。

而魏巍把这种不同,归结为“在党的教育下这种伟大深厚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思想感情, 就是我们战士英勇无畏的最基本的动力。 ”眼力就是观察力、发现力,眼力的背后是判断力、辨别力。 新闻工作者的眼力不是站在城头看风景,而是看到火热实践、斗争风云、国家大局、世界大势。[4]今天,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用优秀的新闻作品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把握大势中不断增强眼力, 如果还是用老的眼光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不能洞察新情况,就难以书写新时代的特色和精彩。

三、主题提炼体现脑力

魏巍直言,能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基本的原因,是战士的英雄气魄、英雄事迹,是这样的伟大,这样的感人,“而这一切,把我完全感动了。”他在总结《谁是最可爱的人》写作经验时说:“《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主题,是我很久以来就在脑子里翻腾着的一个主题。我在部队里时间比较长,对战士有这样一种感情,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每当我和他们坐在一起,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觉得满心眼儿的高兴。”魏巍这次到朝鲜去,在志愿军里,使这种感情更加深了一层。 他说:“我更加觉得战士们的可爱。 ”朝鲜三个月采访的见闻和感受,使他有一种更加强烈的愿望来表现《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 而朝鲜采访的经历,让他最终完成了这个长期构思题材。

魏巍晚年回忆,《谁是最可爱的人》 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从心里跳出来的。 稿件主题的提炼体现脑力。1951 年4 月11 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魏巍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是破例的。 人民日报时任社长邓拓看后文章后十分激动,“太感人了”, 决定为这篇文章破回例。 因为魏巍不仅写出了志愿军的崇高品质,同时说出了人民要说的话,这是对志愿军最本质的概括和最美好的赞颂。

大脑是思考的器官,脑力就是想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延安时期,毛泽东为《新中华报》题词,只有两个字:多想。毛泽东为什么要求新闻工作者“多想”而不是其他? 这是因为很多事情不多想想不清楚,不多想想不透彻,不多想想不全面。 [5]今天,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用优秀的新闻作品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需要新闻工作者在履行职责与使命中不断增强脑力,如果浅谈辄止、人云亦云,不能深刻提炼报道主题,就难以留下能称之为作品的优秀报道。

四、精彩写作体现笔力

《谁是最可爱的人》全文3300 多字,不算长,但内容简洁明确,围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写深写透,在写作上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地方。 比如,文章的开头,以平实的自述方式切入,有很强的代入感。 再如,写作上采取了讲故事的方式,有典型的例子、有生动的细节、有感人现场、有直抵人心的对话。

“事实告诉我: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魏巍在写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全文仅三个例子,一是松骨峰战斗,二是马玉祥烈火中救朝鲜小孩,三是在防空洞与志愿军战士的战地对话。这也说明,写通讯,例子不在多而在精、在于典型、在于能否打动人“因为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

《谁是最可爱的人》对魏巍而言,他不是带着任务在写,更多的是主动地带着情感在写。 他说,写战士怎样才写得生动?如果把战士写得像一个投手榴弹的机器,“这就是只写了战士的一层皮,没有写出英雄的生命和灵魂。 把活的人写死了,把英雄的人写成了纸人纸马。 再出奇惊人的事迹,也觉得不太感动人。”“人民的思想感情总是相通的,你只要传达了思想感情,就可以把相距千万里,所处的情境完全不相同的人们连结在一起。 ” 思想感情始终贯穿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 这在防空洞里与一位战士的对话中有鲜明体现——“你不觉得苦吗? ”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 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 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 ”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就拿吃雪来说吧。 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 ”

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离不开过硬的笔力。笔力体现新闻工作者新闻报道作品和语言文字水准。今天,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用优秀的新闻作品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需要新闻工作者在履行职责与使命中不断增强笔力, 如果不能适应当前互联网发展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发展重要趋势,让受众或用户愿意听、听得懂、喜欢听,就难以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注释:

[1]《中国共产党简史》,《今日中国》2011 年6 月29 日,http://www.chinatoday.com.cn/ctchinese/zhuanti/2011 -06/29/content_722433.htm,

[2]薛立永、文勇:《寻找“最可爱的人”》,《天津日报》2009 年12 月12 日

[3]魏巍:《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日报》1951 年8 月19 日

[4]孙思清、曾琦:《 宣传思想工作者应具备哪“四力”》,求 是 网2018 年9 月14 日,http://www.qstheory.cn/zhuanqu/2018-09/14/c_1123431367.htm

[5]许宝健:《 脚力 眼力 脑力 笔力》,《学习时报》2018年8 月29 日

猜你喜欢
魏巍笔力眼力
ON CONTINUATION CRITERIA FOR THE FULL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N LORENTZ SPACES*
入木三分
我的老师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眼力大搜索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提高科技报道工作水平——人民日报如何做好科技报道
考眼力
考眼力
眼力小侦探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