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蓉 张天术 李翠茹 魏聪 常丽萍
摘 要: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是汲取儒、释、道、医四大流派的摄生精华,结合通络治未病思想提出的健康养生理论——通络、养精、动形、静神,对起居、饮食、运动等日常活动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饮食对身体健康有着决定性作用,科学合理的膳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本文主要从饮食有节、谨和五味、饮食适龄、慢病食养等方面论述养生八字经在饮食养生方面的应用,提高人们的食养意识,通过饮食养生起到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的作用。
关键词:通络养生八字经;饮食养生;饮食有节;谨和五味;饮食适龄;慢病食养
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1-0193-04
“民以食为天”。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意识到饮食的重要性,《素问·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饮食对于人类来说,不仅是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维持机体正常发育、保证各项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被誉为“世界营养界爱因斯坦”的柯林·坎贝尔教授曾说过,“相比于DNA,或是大多数潜伏在生活环境中的化学制品,每天所摄入的食物对健康更有决定性作用”。正如《黄帝内经太素》所云:“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表明合理膳食不仅能维持生命基本活动,更能够促进和维护健康,体现“药食同源”的思想。“药食同源”理念在现代也得到广泛认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陆续公布药食同源的名单,涉及100多种药(食)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合理膳食有益健康,不当饮食则可以损伤健康,引发各类疾病。本文将从饮食有节、谨和五味、饮食适龄、辩证施膳等方面论述饮食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提高饮食养生意识。
1 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是指饮食不能过饱、过饥,而且要有定时。饮食物虽然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但也要有节制,不能嗜食无度,亦不能偏食不均。儒家讲“八不食”,佛教有“过午不食”,道家推崇“去甚、去奢、去泰”,这些都是饮食节制最朴素的观点体现。中医对饮食节制更是有较为完善的论述,正如《黄帝内经》所讲“饮食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也提出饮食要适中,即“是以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盖饱则伤脾,饥则伤气,咸则伤筋,酸则伤骨。故每学淡食,食当熟嚼,每食不用重肉,喜生百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这些均强调要饮食有节方能终其天年,饮食不节则会滋生百病。
过饱是指长期饮食过量,或暴饮暴食,或中虚脾弱而强食,超过脾胃的受纳运化能力,以致脾胃难于消化转输而致病。“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黄帝内经》),指出饮食有节才能发挥食物营养身体、维持健康的作用,否则会损伤身体正气。“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黄帝内经》),是指过饱首先损伤脾胃,形成食积内停,日久可郁而化热,聚湿生痰,出现继发性病变。在日常生活中,因贪杯暴饮、恣食生冷导致急性肠胃炎、急性胰腺炎、胃出血等疾病者屡见不鲜。饮食积滞消化不良,还可导致夜卧不安,如《诸病源候论》说:“夫食过于饱,则脾不能磨消,令气急烦闷,睡卧不安。”
过饥,是指平素摄食量明显不足,多见于因故缺乏食源,因病进食障碍或不恰当的有意识限制饮食等原因。盲目节食减肥亦可导致气血衰少而出现免疫力下降、胃炎等疾病也很常见,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论》),由于摄食不足,缺乏必需的营养供应,气血生化乏源,一方面使全身气血虚弱,脏腑功能减退,临床表现为面色不华,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眩晕,自汗,消瘦等症状;另一方面使人体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减弱,导致病邪入侵而继发多种病症。另外,有意抑制食欲,还可导致厌食症等较为顽固的心身疾病。
饮食有节不仅仅指每一餐的饮食量应加以节制,也包括一日三餐不可偏废,要有规律的进食,不能饥一顿饱一顿。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故早饭可饱,午后即宜少食,至晚更必空虚”,即指出根据人体阳气随时间的变化,饮食量亦有变化。饮食下咽后,须经过胃的受纳腐熟,脾的运化转输,小肠的泌别清浊及大肠的传导排泄等。在这一过程中,胃肠虚实更替,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因此,按固定时间有规律地进食,可以保证胃之腐熟、脾之运化有节奏地进行,水谷精微化生有序,按照机体不同的生理需求,有条不紊地输布全身。若饮食时间失宜,进食顺序颠倒,也会损伤脾胃,有害健康,导致食积、腹胀、腹痛、呃逆、呕吐、泄泻等疾患。孙思邈所说“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盖饱则伤脾,饥则伤气”即是此意。此外,疾病过程中,饮食过量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会加重原有病情,或导致余邪复起,旧病复发。婴幼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较成人更易伤食致病,出现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现代营养学也认为早餐、中餐、晚餐提供的能量分别占全天能量的25%~30%、40%、30%~35%,按此比例进餐是较为科学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7)》也强调三餐分布要合理,食不过量,零食要适当,饮酒应限量,保持健康体重,吃新鲜卫生的食物[1]。
2 谨和五味
饮食还应注意要谨和五味,适应时令。传统中医将食物、药物的自身特点归纳成为“四氣五味”。“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4种不同的性质,“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5种不同的味道。人体五脏分别对应着春、夏、长夏、秋、冬,五味入口各有所归以养五脏,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对于指导脏腑饮食养生有重要意义[2]。《素问·六节藏象论》言:“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脏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周礼》记载“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就是说不同的季节要吃不同的食物。
“四气”中的寒凉和温热是相对立的,而寒与凉、温与热之间是程度的不同。一般寒凉者多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如苦瓜可以解暑生津祛火,苦瓜就具备寒凉之性;温热者多具有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生姜可以祛风散寒,生姜就归为温热之品[3]。《素问》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意思就是寒凉的季节要少吃寒凉的食品,炎热的夏季要少吃温热的食物。四季平衡膳食是利用食物本身的食性和功用进行顺势疗法的膳食,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无时无刻不在受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四季气候的影响。中国养生家很早便提出“应季而食”不仅注重四季饮食之变化,而更是细分到二十四节气,针对不同的时令特点及易患疾病总结相应的饮食及禁忌,以求与天道和谐,达到养生目的。
“五味”中酸主收敛,固摄,益阴;苦主燥湿,清火通泄;甘主补益,和中,缓急;辛主发散,行气,活血;咸主散结,软坚,泻下[4]。现代研究发现,五味主要与所含化学成分有关,如辛味药多含挥发油、皂甙及生物碱、酚等;甘味药多含糖类、甙类、氨基酸及蛋白质、脂肪等;酸味药多含有机酸、鞣质等;苦味药多含生物碱、苦味质、甙类等;咸味药多含无机盐[5]。五脏之精气皆赖五味的滋养,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黄帝内经》也给出五脏配五色五味具体的食养方法,各种食物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根据脏腑属性与食物性味之间的关系,合理调配膳食,可起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作用。
中药的四气五味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尽相同。关于食物的性味,李时珍指出“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也就是说,凡味属甘,性质温热的食物大都具有升浮作用,如生姜、大葱、芫荽、薄荷等,其属性为阳。凡味属酸、苦、咸性质寒凉的食物大都具有沉降、收敛的作用,如梅子、杏仁、牡蛎、茶叶等,其属性为阴。一般凡质轻的,如花叶之类的食物大都有升浮的作用,质重者如根茎、果实、介壳类食物大都有沉降的作用[6]。食物的归经,也是从药物的归经引申而来的,它是指食物对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食物的归经通常是根据食用后反映出来的效果结合脏腑、经络理论概括而出的,如:生姜促进食欲、山楂生津促进消化,这两种食材归胃经,大枣、山药滋补气血归脾经等等[7]。了解食物、药物的四气,五味,性味归经理论及运用,与现代营养学的科学施膳相结合,是食疗养生的突出特点,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实践性。
3 饮食适龄
对于生、长、壮、老各个阶段饮食摄养特点和特殊时期的饮食宜忌,中医学很早就有认识,依据《灵枢·天年》的记载,30岁之前人体脏腑机能处于由弱到强盛的上升时期,要以“养”为主,通过饮食调摄、形体锻炼促进脏腑功能强盛,防止外邪侵袭,预防各种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不利因素;30~40岁青壮年时期,脏腑功能日渐强盛,肾气充足,是人体自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最佳状态,更多以“防”为主,防止饮食起居等各种因素对脏腑精气的过度耗损;到了40歲,“阴气自半”,“肾气衰,发堕齿槁”,人体逐步由盛壮走向衰退,脏腑精气日渐亏虚、功能低下,要以“补”为主,注重药食调补作用,补益脏腑精气,延缓衰老[8]。
元代医家朱丹溪对孕产妇、童子、青壮年、老年不同时期的饮食养生都有具体论述,到现在仍然有指导意义。例如,童子不衣裘帛、不食发热之物的摄养观点,壮年时期,人体由盛转衰,诚如《内经》所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提出“倒仓法”,“仓”指脾胃,所谓“倒”,乃“倾去积旧而涤灌,使之洁净也”。老人内虚脾弱阴亏,“内虚胃热,则易饥而思食,脾弱难化,则食已而再饱;阴虚难降,则气郁而成痰”。强调老年人饮食以清淡为宜,谷、栽、菜、果等甘淡之品与脾胃之气相投,尤宜老年人食用。
现代医学及生物学认为人体从受精卵到去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年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少年期(学龄中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各个阶段因生理特点不同,所需营养物质也各不相同。根据现代营养学理论及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各个时期人体饮食特点总结如下[9]。
胎儿期主要依靠母体所供给的营养。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6~24个月龄婴儿应坚持纯母乳喂养,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满6个月龄起添加辅食,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鼓励进食但不强迫,进食辅食不加调味品,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应规律就餐,自主进食不挑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每天饮奶,足量饮水,正确选择零食,食物应合理烹调,易于消化,少调料、少油炸,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增进对食物的认知与喜爱[10]。
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青少年时期的代谢合成大于分解,应多吃肉、蛋、奶等具有可塑功能的食品,保证糖类、水果、蔬菜的摄入,限制含糖饮料、酒精的摄入。每日各类食品的摄入建议如下:3~4份奶和奶制品、2份肉蛋鱼类、6~8份谷类和豆类、2~4份水果、3~5份蔬菜。
成年期压力大,消耗多,往往饮食又没有规律,亚健康症状明显。成年男女的生理特性有更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女性有经、带、胎、产等特殊时期,其饮食特点也有较大差别。男性应多吃含镁、锌的食物可促进生育,适量添加富含维生素A、B6、C、E的食品以提高免疫力,可延缓衰老、避免性功能衰退及预防皮肤癌、肾结石、动脉粥样硬化。膳食纤维可加强肠蠕动、降低胆固醇,有降压和预防结肠癌的作用。脾气暴躁者可多吃乳制品或含钙食物以稳定情绪。女性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果蔬、各种豆类食品使皮肤红润而富有弹性,同时注意少吃咸、甜食物,多喝水防止皮肤干燥,还要注意补充胶原蛋白以促进皮肤吸收和储存水分,让皮肤显得丰满滋润[11]。
备孕妇女应调整孕前体重至适宜水平,孕前三个月开始补充叶酸。孕前及孕期妇女应补充叶酸,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选用碘盐,孕吐严重者,可少量多餐,保证摄入含必要量糖类的食物。孕中晚期适量增加奶、鱼、禽、蛋、瘦肉的摄入。哺乳期妇女应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和海产品。产褥期食物多样不过量,重视整个哺乳期营养。
老年期食物应多样化以保持营养平衡,饮食宜清淡、少盐、少油、粗细搭配、合理烹饪、易于消化吸收,还应少食多餐。老年人要尽量避免生冷食物,尤其在严冬更要注意。把主食做成粥,不但软硬适口、容易消化,而且多具有健脾养胃、生津润燥的效果,对益寿延年有益。早餐应占全天总热量的30%~40%,不宜吃油腻、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胃不和,夜不安”,晚餐吃得太晚,不仅影响睡眠、囤积热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结石。老人的晚餐最佳时间应在下午六七点,而且不吃或少吃宵夜。总之,数量要少一点、质量好一点、蔬菜多一点、口味淡一点、品种杂一点、饭菜香一点、食物热一点、饭要稀一点、吃得慢一点、早餐好一点、晚餐早一点[12]。
4 慢病食养
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正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日常饮食调护是慢病管理的重要内容,古人讲治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其中的养就包括饮食调养。中医学及历代养生学家对通过饮食配合药物调养“顽症固疾”有很多理论和经验。现代医学及营养学也有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科学食疗及药膳对慢病进行日常调护、辅助治疗是大有裨益的。《周礼》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咳上气疾,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是故食能排邪而腑脏,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病,释情遭疾者,可谓良工。”上述记载均表明在我国运用食物调理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
由于慢性病的病期很长,调理也需有持久性,食物疗法就有较好的持久性。食物疗法可以根据各人的胃口和病情进行多种烹饪,慢病患者乐于接受,还能增进患者的食欲[13]。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食疗养生也要讲求“辨证施膳”,也就是根据不同表现和不同需求,辨别食物的性味归经,给予合理的饮食搭配,以辅助调整机体的气血及脏腑功能状态[14]。养生药膳的配伍可分为三大类。一是选用性味相近或互补的食材搭配,起到平衡调养的作用。此类药膳作用温和,老幼皆宜,多见于四季平衡药膳。二是选用性味及功效相近的单方药材与相应食材搭配,起到平衡调理的食疗作用。此类药膳多用于调理体质的平衡药膳,如菟丝子炒河虾仁。三是多种药食同源的药材配伍相应食材的药膳,以中医药理理论为依据,研究药物性能、食物特点,对用膳者的身体状况、疾病轻重,按照“君、臣、佐、使”配伍组合的药膳处方,对食膳者起到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此类药膳多用于慢病人群的调理[15]。
经过不断总结生活经验及临床实践,食物与食物以及食物与药物之间的配伍也基本与中药配伍的“七情”一致,配伍关系分为协同和拮抗两个方面,食物配伍的协同包括“相须、相使”,拮抗包括“相杀、相畏”。此类理论中医学自古就有相关论述,《食疗本草》及《本草纲目》中都有详细记载。以饮食疗法治疗疾病历代医家有很多经验及方法,从现代医学角度验证仍然科学有效,如孙思邈依据肝开窍于目,以羊肝来治疗夜盲雀目;以鹿肾医治男子阳痿。又如《太平圣惠方》用羊肺羹治疗消渴病,《圣济总录》用羊脊羹治疗下元虚冷,清代医家王孟英以猪大肠配合槐花治疗痔疮。马铃薯味甘平,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对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和习惯性的便秘以及皮肤湿疹具有较满意的疗效。一切痛症病后要忌食过于肥厚油腻煎炒以及辛辣燥烈的食物。劳食过重不利于消化,易生痰湿阻经脉,滞留气血,百病始生,故历来善养生者多食素食,忌食荤食。其实养生之道不能停留在素食和荤食的比例上,还应该考虑膳食营养与烹调技法的关系。如果烹调技法不当,即使是素食也未必清淡,反之若烹调技法合理,调味得当,荤食也未必有害。
食物的治療效果不及中药那样突出和迅速,配食不当,也不至于立刻产生不良的结果。但不可忽视的是,药物虽然作用强但一般不会经常吃,食物虽然作用弱,但天天都离不了。我们的日常饮食除供应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会因食物的性能作用或多或少的对身体平衡和生理功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这种影响作用就变得非常明显。因此正确合理地调配饮食,持之以恒会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饮食水谷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科学合理的膳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食物的养生调理作用,绝非专指珍奇美味,或是所含营养元素的多寡,而是根据身体素质、四季天时及环境因素,综合食物的性、味、归经理论进行选择。这就是“饮食有节、谨和五味”食疗养生理论的核心及精华。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工作压力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过度疲劳综合征、紧张压力综合征等亚健康状态和心脑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人们也日益重视在日常饮食起居中加强对疾病的防控,对饮食的追求也逐渐从“充饥温饱型”“美味享受型”转变成“养生保健型”。根据食物特性及身体状况合理搭配饮食就能起到增强体质、维系健康、预防疾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编辑部.《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核心推荐意见[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06):133-133.
[2]孙文英.以中医理论指导饮食护理[J].光明中医,2011,26(07):1472-1472.
[3]朱忠华,罗超,任德全,等.药膳中食材的性味探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4):76-78.
[4]黄童郁,蔡玲玲,董巧稚,等.浅谈中医五味与饮食五味[J].中医临床研究,2017,9(06):3-4.
[5]姜开运,梁茂新.五味理论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新中医,2020,52(11):201-204.
[6]梁天坚.《内经》五味理论考释[J].广西中医药,2013,36(04):36-38.
[7]王世晖,王月华,王维峰.药食两用中药性味归经总结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04):500-502.
[8]张锁,王滨,董秋梅,等.论《黄帝内经》辨年龄阶段养生思想[J].中医杂志,2017,58(05):441-443.
[9]膳食指南.让你吃得更健康[J].江苏卫生保健,2016,18(13):34-35.
[10]张月梅.3~6岁幼儿园幼儿平衡膳食的探索[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下):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07:834-835.
[11]李连梅.养生保健:男性各年龄段饮食养生配方[J].现代养生B,2011,11(1):62-63.
[12]洪昭光.老年人长寿饮食11点[J].劳动保障世界,2014,26(07):58-58.
[13]凌文华.我国营养膳食防治慢性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21(03):215-218.
[14]崔珍熙.中国传统膳食养生法述评[J].天津中医药,2008,23(05):425-427.
[15]焦明耀.药膳·中式烹调的新阶段[C]//2016年中国药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药膳研究会:中国药膳研究会,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