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燕梅
【摘 要】目的:探究自由体位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无痛分娩产妇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等比例将其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其中研究组给予自由体位,对照组实施择固定体位。比较两组产妇的相关临床指标、自然分娩例数及母婴不良事件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产程及住院时间均长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79.07%)明显高于研究组(46.51%),组间差异显著(=9.75,p=0.00);且前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后者(16.28%),组间差异显著(=4.96,p=0.03)。结论:通过硬膜外麻醉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给予自由体位,其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优先选择。
【关键词】自由体位;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
分娩是既正常又特殊的一个生理阶段,孕妇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一定危险性,并且需要承受该过程中的撕裂痛感,极易使产妇产生恐惧感进而影响其分娩[1]。分娩在临床产科划分为以下:第一产程(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阶段)、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阶段)三个主要阶段[2]。近年来,无痛分娩已成为医学界和产妇追求的目标,减轻产妇的疼 痛,促进自然分娩。基于此,本研究对我院86例产妇进行通过硬膜外麻醉配合自由體位进行研究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无痛分娩产妇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等比例将其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其中研究组产妇年龄在20-38岁,中位年龄26.34±4.57岁;孕周35-42周,平均38.75±1.39周;对照组产妇年龄在19-37岁,中位年龄26.05±4.13岁;孕周35-42周,平均38.96±1.42周;经检验,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给予自由体位,包括:卧、走、坐、立、跪、趴、蹲等姿势,结合产妇自身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能缓解其疼痛的方式[3]。此方式在于检查没有任何异常,可自由活动。一旦宫口开放完全,需实施硬膜外麻醉,同时严密观察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以便对其进行接生。
对照组实施择固定体位,其主要工作内容为:常规卧位待产,确认宫口开大程度,摆好膀胱截石位并观察到胎头的拔露,进而对产妇进行接生。
1.3 观察指标
记录、统计并分析两组产妇的相关临床指标(第一、二、三产程和住院时间)、自然分娩例数及母婴不良事件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产妇的相关临床指标
对照组的产程及住院时间均长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自然分娩例数
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20/43(46.51%),研究组为:34/43(79.07%),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46.51%)明显低于研究组(79.07%),组间差异显著(=9.75,p=0.00)。
2.3 母婴不良事件情况
研究组产妇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3(2.33%),对照组为:7/43(16.28%),前者(2.33%)明显低于后者(16.28%),组间差异显著(=4.96,p=0.0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产科医疗水平技术的不断成熟,如何减轻孕妇生产时的疼痛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的焦点和热点。传统卧位不仅使胎儿娩出阻力增大,产后出血量增多,同时使产妇产程时间增长,进而增高手术产率。通过硬膜外麻醉配合自由体位,其能有效控制恐惧感,消除其紧张情绪,最大程度减轻产妇疼痛感,充分保证分娩质量[4]。
综上,研究组给予自由体位,对照组实施择固定体位。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79.07%)明显高于研究组(46.51%),组间差异显著(=9.75,p=0.00);且前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后者(16.28%),组间差异显著(=4.96,p=0.03);对照组的产程及住院时间均长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通过硬膜外麻醉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给予自由体位,其能有大大提高了分娩镇痛的安全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分娩质量,值得优先选择。
参考文献
高瑞华. 自由体位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 2019.
张窈. 自由体位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18(76):182.
李智慧, 覃宝全, 黄凤霞. 自由体位配合无痛分娩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J]. 吉林医学, v.36(17):21-23.
孙金梅, 王宝红, 李红梅. 自由体位联合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v.44(24):92-93.